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措施

2021-11-03 15:41刘虎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38期
关键词:施工阶段建设项目质量控制

刘虎

摘 要:由于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多数施工单位以质量求生存,把质量作为企业的口号。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较多,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多种多样。因此,施工单位要分析具体的施工控制方法,消除各种质量隐患,确保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1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特点分析

住房建设项目的特点,确定实际施工效果与预期目标会有一定程度的偏差,如果偏差大到足以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它不仅不能保证住宅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会降低住宅使用的安全性和居民的舒适体验,对住宅建设行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的作用非常重要,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将质量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一个施工细节中,避免生产施工安全隐患,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2现阶段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建筑市场法律机制不健全。

我们都知道,各行各业都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建筑业也不例外。现行法律法规虽多,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普遍存在执法不力、违法不究、不守法现象,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施工企业和相关施工技术人员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淡薄、法律观念淡薄的现象,不仅造成相关人员不按图纸施工,而且违反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甚至偷工减料。

2.2施工企业对施工质量管理重视不够。

许多施工企业注重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案,对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虽然各施工企业都会设立施工质量管理部门,但并不重视施工质量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效果,也缺乏对该部门相应的检查控制措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需要具有较高专业技能水平和能力的人员,但许多施工质量管理人员不是专业人员,缺乏相关经验。企业的忽视、人员的不专业、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等导致施工质量部门发挥的作用不大,这些原因导致施工质量管理形成恶性循环。

2.3施工人員的技术水平和素质有待提高。

一个工程的竣工离不开单位工作人员,他们的技术、质量检验、验收等工作态度、水平决定着建设工程的质量。首先,施工单位对企业领导的监督和奖惩制度不完善,没有把重点放在工程施工质量上。其次,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年轻化,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工程建设经验。最后,施工单位的主要施工人员大多来自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素质低、业务能力强。

2.4工程质量监督机制不完善。

我国质量监督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参与,但项目多、监督人员少,使得质量监督不能满足要求。此外,一些监管部门为了牟利,自办监管公司或实验室,最终导致政企分开。这些现象不公平、不公正地进行质量监督。

3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分析

3.1严格技术交底。

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会同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进行有效的技术交底。工程建设单位还需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有效沟通,以设计单位为主要依据,签订完善的技术文件。在混凝土技术交底过程中,要围绕重点施工环节、隐蔽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规范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

3.2加强施工设备的控制。

为合理控制施工质量,必须加强施工阶段施工设备的控制,确保施工中使用先进、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同时可以充分提高使用成本效益,根据工期的完成情况。相关人员应定期检查施工设备,了解施工设备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和故障,及时进行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减少施工设备的油灰等影响,使施工安全高效,提高施工质量。

3.3加强施工现场的控制和管理。

各施工单位应根据具体施工要求、施工条件和机械设备配置,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确保人员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可以发挥自身的生产作用,保证工程设备的正常运行。施工现场主要机械设备应保证规格、型号、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在设备更换或租赁承包过程中,从机械设备的经济性能和运行性能出发,根据施工条件,全面考虑各方利益,综合选用更适应生产效率的更高设备。此外,要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有效维护,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作业效率。最重要的是加强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的专业管理,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各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岗位要求,确保施工技术人员能按照施工计划要求认真认真地开展施工工作。同时,在工程建设阶段,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机制,配备专业人员,满足施工现场管理的需要。各行政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制定相应的施工管理计划,完善质量管理责任制,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和检查制度,确保制度严格落实到位,确保建设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3.4加强施工进度的有效控制。

在具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各阶段的施工内容、施工程序、时间和逻辑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将各项方案落到实处。此外,还应检查各子项目的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进度完全符合相关计划。对于存在的施工质量偏差,要认真分析原因,并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整改,直至质量达到要求,方可竣工或交付使用。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在施工现场中,涉及的质量因素非常广泛,仅靠人力很难很好的照顾。因此,应利用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创新的质量管理方法。因此,应采用视频监控技术,在施工现场安装质量安全监控摄像头,对材料储存区和施工区域进行全面监控,然后添加相关应用程序与手机同步,这样,经理可以随时监控和了解现场的所有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问题。第二,能够依靠BIM技术辅助管理。在施工阶段,利用BIM技术建立工程模型,将相关工程信息输入模型中,对模型进行优化,并根据模型的动态变化,对工程质量进行测量,以满足要求,有何不利之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形成先进的管理体系,保证工程质量。

4结论

建筑工程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消费者对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相关行业标准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在建筑工程中实施质量管理。而施工阶段,也是引起质量问题的主要阶段,因此质量管理应以施工阶段为重点,将质量管理工作与施工活动全面结合,构建立体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晓迪.509住宅小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

[2]贺斌.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14.

[3]刘亚娟.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J].智库时代,2018(26):206+211.

[4]潘琳.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学,2017,8(02):114-115.

猜你喜欢
施工阶段建设项目质量控制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对策
湘江鲲鹏计算产业软硬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实现厂房交付
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名单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分析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