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眉毛制造技艺传承实录

2021-09-15 02:21朱瑾
中华手工 2021年2期
关键词:张家港龙骨木头

“绿眉毛”是船,有4张大小不一的古铜色布帆,船头像一个漂亮的鸟头,眼睛處会涂上绿颜色,像眉毛一样弯曲着,名称由此而来。2008年6月,“舟山传统木船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地为舟山市普陀区。普陀木船系“鸟船”(又称“浙船”)多为帆船,是中国四大船型(沙船、浙船、广船、福船)之一,尖头平艄,船头高翘,宽腰肚,椭圆底,船艏两舷左右外向,如鸟展翅飞翔。《明史·兵志》记载:“海舟以舟山之鸟艚为首。”

公元1405年至1433年,“绿眉毛”追随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扬帆出海,七下西洋,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绿眉毛”号的制造者是舟山岑氏木船作坊,如今传承至岑国和、岑武国兄弟俩。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2020年3月对其整体制作流程进行拍摄记录,节选部分,一方面再现绿眉毛制作背后的不易,另一方面让人们了解非遗保护记录的点滴故事。

目前进展情况:其中9步(共47步)

放肋骨:俗称“拐子”,木船两舷内壁的竖立骨材,由船体中心向前、向后逐道安放在龙骨上平面。肋框要讲究平衡度,岑国和会有一个现场指导和说明。

已经完成但未拍摄:

放样、画图纸、画线,这些过程不包括在47道工序之内,然而是实际造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下次带灯去拍摄;拍摄地面要在二楼梯子上往下拍全景。

龙骨、接头、打孔部分:

第六步,放中龙骨:在船厂或造船的作坊,设置在船底纵中轴线的一道龙骨。放龙骨之前,得在龙骨里放银元。为什么要放银元?岑国和老师会有一个说明。

第七步,拼接前龙骨:船底前段起翘的龙骨,安装时与中龙骨用钩子同口连接一体。

第八步,拼接后龙骨:船底后段起翘的龙骨,安装时与中龙骨用钩子同口连接一体。

第九步,底座舱壁11道,照水板。

第十步,上横隔壁:又称“满梁”“堵板”,在龙骨上安放,木船舱内由多块厚板拼合的横向竖壁。

第十一步,立斗筋:又称“首柱”,为尖形船首和“T”形船首安放木船首端的一根纵向强力骨材,与前龙骨用钩子同口连接一体。

第十二步,立后斗水:又称“尾封板”,用多块厚板拼合的艉部水密隔壁,与后翘底板上面相连。

水密隔舱,每个舱有什么作用?岑国和会现场讲解。

第十三步,完成舵作:制作舵板、舵杆并安装。

接下去要做的事:

A.选料。两个方案:一是联系武夷山,通过浙江省文旅厅出证明对接;二是在杭州建德,余杭林场找熟人,只要有合抱的大树就可以。

B.张家港方面,疫情过后就可以去。

C.要注意的事项:

1. 岑国和提出,尽量减少复拍,后面会有20条船在舟山制作,可以将工序补足。上舷板之后,就可以慢拍了。

2.老婆小俞姐做帆,要去绍兴柯桥轻纺城进布,到时可以跟拍。

3.合同已签。

4.拍摄时服装最好保持一致,便于后期剪辑。

5.后面需要拍摄一些空镜:季节交替,潮起潮落,街景车流。

6.考虑到75分钟长片,得有一个文字的故事方案,朱瑾负责。

2020年3月23日 郑体兵、朱瑾赴舟山

目前进展情况:继续做大肋+画图+放样

今天上午继续大肋的拍摄,王师傅在做一块长条形的板,模拟了船舷的弯曲度,然后用这块板在大肋上做曲度,这里有一个曲度的讲究,如果弯曲过度就容易断裂,岑国和老师会有一个说明。(未拍,岑国和说这样的工序会反复做,下次再拍他的解说。)

关于船舱卧室门板,于师傅说共有24块。岑国和说这个并没算进47道工序之内。

下午,拍摄岑国和与王师傅放样,以及岑国和一人的画图纸场面。图纸最小是1︰50,用CAD制作,制作一张图纸需要1个月左右;然后在夹板上画1︰10的图纸,时间1周左右;最后在地上根据图纸1︰1放样。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画3张?岑国和说,如果直接用1︰50的图纸放样,那么图纸差1厘米,实际就会有半米误差,所以要画3张,是防止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接下去要做的事:

