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

2021-11-26 12:38蔡佳艺冯宏
黄河之声 2021年6期
关键词:歌者演唱者声乐

蔡佳艺/冯宏

一、关于声乐演唱的情感表现

(一)情感概念

情感是在人的内心与生活现象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感受。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和内心的感受。情感是一种精神状态,通常表现为快乐,悲伤,愤怒和其他感受。在生活中,人们不仅会意识到每个事物的意义和作用功能,也伴有不同的态度。比如,听到优美的旋律会产生愉悦和清晰的感受;听到响亮而嘈杂的声音会让人感到厌恶。

(二)声乐演唱中的情感美

古代人常说“情之所至、音之所生”,这就说明人为情所动,声为情所发。对于声乐演唱来说,更多依靠审美情感来演唱歌曲,虽然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环境是有限的,但可以通过演唱来展示一个无限的情感世界。如果歌者缺乏一定的实践,就需要从作品和其他渠道来获得这种审美体验,通过学习作品来增加自己的经验,感染自己,再通过一些声乐技巧表现出来,从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表现风格。在情感作用下,将实践和体验转换成审美艺术,并在歌唱中表现出来。

那么声乐演唱是如何打动人心的?究其原因,除了具备传唱简便的优点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歌者通过演唱反映出社会现实以及情感内涵,在演唱中将情感传染给观众,使之被这种情感美所感动,因此大众很容易喜欢上这种音乐表现形式。尽管全世界语言不相通,但从人类社会开始,就有数不尽的歌曲种类,不同类型的歌曲表现着丰富多彩的情感。无论你是何种职业,都会想通过唱歌来发泄自己当下的真实情感,这不正是声乐的魅力所在吗?

正是因为声乐演唱的形式之多,才表现出了其中的情感美,也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人们用语言传达思想,用艺术传达情感,艺术活动就是建立在人能受别人感情感染这一基础。”声乐演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它可以使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完美和谐,从而突破观众与外界的界限,并在灵魂中获得足够的安慰。其次,声乐表演的情感美表现在听者欣赏不同声乐作品的同时,获得各种生活经历,从而将他们的情感世界扩展到更深更广的方向。声乐表演的情感美也体现在其可以诱发观众的情绪,使情感增强力量、负面情绪得以排解。负面情绪也可转变成乐观情绪。如激昂的歌声可以使人情绪激动,明亮的歌声可以抚平悲伤的心灵,舒缓的歌声可以使激烈的情绪得到缓解等。

总之,声乐演唱中的情感美能让人们在演唱中连接和交流彼此的情感,更能净化自己的心灵,升华人生。

二、声乐演唱中获取情感的途径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人在接触新的事物时,首先想要去了解它,比如在看一部电影时,你会想了解导演及演员都是谁,这部戏是如何产生的;在欣赏画展时,想要了解这幅画出自谁手,是在何种背景下完成的画作;在阅读一篇好的文章时,你会想知道作者是在一种什么心境下写作的,他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声乐演唱也是同样道理,要想表现一首歌的情感,第一步就是了解音乐形象音乐背景,而并不是急于演唱出来。

当学习《玫瑰三愿》这首作品时,就要了解到它属于艺术歌曲,由黄自作曲龙七作词,创作于1932年淞沪会战期间,在日本法西斯的入侵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充满对国破家亡的忧愤之情,龙七看着脚下凋零的玫瑰花,触景生情,将自己的满腔抱负借花吐露出来,黄自与之产生共鸣便为之作曲,产生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

在学习歌剧中的经典片段时,要根据自己的人物形象去分析,全面的了解作品,作者的生平,所处年代,还要观看整部歌剧,对大体内容理解充分,这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多。总之,无论是歌剧还是普通声乐作品,要想把情感配合技巧直击人心,了解作者和背景是必不可缺的。

