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栽培

2021-11-30 01:01钱石才
云南农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春播覆土鲜食

钱石才

(陆良县芳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陆良655609)

芳华镇玉米种植原来以饲料玉米栽培为主,现正逐步向制种玉米、鲜食玉米、饲料玉米多元栽培方式进行调结构、转方式,鲜食玉米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自2000年以来开始栽培鲜食玉米,目前种植已发展到334 hm2,在周边市场销售。

鲜食玉米比传统籽粒玉米经济效益好,按近年平均每亩产玉米棒1200 kg,单价每2元/kg,收入2400元,与传统籽粒玉米每亩产550 kg,单价每2.4元/kg收入1320元相比,亩可增收1080元。

1 因地制宜,选用品种

根据生产和市场需求,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优质种子。选用已通过国家审定或省级审定,并经过多年广泛种植得到生产检验和市场认可的品种。目前适宜芳华镇栽培的品种有:甜蜜3号、金玉甜1号、同乐323、云糯3号、瑞甜3号、库普拉902、花超等,每亩需备种子2 kg。

2 隔离种植,防治串粉

空间隔离要求与其他玉米品种种植相隔300~400 m。时间隔离要求播种期间隔一般为20~25 d。以不使不同类玉米花粉相遇为准。

3 选择地块,精耕细作,施足基肥

选择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块。利用前茬晚秋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晒垡,冬旱日晒40 d,开始平整土地,施足基肥,亩施用腐熟农家肥1.5~2 t与过磷酸钙30~40 kg混合,撒于地上,使土壤上松下紧、表土平细。

4 备 苗

播种时应在行间提前1周增播1/10的种子或按5%~10%的比例人工育苗。

5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根据市场行情确定播种期,鲜食玉米可进行春播或夏播、秋播。膜下滴灌种植,可抗春旱;地膜复盖,可提早上市;分期播种,可错开上市时间。密度不宜太大,中等肥力土壤以每亩种植3200株为宜,早熟品种可适当播密些,中晚熟品种可适当播稀。

5.1 春 播

立春前后播种,此时地温稳定在10~12 ℃,播前应晒种1~2 d,以提高种子活力;采取1.2 m开墒,墒宽80 cm、高20 cm。此时气候干旱,采用膜下滴灌,先打塘播种覆土,每墒栽培2行,株距35 cm,塘与塘之间错开,每塘播1~2粒,每亩3200塘,覆土要薄;再铺滴带,盖中间白两边黑,宽100 cm、厚10 mm地膜,最后滴足水分。

5.2 夏 播

立夏前后播种,播前应晒种1~2 d。待春播玉米开花10 d,及时利用春播时的地膜,在地膜每行2塘之间栽1塘,每塘播1~2粒,每亩3200塘;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滴足水分;待春播鲜食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玉米秆及杂草。

5.3 秋 播

立秋前后播种,一般套种在烤烟地,在120 cm的烟墒两侧,株距35 cm,每塘播1~2粒,每亩3200塘;待烤烟采收完后及时清除田间烟秆及杂草。

6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着重抓好破膜放苗覆土、查苗补缺、间苗定株、早去分蘖、看株追肥滴水、提沟防涝、防治病虫草害等。

6.1 破土放苗

春播在播种后10~12 d,幼苗开始出土,生长3~4片叶时,选择在冷尾暖头进行放苗。切忌在大风或寒潮降温时放苗。夏播和秋播在播种后8~10 d,幼苗开始出土,生长2~3片叶时,选择在阴天或晴天傍晚并在苗周围覆土保苗。

6.2 查苗补缺

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缺,缺苗在2叶之前补栽,之后不宜补栽,否则会造成苗龄悬殊,株穗不整齐。备苗苗龄2叶半时及时补栽,可在阴天或傍晚带土补栽,栽后浇足定根水。

6.3 间苗定株

为确保种植密度和整齐度,出苗3~4叶时要间苗定株,每塘留1株。

6.4 早去分蘖,掰除多余小穗

鲜食玉米分蘖强,一般5~6片叶子时开始出现分蘖,为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应掰除分蘖苗。抽雄出穗时,会生出一些小穗也要掰除,确保有效穗成熟。

