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丹霞地貌与其他地貌交集形成的两种特殊地貌的界定

2021-09-28 03:35罗成德王付军孙永兴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碳酸盐丹霞地貌雅丹

罗成德,王付军,孙永兴

(1.乐山师范学院 跨喜马拉雅研究中心,四川 乐山 614000;2.乐山师范学院 旅游学院, 四川 乐山614000)

0 引言

自丹霞地貌学科产生以来,丹霞地貌与其他地貌间因交集而产生一些混乱的认识,其中尤其是与喀斯特地貌和雅丹地貌间因交集而产生的特殊地貌的归属范畴急需予以界定,本文试图完成这一任务。

1 丹霞地貌研究简介

丹霞地貌的命名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陈国达,他通过华南红层山地的研究,发现广东丹霞山为代表的红层地貌是一种特殊的地貌,将之命名为“丹霞地形”。20世纪50年代,曾昭璇进一步将丹霞地貌作为一种独立的地形,列入岩石地形学范围。此后,丹霞地貌日益为中国地貌学者重视。进入80年代,随着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丹霞地貌以其鲜艳的红色、奇特的形态,吸引了广大旅游者,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1991年中国地理学会在桂林召开地貌学术会议,会上由北京大学陈传康、中山大学黄进发起在地貌学界成立丹霞地貌学术研究会,从此丹霞地貌学的调查、研究蓬勃发展。研究会第一任理事长黄进集20余年的精力探查全国1000多处丹霞地貌分布地,成为中国丹霞地貌研究的带头人。2009年丹霞地貌学的继起学术带头人彭华组织中国6大丹霞地貌景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从此中国的丹霞地貌为世界认知,丹霞地貌这一地貌类型为世界认同,丹霞地貌学的研究走向世界。在此之前世界只知有红层地貌或红砂岩地貌,不知有丹霞地貌。2015年彭华任国际地貌学家协会红层与丹霞工作组主席,丹霞地貌学纳入了国际地貌学的范畴,从而拉开了丹霞地貌研究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帷幕。到2019年,红层与丹霞地貌研究会共召开了19届学术交流会,收录会议论文和其他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自1982年黄进发表第一篇丹霞地貌学术论文《丹霞地貌坡面发育的一种基本方式》以来,已达700余篇,对丹霞地貌的认识与研究不断深入。2004年,丹霞地貌的命名地丹霞山以“丹霞地貌类”入选世界地质公园,从此丹霞地貌的研究正式走向世界。

2 丹霞地貌定义的发展历程

丹霞地貌的命名虽近百年,但对它的研究主要还是近30年。其中最基本的是对丹霞地貌范畴和定义的研究。一种新地貌类型的诞生,它包含的范畴、概念或定义自然是很重要的。丹霞地貌定义的确立经历了几十年反复探讨的过程。

1938年,陈国达虽然首次提出“丹霞地形”的术语,但未对其概念加以描述或定义。

1980年曾昭璇、黄绍敏在他们编写的《中国自然地理·地貌》的丹霞式丘陵部分,首次详细描述了丹霞地形是“我国南方许多红层盆地中独有单层很厚、固结坚硬的砾岩和砂砾岩,在热带与亚热带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经过特定的风化与冲刷作用,往往形成丹崖峭壁,石峰林立的地貌”,并总结“所有各类丹霞地形,其共同特点是具有垂直的崖壁”[1]。囿于调查范围,仅将丹霞地貌限于我国南方热带与亚热带高温多雨的区域。

1981年,黄进在大同第一次构造地貌学术会议交流并于1982年刊出的《丹霞地貌坡面发育的一种基本方式》一文,将过去通称的“丹霞地形”与“红色砂岩地形”,正名为“丹霞地貌”[2],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沿用至今。

1982年,孙鼐等编写的《地理学词典》定义丹霞地貌为“指巨厚红色砂砾岩上发育的方山、奇峰、赤壁、岩洞和巨石等特殊地貌”[3]。此定义对丹崖峭壁的主要特点突出不足。

1983年,中国地质总局以许杰等领导编写的《地质词典(一)》首次明确了丹霞地貌的英译为“Danxia landform”,并定义其为“指厚层、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铁钙质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4]。定义描述了多方面,但对丹崖峭壁的主要特征依然缺乏突出。此外,产状不一定平缓,峰林、巨石、洞穴等也是存在的。

