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语文课堂调控策略的重要性

2021-11-04 09:26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龙湖分校小学部储志莉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25期
关键词:预设调控节奏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龙湖分校小学部 储志莉

小学语文课堂调控是课堂教学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其功能主要是实现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如何顺利实施教学,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应该进一步思考和认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思维发展是教学目标的根本出发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精准调控。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注意时间非常有限,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就得从学生入手,适时作出合理的课堂调控,达到抓住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的课堂吸收。课堂调控策略的实施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课堂调控的内涵

语文课堂调控是指在语文实际课堂教学中采用的适合语文课堂的调控方法,即教师通过及时有效的课堂调控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系列调控方法。

二、小学语文课堂调控的价值

1.是顺利实施教学,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的学习反馈能得到教师的及时回应,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将大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情绪变化等方面对教学节奏作出及时有效的课堂调整,就能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需求,更顺畅地实施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的过程”,做到积极思考,正确表达,乐于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要学生的思想能集中到教学内容中来,乐于思考,学习正在发生,自然而然就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水平,从而有利于顺利实施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是预设与生成矛盾相得益彰的重要前提

教学过程中信息及时调控、及时反馈,一方面,能激励学生的求知欲; 另一方面,能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补漏或改进,使教学环节得以顺利实施。“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教师课前如果做了太过详细的预设,很容易出现禁锢学生思维的局面,使原本应该产生精彩生成的过程变成生硬的教教案的过程。然而,必要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又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而没有根据课堂实际生成的预设又将是毫无成效的预设。在教学设计时,教师的课前预设不可能包含所有的课堂生成,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准确地采取有效的调控策略。

三、小学语文课堂调控的解决策略

(一)把握课堂调控原则

1.信息调控要及时准确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来自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及时作出适当调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反馈的信息要能得到教师及时、准确的反馈,否则会影响课堂节奏,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我在课堂教学中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课文《二泉映月》时,我以一首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导入,既切合课题,又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听到这首凄凉的曲子内心有什么感受。我的话音刚落,课堂教学中就一片混乱和嘈杂,有的学生发表了自己听后的感受,有的介绍了阿炳的身世,有的介绍了这首曲子,等等。学生的各种回答让我应接不暇,根本谈不上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及时的调控和反馈。课后我做了反思,意识到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对学生的各种回答给予及时的总结和归纳反馈,进而为下一教学环节的展开铺平道路。

2.应用课堂调控策略要考虑到学生的课堂生成

在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形式下,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有针对性,也要能充分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的实际需要。例如,在教学《月光启蒙》一课时,由于教师心中只有教案,就只是按照教案去上,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如果教案不熟,就很容易流于形式,跟着教案生拉硬拽,这样就很容易忽略学生的课堂生成,同时也会忽视对学生的课堂指导和有效课堂评价。我在上这一课时,先让学生感悟“夏夜”的美妙和“民歌民谣”等的美妙,在这个基础上,再深入体会文章最后一段:母亲给我一生启迪这一“永远”的美妙,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下就点到了最后一段。当学生的回答偏离原来的教学设计时,我针对学生的回答不能作出相应的回应和反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课堂生成,只好硬拉着学生回到原先的教学设计中去,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思考和回答,使得整个教学不够流畅,教学板块之间过渡也很生涩。我课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教师的预设是不可能做到覆盖整堂课的,学生的回答也总是会偏离教师的教学设计或者课前预设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切忌慌张,手忙脚乱地把学生拉到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上来,而应该冷静下来,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对学生的回答应予以及时的反馈和总结,并按照学生的思维方式巧妙地继续进行教学,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不是唯一的,教学思路也因人而异,一切都应服务于学生的学,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并力求引导学生在情感上得到熏陶,在审美观念上得到提高,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才是语文课堂的教学宗旨。

(二)积极营造课堂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需要借班上公开课,在师生互相不了解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都会变得拘束,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我根据课堂实践总结得出:在熟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主动地思考并很快融入教学中,教师能高效地完成教学内容;相反,当面对陌生的教师时,课堂气氛紧张,学生注意力分散,学习效果十分不理想。由此可见,良好的课堂氛围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以《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关于积极营造课堂氛围的调控策略。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司马迁的遭遇,紧接着课件出示司马迁的资料并配上音乐。在背景音乐的熏陶下,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个个眼睛放光,期待着进一步走近司马迁。以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关注人物,关注历史资料,进一步走近人物,对司马迁有一个立体的感知,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也激起了学生对人物的崇敬之情,为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奠定了情感基础。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教学媒介的运用,展示语文魅力,渲染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大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合理把握课堂调控的节奏

一节课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合理的课堂节奏,在课堂节奏的把握上,需要依据教材特点,依据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作出合理的安排。我在教学《秦兵马俑》时,在课堂节奏的调控和把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教学节奏不是过快就是过慢,在第一课时教学生字时,节奏太慢,围绕多音字“乘”和“吏”纠缠太久,以至于在接下来的初读课文环节不得不一带而过。然而,在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中,虽避免了节奏过快,但在精读环节又出现了问题,尤其是在关于“兵马俑类型众多”方面,教师本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带领学生共同学习,细细品读其他相似的段落,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是,为了避免上节课的快节奏问题,这里教师又出现了慢节奏问题。所以,要想做到课堂节奏适当,还需要我们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思考。

总之,有课堂教学就有课堂调控,优质的课堂教学更是离不开有效的课堂调控,对于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了解并掌握好课堂调控的策略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心中有学生,多研究学生,深入研读教材,在每一节课后做好相关的反思和记录,不断总结经验,掌握更多的课堂调控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方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使学生的课堂学习真正发生。

猜你喜欢
预设调控节奏
楼市调控是否放松
瘤胃调控剂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如何调控困意
轻快漫舞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