今天看到岑国和大半天都在忙着打电话,联系安徽那里的业务。随着了解的加深,可以尝试拍摄一下他平时工作的场景。

2020年3月24日 郑体兵、朱瑾赴舟山

目前进展情况:开始做大肋+船舱卧室两边门板

第十八步,铺最下部第一根大玉肋:又称“托水肋”,安装两舷侧最下面的一道大纵材,一般是在空载水线处,对增加船体浮力和空船稳定性起作用。

第十九步,铺第二根玉肋:又称“口肋”,安装两舷侧大玉肋上面位于舷边的一道大纵材。

第二十步,起杆:又称“大肋”,安装两舷侧最上面最大的一道粗厚纵材。一般设置在满载水线处,是各道大肋的最后一道。

大肋,如果弯曲过度,就容易断裂,这里有一个曲度的讲究,岑国和老师会有一个说明。(未拍)

第二十八步,铺壁壳板:铺放前后主甲板上的各楼棚壁板和顶甲板,并与横木梁连接。今天在室外拍摄了墨盒画线、锯大木头、抬进船厂、航车吊放的全过程。大肋均由三根巨木拼装而成,是马来西亚进口的油抄木。

接下去要做的事:

1.放样,补拍画图纸。

放样,要想一个方法拍得漂亮;画图纸,岑国和说有50多张图,可以一起拿出来拍。

2.4月2日到3日,拟去张家港。摄制组直接从杭州出发,到江苏张家港港务局与岑国和汇合,估计要两三天的时间拍摄选料。

3.林场要抓紧联系,张家港回来之后,只要岑国和有时间就可以去选木了,他表示要早点进行,不能等,天气太热了。

2020年3月25日郑体兵、朱瑾赴舟山

目前进展情况:去皮做大肋和CAD画图

今天上午继续大肋的拍摄,岑国和与王师傅一起给外面拉进来的大木头去皮做大肋。(第三步,去皮:在堆木场上对原木树皮处理剥去。)如果第三步去皮的镜头不够,可以从这里补。

昨天岑国和画图放样,今天专门拿了一台电脑做CAD,他说自己十年前学会CAD,虽然不会画,但能够修改。女儿和他说,如果他要学会这个,脑子都要爆,他说那你学吧。女儿说:“我又不是这个专业的,不过我学起来肯定比你快。”

于师傅继续做门板,上了胶水,做了榫卯。

接下去要拍的:岑国和说要拍木头画线。今天拍画图的时候,阳光不理想,等下次有光线进来给他拍一个画图的大景,空曠的场地,一桌一椅一图一人,光阴之中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要注意的问题:要多拍同期声,因为最近几天主要在和岑国和以及下面4个工人搞关系,拍摄对象出现不耐烦的情绪,所以没法让他们配合度很高地录音,熟悉之后,要多录下同期声,让现场感更加强烈。

2020年3月29日-30日郑体兵、王恩理、朱瑾赴舟山

目前进展情况:挑木材

29日,靖江,大雨。

罗老板,台州黄岩人,2月28日回到江苏,在张家港做了几十年的木材生意。木材从非洲经过太平洋南海东海吴淞口进入长江,到张家港深水港,然后运往全国各地。

岑国和早上6点半跟司机虞师傅从舟山开车4个半小时来到靖江。雨大,无法拍摄,驾车40多分钟到张家港。

下午到张家港大明木业,锯木场,120个立方,直径超过1.2米的要用专门的露天机器锯。有一根直径1.5米的做大板,要在露天锯。然后去张家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港埠分公司的堆木场,戴安全帽,选木头。

岑国和在吃晚饭时说:“我想年纪大了最好有一个小孩子的心,那就算是没老。现在感觉和年轻人都有距离了,我是老了。”

饭后在张家港回酒店的路上,岑国和说:“我最早是15年前到这里。”第二天问他那时候的事,他回忆说那时比较乱,七零八落,木头没这么整齐,住在小招待所里,坐大巴到这里需要整整一天,从宁波转车。自己在宁波问到好的抄木在张家港,两三千元一个立方,买了一百个立方左右。