1985年,曾昭璇在《中国地形》一书中,定义“丹霞地形是由红色厚层砂岩砾岩所形成的蚀余山”[5]。定义显然过于简略,丹霞地貌也非都是蚀余山。

1988年,黄进在西安参加全国第四届旅游地学研究会的论文《丹霞地貌与旅游资源》,对丹霞地貌定义为:“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厚层紫红色砂、砾岩层之上,沿岩层垂直节理有水流侵蚀及风化剥落和崩塌后退,形成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丹崖赤壁地貌。”[6]

1990—1991年黄进在对西南、西北一些丹霞地貌考察的基础上,与陈致均、黄可光研究,将丹霞地貌定义修改为:“主要发育于中生代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红色、厚层、坚硬、垂直节理发育的砾岩、砂岩等碎屑岩系之上,在新构造运动间歇性上升区,沿岩层的节理、层理,由流水侵蚀、崩塌后退、风化剥落、波浪冲蚀、岩溶作用及风的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顶平(或顶斜、顶圆)、身陡、麓缓的悬崖、方山、岩堡、岩塔、岩墙、岩峰、岩柱、岩菇及岩槽、岩洞、岩堆、岩块等奇、险、秀、美的丹崖赤壁地貌,称为丹霞地貌。”[6]此定义虽全面,但十分冗长。有鉴于此,1992年黄进将定义修正简化为“红色碎屑岩陡崖及其有关地貌称为丹霞地貌”。或表述为“由红色砂砾岩形成的丹崖赤壁及其有关地貌称为丹霞地貌”。他解释“有关地貌”包括详细定义中由陡崖包围的方山、岩堡、岩塔等及陡崖上产生的岩槽、岩洞和陡崖发生崩塌堆积在崖麓的岩堆、岩块及缓坡地貌。这一定义大大进了一步。

1993年,周定一定义丹霞地貌为“发育于中生代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厚层陆相紫红色或红色碎屑岩系上;沿岩层断裂或节理由水流侵蚀、风化剥落和崩塌,形成的丹崖赤壁地貌”[7]。定义提出了“陆相”,对当时一度以刘尚仁等主张海相红色碎屑岩乃至所有红色沉积岩构成丹崖赤壁的地貌都是丹霞地貌的作法是一种纠正,但时代限制显然不足。

1993年,彭华力主对红色碎屑岩加上“陆相”的限制,表述丹霞地貌定义为“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红色陆相碎屑岩地貌”[8]。从此逐步陆相碎屑岩和丹崖赤壁或陡峻坡面得到广大研究者的统一认识,至此丹霞地貌定义的讨论,基本得到一致,分歧渐少。

为了防止丹霞地貌的泛化,罗成德于1994年对丹霞地貌陡崖角度与相对高度提出了量化标准。“陡崖”按《中国1∶100万地貌图制图规范(试行)》坡度角只是大于35o,对于丹霞地貌来说偏小,在我国南方坡度小于60o,一般为绿色植物覆盖,无丹崖可言,亦不足以体现丹霞地貌之奇,故以大于60o为宜;并提出陡崖相对高度大于10 m 的标准[9]。这一标准为丹霞地貌学术界认可。2003年黄进对红层也提出了量化标准:红色地层厚度大于整个地层的50%或55%以上。这些对丹霞地貌的判定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2006年,在丹霞地貌申报世界遗产过程中,彭华等国内外学者研究提出丹霞地貌新的简洁定义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10]。这一定义体现了丹霞地貌的两个基本属性:物质组成的红层;形态特征的陡崖坡。“红层地貌”概念通行于世界地貌学界,红层在世界主要就指陆相红色碎屑岩沉积,以红层取代红色碎屑岩是恰当的,同时可以包含干旱区红色泥岩和海陆交互相夹有蒸发岩的红层也可形成丹霞地貌的现象。使定义更具有普适性。至此,中国学者对丹霞地貌的定义与世界接轨,并走向世界。