6.5 科学肥水,提高品质,注意防涝

根据品种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科学肥水管理,为保证品质应注重使用有机肥或农家肥。播种时注意种、肥隔离;小喇叭口期和吐丝期根据植株长势适量追肥,追肥时化肥溶解,春播、夏播放入大桶里联通滴管,滴在玉米根周围。小喇叭口期亩施玉米专用复合肥40 kg、硫酸钾3 kg。吐丝期亩施玉米专用复合肥20 kg、硫酸钾10 kg。秋播直接浇灌到玉米根周围,用肥次数与春播相同,因套种在烤烟地里可利用烤烟余肥,每次化肥用量比春播少一些。抽雄散粉前后20 d内,如土壤墒情不足,需及时补水,以保证产量和品质。整个生长期见干见湿为好,以满足植株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避免因水肥不足而导致秃尖、瘪粒等严重影响果穗商品品质;多雨时提前及时提沟排涝,以防涝灾。

6.6 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绿色防控选用抗病虫优良品种,同时采用高质量包衣种子;利用低毒化学农药、生物农药、昆虫性诱剂等绿色安全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特别是采收前15 d内禁用农药。鲜食玉米主要害虫有玉米螟、蚜虫、草地贪夜蛾等;主要病害有锈病、大(小)斑病等,玉米植株受害后,会严重影响玉米穗的商品质量和市场销售价格。

6.6.1 虫害防治

(1)地下害虫。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90~100 mL或50%辛硫磷乳油100 mL加细土50 kg配成毒土,每亩施20~20 kg于根附近防治。

(2)草地贪夜蛾。幼虫用甲维·虫螨腈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成虫用科云桶型诱捕器(昆虫性诱剂)防治。

(3)玉米螟、黏虫。用苏云金杆菌(Bt乳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6.6.2 病害防治

鲜食玉米病害主要是锈病,大、小斑病。在大喇叭口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丙环唑+磷酸二氢钾混合防治。

6.6.3 草害防治

鲜食玉米一般采用化学除草。对一年生禾本科及阔叶杂草,在杂草2~4叶时每亩用25%杜邦·宝成干悬浮剂5 g,加入表面活性剂洗衣粉60 g,对水30 L于玉米行间喷雾施药,既安全又高效。

7 收 获

7.1 适时采收

适宜采收期,糯玉米一般在授粉后20~25 d,甜玉米在授粉后18~23 d,甜加糯玉米介于两者之间,但因不同品种和种植季节而有差异。授粉后联系收购商,提前做好预售计划,注意观察籽粒灌浆进度,适时采收以免影响品质。

7.2 采后处理

在清晨或上午温度较低时采收,采收后及时销售或将采收的果穗存入冷库保鲜,等待时机上市。如长距离运输鲜售,运输前须采取降温预冷保鲜措施,并保持冷链贮运和保藏。

7.3 秸秆利用

鲜食玉米秸秆有较好的营养价值,是牛羊等草食牲畜的优质饲料。果穗采摘后可保留秸秆在地里继续生长1周,光合产物可增加茎秆和叶片中的含糖量,提高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亩增收入400元。

8 小 结

种植鲜食玉米4点关键技术:一是隔离技术,与其他玉米种植空间隔离300 m以上或时间隔离20~25 d;二是密度调控技术,每亩3200株;三是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调控技术,多施有机肥,适当控制氮肥;四是适时采收技术,吐丝后20~25 d采收。

猜你喜欢
春播覆土鲜食
全国春播面积9.4亿亩左右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大球盖菇四种覆土的比较试验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三七育苗播种覆土镇压装置的研究设计与试验
红塔区鲜食玉米品种展示试验
杨凌高叶酸鲜食玉米成健康餐桌『新贵』
旱地绞龙式精准覆土装置的设计
苗盘输送、取苗、投苗、栽植、覆土、压实、苗盘回收全过程自动化——全自动蔬菜移栽机 破解种植难题
晋城科协:开展“春耕春播专家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