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测土配方3414田间试验

2021-10-22 01:13王四平毕士留
云南农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氮磷施肥量钾肥

王四平,毕士留

(曲靖市沾益区土壤肥料工作站,云南沾益 65533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 0 2 0年在沾益区播乐乡小海村李小红户地块内进行,海拔2034.9 m,北纬25°49′32.26″,东经104°7′16.12″,缓丘底部平地,属泥质岩类山原红壤,青沙黏壤土,下等肥力,前作光叶紫花苕。试验前0~20 cm耕层基础理化性状为有机质36.4 g/kg,碱解氮165 mg/kg,有效磷12.5 mg/kg,速效钾105 mg/kg,pH值5.5。

1.2 供试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云瑞8号。供试肥料尿素(含N 46%)、普钙(含P2O512%)、氯化钾(含K2O 57%)。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3414设计,统一小区面积,统一称肥,各处理及编码值设计(见表1)。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0 m2(长5.55 m×宽3.6 m),6行区,株距26 cm,行距(40 + 80)/2 cm,单株留苗,折合每亩密度为4400株。

表1 玉米3414田间试验设计表

1.4 试验过程

试验于2020年3月13日牛犁翻耕后打塘、施肥、播种、薄膜覆盖。亩施农家肥1500 kg、磷钾肥全部作基肥施用,氮肥按试验总量的40%作基肥,整个试验播种、施肥在同一天内完成。分别于4月5日和4月10日间苗、定苗,6月3日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60%的尿素,9月8日收获,每小区取样10株考查玉米经济性状。

(续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表2)

试验各处理玉米主要性状有差异,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利于增加穗长、穗粒数和提高粒重。

2.2 不同处理小区实收玉米产量比较(表3)

由表3可知,处理6玉米亩产量854.58 kg为最高,比对照(处理1)增产401.28 kg,增88.52%;处理14、处理12玉米亩产量分别为686.41 kg和650.34 kg, 比对照增产233.11 kg和197.04 kg,分别增51.43%和 43.47%。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缺氮处理2、缺磷处理4和缺钾处理8相互比较,产量大小为处理8>处理4>处理2,说明缺氮对玉米产量影响更大,氮是限制玉米产量的主导因子,氮磷钾肥合理施用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表3 玉米3414田间试验小区实收产量结果表

2.3 不同处理小区实收玉米产量方差分析(表4)

表4 玉米3414田间试验小区实收产量方差分析表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间Ft= 10.2 >F0.01,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重复间Fr = 0.658< F0.05,未达显著差异,说明区组间误差较小。

2.4 不同处理小区实收玉米平均产量差异性比较(表5)

各处理平均数比较,处理6与其他所有处理差异极显著,处理14与处理1(CK)、处理2差异极显著,与处理4、处理3、处理8差异显著;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续表5)

2.5 施肥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2.5.1 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的建立与检验

经计算机分析,得到玉米产量与氮、磷、钾肥的效应方程为:

Y = 451.7959 + 16.8001 N + 16.0094 P + 15.5024 K - 0.5557 N2- 1.7005 P2- 1.4064 K2+ 0.1577 NP -0.0542 NK + 1.0367 PK

(相关系数R = 0.8098,F值 = 0.8468,标准误Sy = 88.2418)

以分子自由度K = 9、分母自由度n-k-1 = 4(n为处理数,K为偏回归系数)查F值表,得F0.05(9,4) = 5.9988,F0.01(9,4) = 14.6591。今F值 = 0.8468< F0.05,说明回归方程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可用此模型提供推荐施肥量,也不能对该区域范围内进行玉米科学的定量施肥。

2.5.2 最高产量施肥量和最高佳经济施肥量的确定

利用二次回归系数矩阵判定,矩阵A第奇数阶主子行列式均小于0,偶数阶主子行列式均大于0,即负正相间,所以肥料效应方程的驻点有极大值,可进一步作边际分析。对方程取偏导求解得亩最大施肥量N为 15.84 kg、P2O5为 7.92 kg、K2O为 8.12 kg时,最高亩产量为711.24 kg。