综上所述,丹霞地貌就是岩石地貌中的红层地貌具有陡崖坡者。

3 丹霞地貌与其他已命名地貌产生交集

由于丹霞地貌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定义的不断发展、演进,势必与原来一些地貌学定义的老地貌类型产生交集,比如由于丹霞地貌广泛存在喀斯特现象,于是出现了丹霞喀斯特、喀斯特丹霞、岩溶型喀斯特等的称谓,在我国亚热带、热带季风区广泛存在;由于干旱区风力的强烈侵蚀作用,在雅丹地貌区红层也形成了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于是出现了风蚀丹霞等的称谓,在新疆、青海、甘肃广泛存在;厚层泥质与粉砂质红层被片流、沟谷流强烈侵蚀形成劣地,其顶部有抗蚀的砾岩而有大量陡坡者,被称为劣地型丹霞或劣地状丹霞地貌,如在内蒙古巴彦淖尔[10];厚层泥质与粉砂质松软红层顶部有抗蚀强的砾岩结盘,形成土林,由于有红色陡峻坡面的存在,被称为土林状丹霞地貌。[11]这些都是跨两种地貌类型之间的丹霞地貌,其中尤其突出、范围广大的是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和雅丹交集的两种特殊丹霞地貌。

3.1 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交集的喀斯特式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这一地貌类型提出以前,早已流行的喀斯特地貌或岩溶地貌在地貌学界研究已经十分普遍。由于红层地貌中也不乏峰林、峰丛、漏斗、溶洞、地下河等景观,于是很早喀斯特学术界就把红层地貌的这种现象,纳入红层喀斯特的范畴,并把丹霞地貌称为“假喀斯特”[12],于是丹霞地貌就定位于喀斯特地貌中。四川盆地北沿的丹霞地貌多喀斯特现象,翻阅这一带的地质调查报告,无一不是描述为喀斯特地貌,而忽视其由红色碎屑岩构成,并多数具有鲜艳的丹崖赤壁的特征。

3.1.1 可溶性盐类矿物是红层喀斯特的物质基础

红层喀斯特现象与其矿物成分、地质构造、地壳升降速度、地下水运动、气候条件等有关,但可溶性盐类矿物成分是红层喀斯特的物质基础,其中主要是碳酸盐和硫酸盐类矿物。

3.1.1.1 可溶性盐类矿物在红层中普遍存在

碳酸盐类岩在地表分布存在遍在性,丹霞地貌的红色碎屑岩的碎屑来源,很少有能脱离碳酸盐碎屑的,而且胶结物少不了碳酸钙,经笔者对多年来野外考察采集的岩石样品进行分析,显示它们含碳酸盐是普遍的,只是量的多少存在差异(表1)。因而丹霞地貌或多或少存在溶蚀现象。而且红层盆地在演化过程中,由于古湖盆处于干旱炎热的气候环境,红层碎屑中不只有碳酸盐的沉积,而且相伴有硫酸盐的沉积,易溶的硫酸盐成为红层风化的先锋矿物。它们是形成红层小型洞穴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丹霞地貌多见的微、小型喀斯特。

表1 中国一些地方红色碎屑岩样本含碳酸盐量比较

3.1.1.2 沉积物源地的空间分布决定了红层碳酸盐含量的差异

红层含碳酸盐量的差异,首先与沉积物源地的岩性密切相关,以燕山期花岗岩、火山岩为主形成的南岭、武夷山附近及其以南的构造盆地沉积物源地,也就主要为花岗岩、火山岩,海洋沉积的碳酸盐类岩相对较少。粤东北的平远红层盆地的五指石居于武夷山南端,红层地层为K2-E2d,其棕红色砂砾岩矿物成分:花岗岩来源的石英、长石、云母共占32%~73%、方解石、火山岩屑仅少量。同样南岭北侧的资新红层盆地的崀山,在雷打石采集拦垅组(K1l)的紫红色长石石英砂岩样品,其矿物含量:石英52%,长石38%,方解石3%,云母3%,岩屑2%,其他2%。依然以花岗岩矿物为主。相反,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的龙门山古生界碳酸盐类岩广布,尤其其北段与南段。古龙门山地对四川盆地边缘的山前地带冲积扇扇顶部分的磨拉石建造,提供了大量的碳酸盐类岩砾石和方解石矿物成分。龙门山南段山前的芦山大川冒石子峡的上侏罗统(J3p)灰红色砾岩含的砾石(粒径1~20cm)中灰黑色石灰岩占50%±,其余为砂岩、石英岩、花岗岩,红色钙、铁胶结。总体碳酸盐含量达到93.6%(图1)。同样同一地层在北段龙门山前的安县罗浮山,其紫红、棕红色砾岩含碳酸盐也达到95%。它们都位于古冲积扇扇顶部位。其次,红层碳酸盐含量与距离沉积物源地远近也有很大关系,四川盆地内居于晚三叠世冲积扇边缘的仁寿牛角寨的紫红色砂岩,由于距离龙门山前的冲积扇顶已达100~140 km,经流水分选,沉积的碳酸盐仅为0.1%。上白垩统扇顶部位的邛崃天台山碳酸盐含量达83.3%,临近扇顶的青城山也有42%,而距离天台山约80 km 的乐山凌云山仅有6.9%。

