吉林省中小学骨干培训项目培训需求调研

2021-12-01 10:46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研修学科

“云端”座谈会—校长专场(2020年6月19日)

陈福(吉林市亚桥教育集团小学部总校长)

一、目前骨干教师作用发挥呈现的四种状态

第一种:船到码头车到岸,不干了;

第二种:自己干,往前冲;

第三种:由学校来安排,如带一个徒弟,被动,作用发挥有限;

第四种:带着一个团队往前走,如带了一所学校一个部门去干,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发挥到位。

二、关怀骨干教师的做法

第一是赋情。骨干教师的状态非常重要,状态好了,心情舒畅了,作用就能够发挥好。要给予关怀,要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是赋能。让骨干教师制定发展规划,特别是阶段规划,做到有规划、有目标、有任务、有课题、有成果。在赋能过程中,课题的带动、系统的思考很重要。从学校角度应系统思考,统筹规划。

第三是赋职。赋予学术团队以行政的职能,有些工作就容易往下推、往下落。给他们不断提供舞台,他们就能在这个平台上认真总结,认真积累,去交流分享和成长。

三、对培训中心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建议

培训的形式,还要注重任务驱动。在培训之前,先下任务,让学员带着他的成果、问题,参与到骨干教师培训过程当中。

李红梅(长春市二十六中校长)

一、关于培训的主要目的

一是提升学科骨干教师的学术素养,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是让学科骨干教师,带动其他教师共同提升,从而让学校的办学质量越来越高。

二、关于专业素养提升

应加强骨干教师的理论培训。要思考什么是最适切的教育,其理论基础是什么?从学习者的角度,弄清楚学习者学习发生的过程。不同年龄学生的发展特点,心理活动,学习心理、学习方法,还有他的心理结构、模式,同时包括他掌握知识,形成技巧技能的心理过程;包括各门学科的特殊心理现象,其运行机制及原理等,是作为学科骨干教师在经验基础上需要弄清楚的理论问题。要基于心理学和教育学厚重底蕴,学以致用做教育,而不是基于经验做教育。

提升学科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从以下方面,给予相应的培训。

1.心理学理论培训

八种不同的心理类型特点决定了学习者不同的人格特点和学习发生机制。这是作为省级骨干教师继续自我提升的一个需求。

学习理论,像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些理论的基础是什么?理论的内容是什么?如何来指导我们当今的教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如研究学习者的主动性、能动性,学习发生的内在过程和机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情境性环境的影响,文化背景的影响等。

2.教育学理论培训

骨干教师可以像魏书生老师学习,广泛学习和比较不同理论,吸收不同理论之长,用不同理论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性。

三、关于作用发挥

1.在校本教研中开展师徒带教,课题研究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进行长效的任务驱动型培训。每个骨干教师都能开一门校本选修课程,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丰富,认知视野更加开阔,甚至对孩子未来的专业发展都能够提供一个目标,同时更能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2.建议成立区域骨干教师学术联合体,拉长对骨干教师的过程培养。分学科、按地域分组,组建骨干教师教研学术联合体。可以指导区域内学校的青年教师上研究课,开展岗位练功、“课标”研讨、中考命题研讨、“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培育”主题说课上课大赛、中考模拟试题大赛等教研活动。做这些工作,既可以提升骨干教师学术领域方面的研究深度,同时也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还能够带领教师团队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

孙 侠(通化市十三中校长)

引导骨干教师总结教育教学实践,帮助教师凝练教学思想,提升教学行为。

骨干教师不仅仅限于学科教学,还要开发校本课程。

将“训后跟踪”纳入到评价考核中,注重培训效果的实践转化,规定骨干教师的示范课等活动,更好地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王帮阁(吉大附中英才学校校长)

培训课程应遵循“学用结合”的原则,培训后能学以致用。应开展全国性学科名家教育教学思想的研究。应开展省内名师示范课的课堂研究,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以训促培,让练先行,让骨干教师学习一种思想,呈现一种行动。引入全国其他省市专家讲课,要尽量做到报告和课例相结合。

培训课程应从学校急需出发,关注如下问题:

1.从评价方式入手,培训骨干教师,从结果倒溯教学的发生与改变,变被动为主动。

2.培训备课技能,如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有效使用学具、教具,备而不死。教材的原点与视域要广博,所谓课改应该在点滴的实际需要中发生。