(二)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无论作品的内涵多么丰富,歌者技巧多么高超,倘若缺乏情感表现,演出无疑是肤浅的,表演将成为“卖弄歌唱技巧的化妆音乐会”,因此歌唱者生活体验的丰富程度与作品的完成度有着密切关系。老艺术家和青年演唱者演绎同一首作品表现的情感就有所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与体会也有着很大不同,老艺术家的生活经验丰富,在时代的变迁中尝尽人生百味,这些丰富的人生体验是金钱所换不来的财富。青年演唱者要想把人生百态全都经历一遍,是很困难的,但是可以通过观察身边人、身边事这种途径来获得人生的感悟,多多的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即使没有亲身经历,也会在心里深深留下记忆。

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有诸多方面,在演绎不同类型的作品时,要学会从观察、体验到的生活经验中提取恰当的情感,把自己某段经历的心路历程与作品中的情感相结合,这样流露出的情感是真挚的,也与作者本身的创作情感最贴切,因为作者创作的初衷是希望歌唱的人表达情绪是真实的,而不是把情感“演”出来。

著名歌手韩红不仅是一位公众人物,更热衷于公益事业,曾经的一首《天亮了》感动了无数人,这首歌的背景是一对父母在缆车故障时用双手举起了孩子,可是他们却失去了生命,韩红了解这件事的缘由后几番打听才找到孩子。韩红曾说自己5岁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也不在身边,她深知儿女对父母有着深深的依赖,在看见孩子的那一刻,她便决定收养他,也是借由这个故事,韩红创作并演唱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歌曲。她深切的渴望父母的爱,孩子就像自己的缩影,深深触动了她,很多人也翻唱过这首歌,可真正能让人潸然泪下的,只有韩红。这首《天亮了》创作与演绎的成功,与她真真切切的情感体验是密不可分的。

歌者能否恰到好处的流露情感,与生活中的情感积累有着极大关系。“真情流露”就是不断增加的生活阅历,经过二次创作实现的情感再现。要想把二次创作演绎的优秀,既要结合熟练的歌唱技巧,更要把个人积累的丰富生活感受融入到歌曲中。想要让观众深切感受到歌者的“真情流露”,应积攒充足的人生体验,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把这些作为人生必修课,然后把生活中丰富的情感素材做归纳总结,这样的话,歌者在表现情感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三)提高艺术修养

是否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这对歌者来说有很深影响。歌者通过阅读一些文学作品感知其中各色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些感受会潜移默化在大脑中形成记忆,并帮助歌唱者诠释作品。除了提高文学修养还应培养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增加与音乐相关的专业知识,如戏曲、器乐、舞蹈等。以笔者为例,自幼学习钢琴和舞蹈,渐渐体会到艺术是相通的,学钢琴的同时,不仅会识谱弹奏,也学习些和声、复调、音乐史等知识,这些知识在笔者学习声乐演唱过程中起到很好的辅助性作用,学习舞蹈帮助笔者在演唱时的肢体动作具有协调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声乐歌唱者,笔者还建议学者们多多学习中国的戏曲文化,戏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如今很多歌曲创新后融入了戏曲,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就将流行音乐与京剧进行了巧妙的结合,使这首歌充满了“李玉刚韵味”,这样的创新,不仅使更多人爱上中国戏曲,更极大发扬与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由此看来,学习与声乐相关的艺术形式,吸收姊妹艺术中的精华,可以提高个人艺术修养,从而在演唱中表现出深入人心的情感,充实艺术表现力,只不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歌者要具备足够的毅力和耐性,把所学变成自己一生的财富。

(四)在实践中发挥想象力

艺术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过程,也是声乐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这对声乐表演者来说是必不可缺的一项活动。声乐演唱的艺术实践包括:观摩音乐会演出、在校进行专业课考试、参加声乐比赛、参加各种形式的演出活动等。艺术实践有助于演唱时克服紧张心理,锻炼掌控舞台的能力,歌者能更加准确地与观众进行情感沟通。实践是歌者积累经验与提高水准的必经之路,通过实践,不断摸索,只有真正站在舞台上,才能发现平时忽略掉的问题,多次登台后渐渐地熟能生巧,情感表现的也会越来越自然。