图1 四川芦山大川冒石子峡砾岩Fig.1 Conglomerate in Maoshizixia,Dachuan,Lushan,Sichuan

3.1.1.3 红层含易溶的硫酸盐量与古湖的时间、空间位置的相关性

红层含硫酸盐矿物量的差异,主要因红层在古湖盆发育阶段与盆内的位置差异而引起。白垩纪红层盆地水体在干热条件下最终向盐湖演变,硫酸盐沉积量一般以湖泊晚期亦即湖盆中心部位较多,而湖盆边缘与湖泊早期形成的红层含硫酸盐相对较少。侏罗纪时存在的四川古湖,进入白垩纪趋于萎缩,分解为四川盆地北部的蜀湖和南部的巴湖,由于燕山运动末期,四川地块东升西降,两湖也就从东向西退缩,蜀湖在退缩到彭山、雅安、乐山一带形成的上白垩统灌口(K2g)红层富集硫酸盐的芒硝(Na2SO4·10H2O)和石膏(CaSO4·2H2O),其中芒硝还形成有经济价值的矿床。巴湖也退缩到赤水、古蔺、沐川一带,沉积下晚白垩世末期的高坎组(K2gk),其硫酸盐含量也较为丰富。江西瑞金红层盆地北部石城的上白垩统南雄组(K2n)、广东仁化丹霞红层盆地丹霞山的上白垩统丹霞组(K2d)等亦然。

3.1.2 红层喀斯特化程度的差异

红层可溶盐含量的差异是形成丹霞地貌喀斯特化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笔者曾对此差异进行过研究[13],将丹霞地貌喀斯特化分为三个层次,现经过收集更多的资料,对比分析,并依据丹霞地貌新的定义,将丹霞地貌喀斯特化分为四个层次。

3.1.2.1 可溶盐矿物<10%时,喀斯特化从无到微弱

红色碎屑岩含可溶性盐<10%左右(干旱区标准应当高一些),丹霞地貌的喀斯特化轻微,如海南白石岭(5%)、武夷山大红袍(0.1%)等地的丹霞地貌基本无喀斯特化现象。微喀斯特化主要表现为有蜂窝岩、碳酸盐砾石周围溶环等微地貌的发育。在一些富含硫酸盐层位的丹霞地貌因硫酸盐类的芒硝、石膏的溶蚀、风化有喀斯特化微地貌发育,单体大小宽度2~20 cm不等。如丹霞山锦石岩的龙鳞片石、赤水的龙凤岩、古蔺黄荆等地的蜂窝状洞穴微地貌的发育(图2、3)。

图3 四川古蔺黄荆的蜂窝岩微地貌(王付军摄)Fig.3 Micro-landform of Honeycomb Rock in Huangjing,Gulin,Sichuan(Photographed by Wang Fujun)

3.1.2.2 可溶盐矿物10%~30%时,轻度喀斯特化

这一层次丹霞地貌喀斯特化的特征是以普遍存在溶蚀、侵蚀形成的壶穴,风化、溶蚀形成的浅洞穴,溶蚀、侵蚀形成的“晒布岩”浅沟等小地貌为特色。小地貌单体宽度0.2~3 m不等。在易溶的硫酸盐矿物较为丰富的红层,如古巴湖西部的赤水、古蔺一带,壶穴发育较为突出(图4)。轻度喀斯特化的丹霞地貌区域,时有小型地下河发育在小型断裂、节理之上,但规模不大,四川古蔺黄荆八节洞的漩涡瀑有一直径2 m的地下河入水口(图5)。

图4 四川古蔺黄荆“红圈子”下的壶穴(罗成德摄)Fig.4 The Potholes under “Red Circle” in Huangjing,Gulin,Sichuan(Photographed by Luo Chengde)

图5 四川古蔺黄荆八节洞漩涡瀑(罗成德摄)Fig.5 Whirlpool Waterfall in Bajie Cave Located in Huangjing,Gulin,Sichuan(Photographed by Luo Chengde)

图6 四川彭山香山仙洞瘤状岩(罗成德摄)Fig.6 Nodular Rock in Xiangshan Cave in Pengshan,Sichuan(Photographed by Luo Chengde)