3.培训教材的深度解读与把握。能不能从源头打开,给学生一个知识视域,骨干教师能不能从审美的角度多学一些美学的东西。

4.培训教师教学资源的自我开发与利用。

5.能够放出去收回来,用示范引领示范,产生效果。

姜丽霞(四平市三中校长)

一、课程内容

1.课程中希望增加省外研修和跟岗学习的内容模块;

2.培训内容建议更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如前沿教育类、网络软件类、理化生实验操作技能类,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等内容;

3.培训目标设定为引领骨干教师成长为教育家型的教师,聚焦骨干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如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

二、作用发挥

省级骨干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当中,示范和引领作用非常明显。

1.凸显骨干教师作用,为骨干教师加任务,压担子

设置阳光教育大讲堂,外出学习的骨干教师回到学校向全校教师汇报学习收获;校外家庭教育辅导站,将学到的方法与经验付诸实践,并联系社区,将辐射示范作用扩大到社区,将所学回馈社会。

2.以省骨干教师为核心,成立名师工作团队,实现团队的共同成长

名师工作团队不仅在校内发挥辐射引领作用,而且与铁东区教育局和大学区工作有机融合,辐射带动大学区兄弟校教师共同发展。在此基础上打造了家庭教育教师团队、教师发展助推工程阳光班等,让更多的老师实现飞跃和发展。

三、建议

希望给吉林和长春两市以外的优秀教师以更多的培训机会,能够不拘一格放开尺度,更新骨干教师队伍血液,给更多人以学习的机会。

刘育军(吉林油田实验中学)

一、自身参培体会

大家的教育教学理论讲座对骨干教师启发很大,对学校教育实际和指导青年教师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学校骨干教师作用发挥

培养带领青年教师成长,如参加省市级教学比赛,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推广研究成果等。

每年开展“精英杯”骨干教师示范课和师徒同课异构活动。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登台讲课,各显风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举办教研论坛等活动,骨干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讲座。从师德师风成长感悟、教学风采等方面,讲述个人成长历程,影响身边人。

三、培训内容建议

除了前沿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之外,适当增加如影子培训、教育专家系列讲座等多种形式,丰富培训。

师德方面,多发现胡娜老师这样身边的优秀教师,讲述他们的感人事迹、教学经验和成功做法,更加贴近实际生活。

石永忠(白山市靖宇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一、培训课程方面

骨干教师培训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个方面,应该加大师德培训的力度,充实师德内容,创新培训举措,不要把它简单地作为一个模块放进去。要注重它的时效性,这个是最根本的。应该说师德培训是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和动力的源泉。

第二个方面,我们应该注重骨干教师学科素养的培训,通过培训来丰富骨干教师的学科知识和理论,夯实骨干教师发展的专业基础,这是成为学术型教师的根本。

第三个方面,应该加强骨干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在提升专业技能方面,包括以下三点:

一是注重骨干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信息化能力是信息化时代骨干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要通过信息技术培训来提升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力及其应用能力。

二是注重骨干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训。坚持问题导向,借助教科研主题,引领校本研修。应该组织骨干教师开展主题化、研究型、实践性的系列化的培训活动,来提升骨干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三是加强骨干教师专业辐射及教学引领能力的培训,提升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传帮带作用。

二、培训模式的创新方面

1.骨干教师培训形式,可以采取系统化高端引领与主题化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以培训中心为轴心,可以在骨干教师培训方面发挥很好的系统设计和高端引领的作用。课程开设可以和基地学校主题化的校本研修有机结合在一起,对于本地的骨干教师培训会产生很好的作用。这样的延续策略和延续举措,可以提高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2.要强化骨干教师培训管理工作。树立管理也是培训,而且是更重要的培训内容的观念,拓展骨干教师培训管理的外延。由于前些年骨干教师管理比较松散,没有考核,或者考核得不真实,导致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和自我成长方面积极性不高。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方法:

(1)在培训管理中应该进一步强化激励竞争机制,对于骨干教师实施动态管理,可以试行淘汰制和职级晋升制,强化骨干教师自主发展意识与责任意识,激活教师发展热情和发展潜能。

(2)发挥考核以及考核结果运用在提高培训效能上的杠杆作用,建立健全骨干教师专业建设与发展考核评价机制,把绩效考核做实做细,提高培训转化率。

于德成(珲春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一、骨干教师培训内容设计,从原来重教育理念向重方法技术转变

