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

2021-09-27 13:44李艳
现代营销·理论 2021年9期
关键词:施工阶段加强造价管理

摘要:通常,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的主体阶段,提高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水平是进一步控制整个项目工程成本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工程项目日趨工业化、规模化以及创新化的发展背景下,对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已经成为各施工单位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文章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入手,详细阐述加强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途径,希望能够给行业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成本控制;重要性;加强;途径

一、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在实施有效管理过程中要将造价思维和成本控制贯穿始终,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经济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科学的预测、计划、组织、控制、核算以及分析等一系列控制措施,缩短实际发生与项目计划之间的偏差,使得项目施工实际发生的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控制过程,是任何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为建筑施工单位更要将成本控制思维贯穿在每个施工阶段,认识到成本控制和造价管理的重要性,明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内容,采用科学有效的指导、监督和控制手段,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施工单位的成本支出,同时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我们要从施工阶段的诸多环节进行重点管控,从项目整体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因地制宜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系统。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质量管控以及工程验收管理体系,重点强化对合同的管理,减少因合同变更所产生的工程索赔。提升施工材料的利用率,减少原材料的浪费。造价和成本控制是施工单位必须严阵以待的问题,这是实现施工单位利润最大化的基本要求。

二、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需要从方方面面考虑周到,但是关键内容还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科学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系统

首先,施工单位要进一步加强施工项目的经济核算工作,对施工中涉及到的生产资料(包括人工、机械、原材料等)消耗量进行科学的预测,对工程收支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便于更好的安排工作。其次,施工单位根据经济核算的预测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施工技术并将其细化分解到各个分项工程当中,落实各分项的经济责任,不断调整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偏差,及时修正成本指标。最后,加强材料、人工、机械等资源配置。一是,编制科学的材料使用计划,规范材料领用制度,降低材料损耗,避免材料的不必要浪费。二是,合理配置人工、机械,有序安排好交叉作业,避免出现窝工、停工的现象。合理安排机械,尤其是大型工程机械的设备管理,确保大型机械有序进退场。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检修与保养,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二)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

施工阶段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到施工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合同管理是其中一个因素。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利润逐渐下降,面临这样的困境。很多施工单位由于不重视对合同的规范管理,以致于施工单位时常面临着工程索赔的问题,使得项目的经济效益不佳。所以,施工单位必须要提高合同管理质量,减少工程索赔。建筑项目的工程索赔一般包括:工程质量、工程变更、工程进度、施工条件变更、工程暂停、业主违约以及材料涨价等。为了降低工程索赔,施工单位应当做好在施工过程中对原始资料、原始单据以及原始凭证的留存与保管工作,建立起完善的资料管理制度。对涉及建筑项目的所有资料、文件、单据等给予重视,认真收集和保管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经济相关的资料,以备不时之需。一旦发生工程索赔事件,施工单位便可以根据合同约定的条款,提供出一套完整的证据资料,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材料使用和管理

在建筑项目中,材料成本占总造价成本的大半,所以提高材料成本控制是加强整个项目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首先,要编制科学合理的材料需求计划。施工单位要根据项目的工程清单以及施工图预算编制材料的总控计划,材料主管部门要参考项目经理提供的施工计划以及上月结余材料,编制下阶段的施工材料、资金以及人员的计划。其次,加强材料的领用管理,降低材料浪费。项目部相关人员应该根据施工计划和材料计划领料,不得超额领料,出现浪费。如果发生了工程变更导致计划的变化,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将工程变更资料和材料需求进行重新确定,及时调整材料需求和使用计划。加强材料领用的流程管理,强化进料、领料手续,对于易燃、易爆、易腐蚀、易变质的材料应当按照规范进行分区堆放,避免由于管理不当发生损坏。最后,降低原材料的不当损耗。一般造成材料损耗的原因主要有运输因素、存放因素、使用因素等。所以,我们要降低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规范材料存放管理,规范材料的使用情况等。

(四)施工方案和施工目标的合理制定

能否控制好工程造价最重要的环节在于控制好施工过程,尤其是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加强施工方案和施工目标的合理管控,不仅仅是对施工造价的控制也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首先,施工方案的确定要根据中标工程量清单和建筑项目所在地的现实情况,在综合考虑施工单位的内部情况之后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其次,加强施工进度管理。控制工期是施工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合理组织施工,根据现场情况正确安排工程分项的施工顺序,加强施工现场资源的协调,确保人工、机械使用率的饱和,避免交叉施工,降低人工和物料浪费。最后,加强工程变更管理,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施工中不得随意变更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如果必要时候,必须严格执行变更程序,严格执行签证管理。

(五)施工质量的监管及验收

一般情况下,施工返修情况越多,其施工成本越高,所以加强施工质量是控制成本的又一关键要素。施工单位要落实现场管理责任制,落实各班组、各分项工程、隐蔽工程的质量责任制,加强施工检查和质量验收。首先,要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对于发现的任何违规操作都要给予相关人员警告,以确保施工人员对规范操作的重视。其次,加强管理人员的施工巡检,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等问题,尤其是针对隐蔽工程的质量巡检。最后,加强质量验收的管理。各班组要加强内部自检工作,通过自检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修正,项目经理要确保定时定点的质量监督,从整体上确保所建工程没有质量问题。

三、结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是整个建筑项目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所涉及到的造价和成本占整个项目总成本超过60%,因此作为施工单位必须要加强这个阶段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这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内容之一。如何提升,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建立科学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系统;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加强材料使用和管理;施工方案和施工目标的合理制定;提高施工质量的监管及验收等。

参考文献:

[1]蒋小斌.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在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19,26(8):236-238.

[2]王艳.施工阶段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2):225.

[3]张敏.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6):1096.

作者简介:

李艳(1989-),女,籍贯: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学历:本科,职务:经济师,研究方向:工程造价。

猜你喜欢
施工阶段加强造价管理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分析
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索赔问题探究
关于加强国企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