3.1.2.3 可溶盐矿物30%~80%时,中度喀斯特化

这一层次红层喀斯特化比较充分,喀斯特漏斗、洼地、地下河、溶洞等较多存在。其溶洞发育在钙质底砾岩层中,规模可达数百米以上,但地表丹崖赤壁景观鲜明,洞穴中石钟乳发育差,石柱、石幔等则阙如,倒是顶板有红层瘤状岩特殊地貌等的发育。如四川彭山香山仙洞发育在下白垩统天马山组钙质红色底砾岩中,底砾含碳酸盐39%,顶板砖红色砂岩含碳酸盐31.3%。洞穴长800 m,顶板的砂岩沿两组节理溶蚀、侵蚀形成1~1.5 m从顶板下垂的瘤状岩地貌(图6)。中度喀斯特化丹霞地貌还见于四川青城山、金堂天星洞、贵州习水东北部、重庆酉阳西南、江西修水、湖南平江等地。

3.1.2.4 可溶盐矿物>80%左右时,强度喀斯特化

此类喀斯特化见于厚层红层钙质砾岩分布的区域,以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的龙门山山前地带最为突出,这里从晚三叠世到晚白垩世都是冲积扇扇顶部位,红层砾岩巨厚。晚侏罗世蓬莱镇期的红层砾岩厚达50~500 m,下白垩统也厚350~400 m,上白垩统更厚达400~870 m。其喀斯特地貌除峰丛、漏斗、洼地、溶洞、地下河等密集发育外,还有砾岩型石芽、石林的发育,风化面主色调呈灰白色,仅局部较新鲜面有丹崖赤壁出现;洞穴中红色调为主的岩壁比较鲜明,但石钟乳、石笋、石幔等发育普遍。如四川安县龙泉砾宫是由上侏罗统莲花口组(J3l)红色砾岩(含碳酸盐达95%)构成的溶洞,洞口外有灰白色石芽(图7),不远处还有一片石芽密集区,名叫“汶江石林”;洞穴内石柱、石幔发育,并有洞内溶蚀塌陷漏斗,名叫大月城、小月城,通下层洞穴,洞壁为斑斓的红色砾岩(图8)。四川邛崃天台山的上白垩统红色砾岩含碳酸盐83.3%,处于海拔1 250 m剥夷面上,受两组近乎垂直的节理控制,溶蚀成一片高3~5m的石芽,由于砾石为白、灰、红各色1~15cm的石灰岩,灰红色钙质胶结,色彩斑斓,人称“花石林”(图9)。碳酸盐含量>80%的红层喀斯特化后一般具有“白皮红心”的特点,丹霞地貌的丹崖赤壁的特征已不复存在。

图7 四川安县龙泉砾宫溶洞外的石芽(罗成德摄)Fig.7 Stone Forests Outside the Longquanligong Karst Cave in An County,Sishuan(Photographed by Luo Chengde)

图8 四川安县龙泉砾宫洞壁的红色钙质砾岩(罗成德摄)Fig.8 Red Calcareous Conglomerate on the Wall of Longquanligong Karst Cave in An County,Sishuan(Photographed by Luo Chengde)

图9 四川邛崃天台山花石林(罗成德摄)Fig.9 Stone Forest in Tiantai Mountain Located in Qionglai,Sichuan(Photographed by Luo Chengde)

3.1.3 喀斯特式丹霞地貌的定位

红层形成的丹霞地貌,因喀斯特化的差异而变化很大。在红层含可溶盐<30%左右的条件下,仅有微或轻度喀斯特化,形成的微、小丹霞地貌颇有观赏价值,但无损于丹崖赤壁的丹霞地貌特征,可视之为纯正的丹霞地貌;红层含可溶盐30%~80%左右时,喀斯特景观嵌入于丹霞地貌景观 ,一般顶平的丹霞地貌为直径数十米到百米以上的喀斯特负地形漏斗、洼地取代,丹崖赤壁之内有上百米长度的喀斯特洞穴、地下河网存在。这种喀斯特景观与丹霞地貌景观的交集,正是喀斯特式丹霞地貌。而红层含可溶盐>80%左右时,喀斯特化占据主导地位,地表石芽等正地形发育,而红层形成的陡壁天然风化为一片灰白,全无丹崖赤壁的踪影,已不符合丹霞地貌的定义,不属于丹霞地貌的范畴。可称为红层喀斯特地貌或红层钙质砾岩喀斯特地貌。