骨干教师培训应当研究教育方针政策在课堂教学中怎么去落实。方法和技术的培训,要把它转化成流程。例如,通过一个备课思考流程图,可以让老师们先把这节课的体系搞清楚,达到新教师会备课。

二、培训内容宜少不宜多,主题化,做到一次一得

从理念到方法技术到后续的实践应用,就围绕一个主题。

高小杰(长春解放大路小学校长)

一、做解放教师心灵的人

做解放教师心灵的人,应该通过三条路径促进他成长,就是搭台子,压担子、引路子。

搭台子:搭建名师工作室,以及校本研修等路径,让其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压担子:青蓝工程以及名师带徒、送教下乡等活动,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引路子:与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姊妹学校,使骨干教师参与其中,真正实现走出去行万里路,学起来读万卷书,用起来千变万变不厌倦,特别是数学学科参加中加教师互惠学习项目,使骨干教师得以成长,得以开阔视野。

二、做教师成长的助力人

(一)重视培训投入

学校近两年来,在教师培训投入上,达到国家要求,比率不低于5%,资金达到20万到30万之间。

骨干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关怀和激励。通过跟教育行政部门建议,从去年开始我们区对骨干教师进行每月奖励,虽然钱数不多,但是体现了一种关心和鼓励。在教师评职进优中,骨干教师也有加分。只要我们管理者多想到他,他就会有无穷的动力。

(二)做好助力人的建议

1.组团发展。独行快,众行远,打破校级界限,区域界限,进行网格式培训。疫情期间开展网络培训,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启发。教师培训可以线上线下相融合,半年的疫情期间,学校线上培训就进行了42次,老师们通过这种网络学习,了解了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及做法,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在培训方式上,除了网上学习,也建议校际之间组团,让骨干教师形成团队,发挥更大的作用。

2.分层次培训。也就是分研究型骨干、专家型骨干等不同梯次,通过骨干教师的培训,培育我们本土的教育专家。

张洁(辽源市多寿路小学校长)

一、明确骨干教师的地位

1.骨干教师是学校的“宝贝”

骨干教师是传播先进经验的先行者,也是教学研究的指导者。在学校中,老师们以学校的14 名省级骨干教师为榜样,羡慕他们达到这样一个层次和级别。

2.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14 位省级骨干教师,分别承担着市区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任务,以及学校的学科研修组负责人的职责,每一个人都有他们相应的引领任务,是学校学科研究的主力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示范者。

学校设置了教师专业发展大讲堂,还有30分钟微培训,在这样的活动中,骨干教师都是主导力量。在学科教研当中,他们相当于一个教学领导,作用发挥实实在在、踏踏实实,没有死角。

一带一组:即每一位省级骨干教师带一个学科研究组;

一带一团:即每一位省级骨干教师带一个读书成长团;

一带一队,即每一位省级骨干教师带一个科研团队。

学校的这些省级骨干教师真是我们学校的“宝贝”,是教学领导,是教学校长依靠的中坚力量。

二、为骨干教师提供机会

一个是发展机会: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外出交流的机会。外出学习对老师来说是专业成长机会,是给老师的一种奖励。有机会到省外教学理念比较先进的城市去学习,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激励。

一个是担当机会:上述的“一带一”;还有学校校报的多数研修版面,都是由骨干教师承担的,分别在每一期做责任编辑;开发校本课程,也是由骨干教师来牵头开展的。

三、对专业发展的全力支持

每个骨干教师都有一个研修团队、一个工作室。学校每年给每一个工作室提供不少于1 万元的资金支持,用来设计教学活动。自主设计研修活动,激励骨干教师主动去研究,增强其担当意识、责任意识。

学校提供课题研究经费,并提供专业的支持,让骨干教师能够在李元昌、徐向东等专家引领和指导下再上一层台阶,对他们的成长来说也是一种激励,一种鼓励。

四、对培训项目的几点建议

持续关注骨干教师的情感、需求、价值,跟进延伸指导。

(一)给骨干教师布置训后任务

比如培训结束后,要求每一位骨干教师回校后组建研修组,请学校给予支持。激发骨干教师的任务感、责任心,促进持续发展。引导骨干教师去研究新的理念,否则无法引领研修组的工作。

(二)组织训后不间断的跟踪论坛

半年、一年或者一个月、两个月的时间间隔,就组织一个线上主题论坛,一个人哪怕只讲几分钟,对于老师来说,作用也会很大。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研修学科
立足“四个一”,关注园本研修中的教师立场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学科新书导览】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超学科”来啦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
折腾人的“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