以当年当地肥料价N 4.35元/kg、P2O53.75元/kg、K2O 7.37元/kg,玉米产品1.70元/kg计算,求解得亩最佳经济施肥量N 为13.44 kg、P2O5为6.55 kg、K2O 为6.12 kg时,亩最佳经济产量为702.33 kg,这种最佳经济施肥量是符合生产实际的,但由于回归方程未达到显著水平,所以该数学模型还不能用于指导该区域的玉米施肥,还有待进一步试验和验证。

2.5.3 试验因素主效应分析

由于该方程是用量纲表示的氮、磷、钾肥施用量的二次效应回归方程,因此可直接从二次回归方程系数的绝对值大小,来判断试验因素对产量作用的程度。由肥料效应方程回归系数可知,本试验氮磷钾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

2.5.4 单因素对玉米产量的效应分析

通过一元二次单因素效应方程分析,玉米产量(Y)与氮肥用量(N)的二次效应方程是Y = 548.292 + 27.494 N - 0.9205 N2,相关系数R =0.7078,求解得亩最高施氮量14.93 kg,最高产量753.60 kg。玉米产量(Y)与磷肥用量(P)的二次效应方程Y = 568.9585 + 48.3197 P - 2.8677 P2,相关系数R = 0.7593,求解得亩最高施磷量8.42 kg,最高产量772.50 kg。玉米产量(Y)与钾肥用量(K)的二次效应方程Y = 578.2295 + 44.7479 K- 2.5927 K2,相关系数R = 0.7416,求解得亩最高施钾量8.63 kg,最高产量771.31 kg。

2.6 玉米经济效益分析(表6)

表6 玉米3414田间试验亩均经济效益分析

处理6每亩投入肥料成本180.80元,施肥净增收501.38元,投产比1∶3.77,排在第1位。处理14每亩肥料投入成本125.20元,施肥净增收271.09元,投产比1∶3.17,排在第2位,说明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而处理7(多施磷肥)、处理10(多施钾肥)和处理11(多施氮肥)的投产比最低,分别为1∶1.41、1∶1.43和1∶1.50,说明过多施用氮磷钾肥既增加了投入,造成浪费,也达不到有效增产目的。

2.7 玉米相对产量分析

根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分为六级:

⑴ 极低:土壤养分相对产量低于50%;

⑵ 低:土壤养分相对产量50%~60%(不含);

⑶较低:土壤养分相对产量60%~70%(不含);

⑷ 中:土壤养分相对产量70%~80%(不含);

⑸较高:土壤养分相对产量80%~90%(不含);

⑹ 高:土壤养分相对产量大于90%(含)。

本试验条件下,缺氮比缺磷缺钾对产量影响较为明显,如以下分析所示。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 论

综合玉米实收产量、经济性状和经济效益分析,氮磷钾化肥合理配施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本试验条件下,红壤氮磷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顺序是氮肥>磷肥>钾肥。氮肥是限制玉米产量的主导因子,合理配比施用磷、钾肥能增加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进而提高玉米产量。

本试验的施肥模型、经极值判别、边际分析,获得红壤上玉米云瑞8号最高亩产量711.24 kg时,亩施肥量N 15.84 kg、P2O57.92 kg、K2O 8.12 kg,三要素比例为1∶0.5∶0.513。亩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13.44 kg、P2O56.55 kg、K2O 6.12 kg,其三要素比例为1∶0.487∶0.455时,亩最佳经济产量为702.33 kg。

3.2 讨 论

该区域范围内红壤玉米生产,应控制氮肥,增施钾肥,补施磷肥,施用腐熟优质有机肥,充分发挥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优势,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该模型为本试验条件下建立,有待于今后继续试验研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猜你喜欢
氮磷施肥量钾肥
国际钾肥市场走势下行
玻利维亚拟建新的氮磷钾肥料工厂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常规施肥与氮磷钾施肥对CX-80雪茄烟品质的影响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紫泥田早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报告
东农42大豆高产高效技术探讨
淤泥土水稻“3414”氮磷互作肥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