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的大象会聊些什么

2021-10-14 08:27马睿棋
科学大众 2021年17期
关键词:次声波亚洲象漫游

■ 文/马睿棋

“动物都是科学家”系列八

2021 年,一群云南大象成了全球网红。它们组成了一支小小的旅游团,离开了西双版纳的自然保护区,潇洒地在云南省漫游。

世界上现存的大象总共分为3 种:亚洲象、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分别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其中,只有非洲草原象是“旅游狂人”,会随着草原的旱季和雨季进行大规模的迁徙,寻觅食物。

非洲象为何突然出门旅游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宅男宅女型的亚洲象这次破天荒地出门旅行,总是有原因的。动物的出走,不外乎以下两种原因:一种是栖息地的动物数量增多了,一些动物就要出来寻找新的栖息地;另一种是栖息地的自然环境变差,不能再支撑现有数量动物的生存,一些动物被迫背井离乡,寻找新的栖息地。当年人类就是在上述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不断地寻找新的栖息地,走出非洲,继而遍布全球。而猛犸象的起源地,据推测也是非洲。

这次大象出门旅行很可能是因为种群扩大,数量增加。在过去的30 年中,云南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50 头左右增长至300 头左右。大象是大胃王,每天要吃很多食物。然而,现在象多草少,于是一部分大象就出去寻找新的栖息地。

和人类有着众多的相似点

大象在很多方面和人类很像。比如,大象和人类都不像猫、狗等哺乳动物一样,身上覆盖着厚厚的毛发;大象的寿命为70 年左右,和人类的平均寿命很接近;大象和人类一样,都会安葬死去的同伴;大象也在10~15 岁之间逐步发育成熟,和人类的青春期年龄很接近。

大象和人类一样,喜欢大家庭居住在一起。每个象群都会推举一名雌象做首领,带领着象群,每日四处漫游觅食;成年雄象负责守卫家族安全。并且,就像人类中几个熟悉的家庭时不时举办聚会一样,好几个象群也会经常聚在一起,组成一个超大的象群。

秘密的交流方式

小鸟叽叽喳,小猫喵喵喵,小狗汪汪汪,动物之间也会交流。大象们聚在一起,也要叙叙旧、聊聊天,说说家长里短,对彼此提提大大小小的要求。大象会嘶鸣,会吼叫。那么,这些嘶鸣和吼叫在表达什么想法呢?除了嘶鸣、吼叫,大象还有哪些我们听不见的沟通方式呢?

在日常生活中,大象用70 多种声音和160 种触觉信号以及次声波进行彼此间的交流,这就是大象的语言。用这些语言,大象相互间表达各种需求和愿望,比如危险来了,比如这里有食物,比如高兴、悲伤……它们或是长声尖叫、呼喊、大吼,或是发出类似吹喇叭的叫声,或是让鼻子发出轰鸣或呻吟的声音。

一些大象甚至能在10 多千米之外进行相互交流,它们依靠的便是次声波。次声波是一种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的低频声波。大象用脚蹬地时,就会产生次声波。蹬地时节奏的快慢变化和力度的轻重,代表了不同的信息内容。次声波可以沿着地表传播,最远可以传播到30 多千米远。这些次声波到达远方的大象脚下时,会沿着脚掌通过骨骼传到内耳。

当然,声波奔波了那么远,肯定会有所减弱。大象脸上的脂肪可以用来扩音,将衰弱的次声波重新加强。于是,两只相隔甚远的大象就可以天涯若比邻般地进行聊天、交谈。这就是大象之间沟通的方式,不是手机,却胜似手机。

这些精巧的沟通方式,让大象得以维持建立在亲缘关系基础上的复杂社会。

当云南的大象在城镇间漫游时,同学们猜猜看,它们会聊些什么呢?

猜你喜欢
次声波亚洲象漫游
茶叶科技助推亚洲象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上)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下)
霹雳漫游堂
霹雳漫游堂
跟你聊聊次声波
次声波武器极其可怕
边走边看:漫游海底 梦想成真
亚洲象
令人色变的“无声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