红层形成的纯正的丹霞地貌到纯正的喀斯特地貌是渐变的,没有一个非此即彼的明确界限。

3.2 丹霞地貌与雅丹地貌的交集雅丹式丹霞地貌

3.2.1 雅丹地貌的定义

“雅丹”出自维吾尔语,意指“陡壁的小丘”。1903年斯文赫定根据维吾尔语提出此地貌名称。

1980年,朱震达、吴正执笔撰写的《中国自然地理·地貌》的风蚀地貌部分,定义雅丹为“泛指风蚀土墩与风蚀凹地的地貌组合”。

1982年,《地理学词典》定义雅丹为“泛指风蚀垅脊、土墩和风蚀沟槽及洼地的地貌组合”。

1983年,《地质词典》定义雅丹为“风蚀垅槽”。

199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定义雅丹地形为“河湖相土状堆积物地区发育的风蚀土墩和风蚀洼地相间的地貌形态”。[14]

2013年,陈安泽等编著的《旅游地学大辞典》定义雅丹地貌即雅丹型地貌景观“Yardang landscape”,它是“砂岩地貌景观中一种代表性类型。在干旱多风气候区域内,以第四纪中更新世河口相湖相粉砂岩、泥岩、砾岩(砾石多为泥砾)为成景母岩,由暂时性暴雨冲刷及定向强风吹蚀作用为主形成的垅岗、堡丘、土柱地貌景观”[15]。

图10 酒泉以北一处红层的风蚀雅丹有明显的水蚀冲沟(卫片)Fig.10 A Yardang Red Bed with Visible WaterErosion Gully in the North of Jiuquan

图11 乌伦古湖东南的古近系红砂岩形成的雅丹地貌(卫片)Fig.11 A Yardang Landform Formed by Paleogene Red Sandstone in Southeast of Wulungu lake

综上可见,共同的认识为雅丹地貌就是气候干旱区以风蚀为主,兼有水蚀(图10)形成的垅槽组合地貌。笔者认为雅丹地貌的岩石不局限于泥岩,地层亦不局限于第四系。

新疆乌伦古湖东南的古近系红色砂岩经风蚀为主形成的垅槽相间的雅丹地貌就是明证(图11)。雅丹地貌形态还受构造控制、岩性影响,形态也就多样,除岗垅状外,还有方山状、堡状、柱状、馒头状、锯齿状等。单体形态状人似物者不少,颇具观赏价值,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图12 富蕴古近系的雅丹式丹霞地貌(齐德利摄)Fig.12 A Yardang Danxia Landform of Paleogene in Fuyun County(Photographed by Qi Deli)

3.2.2 雅丹式丹霞地貌的定位

由于丹霞地貌定义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干旱区的白垩系、古近系红色砂岩、砂砾岩形成的雅丹不少具有“陡崖坡”特征;新近系乃至第四系的半成岩也有一些属于红层,它们的雅丹亦有“陡崖坡”的出现,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在此产生交集,笔者将它定名为雅丹式丹霞地貌。这是干旱区一种特殊的丹霞地貌,它的界定有别于一般的雅丹地貌。我国的雅丹式丹霞地貌中由白垩系和古近系红层构成的主要见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和准格尔盆地的乌尔禾、富蕴(图12)与奇台北部一带;由新近系红层构成的主要见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天山南麓红山的山前地带,由红山砂砾岩经风化、侵蚀,流水搬运、沉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形成一条东西延伸400 km,面积达6600 km2左右的新近系半成岩红层分布带,其间有不少雅丹式丹霞地貌(图13)。

图13 阿克苏新近系的雅丹式丹霞地貌(齐德利摄)Fig.13 A Yardang Danxia Landform of Paleogene in Akesu(Photographed by Qi Deli)

4 结语

地理环境中的地貌是丰富多彩的,人类对它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喀斯特式丹霞地貌与雅丹式丹霞地貌的认定,不只解决了丹霞地貌与其他两类地貌之间分异的困扰,而且丰富了丹霞地貌研究的内涵。对于开发利用其两种因交集而产生的特殊地貌旅游资源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碳酸盐丹霞地貌雅丹
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下)
赵雪作品
美丽丹霞地貌
神秘的魔鬼城——青海雅丹
火星缺失的碳酸盐之谜
邻区研究进展对济阳坳陷碳酸盐岩潜山勘探的启示
碳酸盐中乙二醇分析方法的改进
神奇的七彩丹霞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