在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歌者开拓思维,发挥想象力,想象是歌曲表达和二度创作的桥梁。歌唱时眼神空洞的人表明他没有内心活动,在学习新作品时可以借助一些媒体工具,若这首歌曲属于某部电视剧或电影主题曲,那么可以先完整观看它一遍,对剧情有大致的了解,这样,在演唱时自然而然会联想到剧情,情感与画面感也就出现了。在上场前可以做心理暗示,把自己想象成特定的角色,把舞台想象成熟悉的环境,从而增强对环境的熟悉感,帮助歌者全身心投入在演唱与表达情感上,这样的情感表现是完整的。

三、情感表达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

(一)赋予作品生命力

声乐作品是演唱者的依据,当拿到一首作品时不能乱唱,更不能随意改变歌词及旋律,要尊重每一位作词、作曲家,因为声乐作品中包含的风格、形式和内容,有其自带的属性和演唱要求,这些都体现着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音乐家在创作声乐作品时,都是经过长时间的推敲才定稿完成的。这不像物理化学实验一样需要测量,而是来自作者人性的光辉和生活的积淀,是情感体验促使完成的。作品不论是一两天完成,还是日积月累完成,都倾入了艺术家大量的情感。在正式上台演唱之前,演唱者通过自主学习乐谱来了解创作者的意图,这种审美体验就是演唱者的主观感受,并且是领先于听众的。

在一份原谱中,作者和表演者是不同的主体,他们的意识形态本不相同,但在演绎作品时情感表达必须是一致的,这种相同的情感还要贯穿于演唱者表演时的整个过程。只有表演者具有恰当合理的情感表达时,才能完全正确的展现作品。表演时情感渗透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这时就需要保证情感表达的正确性,换句话说来说,在自己有限的知识储备中最大限度感知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加入歌者正确的情感观、价值观,才得以使作品被完整充分的展示。在这里,情感的正确表达对作品有着重要意义。

(二)传达歌者情感、促进听众的感官享受

声乐作品不同于绘画作品,它是通过演唱者表演来把情感传递给观众的,在这里演唱者作为情感表达的载体。一些歌者理解能力有限,相应的诠释的情感也不够到位,还有一些歌者表达情感过度强烈,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这些都会影响演唱者传达情感。

因此,恰当的情感表达能唤醒听众的回忆及经历,煽动气氛,使听众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与演唱者形成一种无声的默契,从而促进情感交流并达成共鸣。举个例子,歌者在演唱《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时,就需要把歌曲中塔吉克族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特质传达出来,让观众一边欣赏,一边想象出美丽的云雀自由自在的飞翔于秋日美景中,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听众对帕米尔高原美景热爱与赞美之情,又很好的调动了观众情绪,真的达到“余音三日绕梁不绝,曲散情未尽”。

声乐这种表现形式相对其他乐器来说显得有些单调,演唱时以人声为主,情感与内容也是通过不同歌者的不同音色呈现的,演唱者要运用自己的音色来塑造不同歌曲的情感及故事主线。比如在演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时,歌者要考虑一下,这首歌曲的整体旋律跨度不大,平稳的音色就足以渲染浪漫的气氛。相对,在演唱《一杯美酒》时,需要明亮欢快的音色,因为音乐想要表达的是新疆人民热情奔放、对爱情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合理运用音色,能更好的把情感传达给听众,从而刺激他们的感官。

人们创造音乐是一种情感寄托的方式,好的音乐不能仅限于把它创造出来,还需要获得听众的认同感。在如今的社会音乐教育中,“感同身受”这种观点接受度较高,因为音乐具有着很高的鉴赏性。在笔者看来,演唱一首作品就像在放映一部电影,歌词就是台词,旋律就是画面,歌唱者通过每一个乐句及情感的表现来为听众放映一幕幕的景象,观众们伴着高低起伏的旋律,置身于歌者为他们打造的全新世界里,这不仅仅是“身临其境”,更是“声临其境”呀!这样整个曲目表演完毕后,观众对歌曲和歌者都将有新的认识,因此声乐演唱既传达了歌者的情感,又促进了听者的感官享受。■

猜你喜欢
歌者演唱者声乐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歌者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裸露
黑暗中的歌者——试析《寻找小糖人》的叙事技巧和情感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