30日,张家港。阴,时有小雨。

属猴子的岑国和爬上了菠萝格大木堆,很灵活,比年轻人还敏捷。虽然天刚下雨,木料很滑。他和罗老板说:“你是卖木头,我是用木头,我看木头时脑子里想的是用在什么地方。”

张家港永恒码头,一起去看一根直径1.8米的大木头。红塔立,做大板材很好。非洲刚果进口,200年树龄,13米长,可以做横隔壁。

和罗老板讨价还价,一立方2 300元~2 500元,最终以10.5万元成交。一根木头四十几个立方,一车也要超载。中午吃饭的时候,说起黄浦江下有一个场馆,讲了一个吃豆腐的故事。下午又去一家锯木厂,谈好价钱,本来还要去看木头,谁知车子直接回了宾馆,岑国和说:“太累了,到底一大把年纪了。”明天他直接去安徽看工地,说如果开工了,可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2020年4月25日-26日 步恩撒、朱瑾赴张家港

选料之后的锯板。

4月25日,大明木业,在张家港已有30多年,属台湾公司。当日见到负责业务的何老板,湖北黄梅人,因新冠疫情,3月20日才回到张家港。大明的木头多从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进口。绿眉毛的那批木头是马来西亚进口梢木,做大板的绝好材料,说到这里,岑国和脸上生动的表情如同孩子一般。何老板说,绿眉毛的木头最少要用32吨的大卡拉4车,运费大概就要一万多元。

4月26日,到香山脚下专门锯大木的地方,大明木业有一台大机器露天放着。有一根非洲刚果的梢木太大,厂里锯不了,因为放上去轨道会坏,所以拿到这里来锯。岑国和说此木密度很大,放在水里会沉,做肋框,可起到压舱木的作用。

车经香山脚下,他忽然问我一个问题,说有没有认识做铜炮的?以前专门找河南的一个老头做,老头死了,只有一个女儿,手艺就失传了。他说安徽的船上要用,要那种真能放火药发射的。我说这也可以算是非遗技艺了,可以帮他打听打听。由此联想到岑国和也是一个女儿,不免心里一沉。

接下来的安排:岑国和初步定5月初到杭州余杭长乐林场拍选桅杆树木的镜头,上次和兵哥玲英去林场踩点的照片发给他看了,他说只要一个半人合抱的松树、杉树都可以拍。如今的桅杆木都在太仓港买了。

5月20日以后到安徽做肋框,可以去拍舟山当初因为疫情没有来得及拍的部分。岑总说后面要跟紧一些了,因为安徽、舟山两边都可以拍摄。

2020年5月13日 郑体兵、朱瑾赴舟山

目前进展情况:张家港木头进场,开始备料

木头从张家港拉来了,罗师傅开始整饬木料。王师傅说他们正在做安徽古船的白线(音)。由于前段时间没有木料,现在又处于备料阶段,所以,另外两个于师傅和洪师傅在静静地做船模。洪师傅说一条小船起码得做3个月。他做的是六帆船,明代战船,价格五六万元。

于师傅做的是双帆船,黑石号。小一点,价格三四万元。我百度了一下,黑石号是一条阿拉伯沉船,因在上面打捞出唐代的长沙窑器而震惊世界。于师傅说以前做过一条一模一样的,现在有点忘了,我给他看了百度上找到的图片,他让我打出来,再参考一下。于师傅说只要有照片,知道长宽深就能做出来。

今天路经盐场,拍了渔民晒盐的场景;又去了码头,那里停了很多船只,渔家女在补网,休渔期从5月1日开始,到9月14日结束。

要注意的问题:帆布不从柯桥进,小俞姐淘宝上订帆布料,江苏的卖家,岑国和不满意,正在那里货比三家。小俞姐说他就是会反复挑,布和线都要挑到最后才能决定要什么样的,这样的老板难伺候。

2020年5月14日郑体兵、朱瑾赴舟山

目前进展情况:备料:锯解4和脱水5

目前所做的都属于备料阶段。锯解4/47——47道工序之第4道:

第四步,锯解:在木料厂或船厂对原木按需进行纵向或横向锯开,形成板材。

风干脱水5/47——47道工序之第5道:

第五步,风干:将原木或初步锯解后的板材在露天或通风良好的仓库内放置,使之自然脱水干燥,含水率达到10%~12%后方可使用。

杨师傅在烤木头,每天早上8点把木料放进一个小型绿色立式锅炉,然后烧火,热气通过蒸汽管在一个长方形箱体内循环,将放在里面的木料烤上一天一夜,逼水、冷却,到第二天早上8点再拿出来,换一批进去。有点煮豆燃豆萁的意思,只不过现在是炙木燃木块,这只适合一米多长的短木料,至于龙骨玉肋那样的大木只有靠自然风干了。

杨师傅是临时来帮忙的,平时在码头有一条木帆船,为英国人服务。岑国和下午过来,交代锯割和船模制作,换了一把圈锯。

2020年5月15日郑体兵、朱瑾赴舟山

目前进展情况:脱水5

早上7点打电话给杨师傅,说我们一个小时过去,不想他说已经到了要开工了,我说等我们过去再做吧,他问半小时够不够,我说够了。

到了以后,他和罗师傅两人把昨天烤箱里冷却的木头搬出来,再换一批进去。我说这是脱水,岑国和说是脱脂,地上黑黑的都是树脂,把所有木头脱脂要花很长的时间。树脂好比人体内的血液脂肪,如果不脫干净,以后遇到温度变化,木材内部会因为树脂的热胀冷缩而变形断裂。

杨师傅说再用四五天就可以把所有木头脱光了。

岑国和今天在做古船的技术指标,他说自己不是搞文字的,这些事情让他很累,又不得不做。我说我帮你写吧。他说如果不是干这个活的又没法写,里面的技术指标太专业了,没有现成的可以参考,每条船都不一样。

2020年7月24日郑体兵、朱瑾赴舟山

目前进展情况:帆降39,龙牙柱41,补5烤木箱

王师傅、俞师傅在做帆降方木条,凿榫卯。属于39道工序里的升帆索具部件。帆降下来时,由此帆降架住。

完成帆作:制作并安装帆篷及各升帆索具部件。

岑国和在做龙牙桩,缆柱一种。属于41道工序里的各种缆索挂柱,是用来卡位缆绳的,这样缆绳就不会左右晃动,或缠在一起。此处也是放锚索的所在。

第四十一步,完成缆作:制作各种缆柱,缆索挂柱、系耳柱并安装在船上适当部位。

上次王导说少了一个烤木箱子的空镜,今天补拍了,拍时正好岑国和在添火烤木头,还有白色的水蒸气,镜头应该不错。

船架子已经拆下来了,龙骨肋框船舱底板都已编号打包,一些大木板也准备一起运往杭州制作。

昨天浙江省文旅厅书记来现场,问船和拍摄情况,岑国和说很好,只是还有一些细节,比如疫情期间错过的一些工序,还有深山老林选木头,估计要到秋天再拍。他说最好再找找地方,确定了就拍。还问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拍摄情况,如果要拍岑国和,那么安徽就得跟进,岑国和说想在那里拍个15分钟左右的视频。

2020年7月25日郑体兵、朱瑾赴舟山

目前进展情况:升帆的绞车39

安徽的船有6帆,故有5架绞车。今天车子运来5根加工好的绞车元件,岑国和用航车组装,骑在大木头上上腻子,可以放入第39道工序,属于升帆索具部件。

完成帆作:制作并安装帆篷及各升帆索具部件。

其余的内容与昨天差不多,拍了一个画线的镜头。工人的中午饭是冬瓜小黄鱼,他们自种的玉米和南瓜都已经长出来了。

中饭过后,大车来装货去安徽,在二楼设了个机位,拍延时。下班了,车还没装完,只有明天再来拍一下。来都来了,黄昏去滨港路拍挂着三角红旗的船。现在休渔,都在港口停着呢!开渔有两个时间,8月1号小开渔,9月15号大开渔。小开渔可以吃螃蟹,大开渔可以吃带鱼了。全凭捕鱼网眼大小决定。

猜你喜欢
张家港龙骨木头
砍根木头去打仗
一二三,变木头
张家港高校侨务工作联盟:发挥地方发展智库作用
张家港经开区统筹推进安全与发展
架龙骨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搬来搬去的木头
一种建筑钢结构龙骨连接结构
张家港开展千名侨界人士看港城系列活动
给予木头身一颗灵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