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雅会上的危机(上)

2021-09-10 21:24小麦
天天爱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梅园红梅弟子

小麦

这真是一个糟糕至极的早晨!

去年一年,由于受疫情的影响,霍铁都没怎么离开过南江市。这几天正值元旦假期,霍铁好不容易来到这座北方小城,准备去游览一处多年来心心念念的古迹,没想到却被搞得无比狼狈。

昨晚,霍铁就约好了车。早上还不到六点,他从被窝里爬出来时,司机师傅已经等在酒店门口了。没想到,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到达目的地之后,才得知古迹正在大规模维修,不对外开放。霍铁被兜头浇了一瓢凉水,只好原路返回。

为了早点儿回到住处,司机抄了近路,选择了一条乡道,可“屋漏偏逢连阴雨”,行驶到这段荒无人烟的路段时,车子竟然熄火了。司机打电话给拖车公司,被告知下午才能派车过来。

天气又阴又冷,看样子要下雪。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两人无奈,只好裹紧衣服,缩在车子里,眼巴巴地等待救援。

“快看,有车!”过了大概半个小时,霍铁正用快要冻僵的手指刷着手机屏,司机师傅忽然惊喜地叫起来。霍铁欠起身,望向后视镜,果然不远处一辆车正朝这边开过来。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两人急忙跳下车,用力地挥起手来。

来的是一辆运动型多用途汽车。车主很热心,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后,立刻答应帮忙把车拖到二十公里外的一家修车行。车主让他俩先坐进自己的车里,然后取出牵引索挂到故障车上,继续向前行驶。

车里开着空调,霍铁的身体很快暖和起来。车主很热情,主动和他们攀谈起来。交谈中,霍铁得知车主姓陈,是位畫家,家在两百公里外的另一座城市。

“天气这么差,您一个人开车来这里,是要采风吗?”

“不是。”陈画家笑着说,“我是接到请帖,特意来参加一场红梅雅会。”

“红梅雅会?那是什么?”霍铁有些茫然。

“事情是这样的。这里有位很有名气的老画家姓姜,很爱梅花,也很会画梅花。大家尊敬他,就给他起了个雅号叫‘梅叟’。他有十几个弟子跟着他学画梅花,其中有几位很得他的真传,慢慢就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画院。这两年,梅叟年纪大了,就打算选一个弟子——嗯,怎么说呢……”陈画家顿了顿,好像不知道怎么表达。

“是要传衣钵吗?”霍铁赶紧说。

“哈,就是这个意思!”陈画家兴奋地冲霍铁点点头,“梅叟之前已经在十几个弟子中进行了一次初筛,选出了三个人。今天将举办决赛。这次他下帖请了不少圈子里的人来参加雅集,名义上是来赏梅,实际上是想让大家做评委,确定最终的衣钵传人。”

霍铁想起武侠小说里常见的江湖帮派选掌门人的桥段,不禁有些兴奋:“陈叔叔,能带我去看看吗?”

“没问题,我和梅叟很熟的!”陈画家一口答应。

在修理厂和出租车司机分手后,陈画家又开了半个小时的车,来到了一处宁静的村庄。村庄里的建筑很有品位,随处可见仿古书画用品店,看样子像是一处统一规划的文化产业区。

陈画家把车停在村外的停车场,然后带着礼物,和霍铁一起徒步进村。很快,两人来到了一处宅院前。宅院白墙黑瓦,墙头上攀出几枝红梅,与白墙相互映衬,煞是好看。

院门不大,上面悬挂着一个黑地黄字的匾额,上书行草“梅园”二字。门外,是一男一女两位穿汉服的年轻人,笑盈盈地迎接客人。

闪过宅院的影壁墙,是一院梅花,红的,白的,疏影横斜,高高低低。早来的客人零零散散地在梅树下流连。

正对着影壁墙是一条碎石铺就的小道,道路的尽头是一座仿古的正堂。走进去,只见墙上挂着各色字画,十来位赏画的客人欢声笑语,把将近两百平的正堂烘托得热闹非凡。有几位穿着统一服装的年轻人穿梭其间,看样子是梅叟的弟子。

正堂一角隔出了一个小间,一个穿长衫的老人坐在靠背椅上,正和身边的一位客人交谈。老人精神矍铄,仙气飘飘,单从气场上就能判断出他的身份。

“那位就是梅叟,我们去问候一下!”陈画家指着那位老人,一边说,一边快步走上前。看来霍铁猜得果然没错。

陈画家和梅叟一番寒暄。梅叟对霍铁的到来并没表现出特别的情绪,微笑着说“请四处看看,不必客气”,就招呼别的客人去了。

九点整,正堂里忽然安静下来。接着就见梅叟来到正堂中央站定,他的身后跟着两男一女三个年轻人,都穿着传统服饰,毕恭毕敬地垂手侍立。

“最近气温骤降,但梅花开得正艳,所以我特意请大家来梅园赏梅,感谢诸位捧场。”梅叟拱拱手,然后侧身一旁,让出身后的三个年轻人,“我这后院有株梅花,是我亲手所植。今天我这三位学生正好同题作画,为大家助兴。”

在场的人显然和陈画家一样,都明白所谓“助兴”的意思,于是纷纷点头附和。

梅叟一一介绍三位弟子:圆脸庞、面带微笑、长相俊朗的中等个头男青年叫陆亭;瘦高个、看上去年纪稍长一些的叫孙天冉;女弟子叫佟云,身穿一袭右衽(rèn)窄袖白色衣裙,头上是简约风的盘发,斜插一根步摇,样貌清秀。

介绍完毕,梅叟带着众人穿过正堂的后门,来到后院。正堂后门不远处,有一座椭圆形的园中园,名叫“小梅园”。

“这里就是决赛场地了!”和众人一起走进园门的时候,陈画家小声对霍铁说。

小梅园的面积不大,像一座具体而微的四合院。园子正中,一座高出地面的土台上,一株老梅正凌寒怒放。不但满树的梅花如火般红艳,就连虬曲的枝干也呈红色,众人纷纷赞叹。

“这是我二十年前亲手种植的朱砂梅,今天你们就以此为题。”梅叟当着大家的面,对三位弟子说,“所需的东西已备齐,一会儿我们走后,你们就可以开始作画了。注意,这期间不能外出。”

梅叟的话不但是说给三位弟子听的,实际上也是向在场的诸位说明“考试规则”。接着,梅叟又引导众人简单地参观了小梅园:除了有门的这一面,小梅园的三面均为暖阁,暖阁里的布局完全一样——朝外开着一扇小窗,墙上挂着梅叟的《红梅图》;内部陈设极简,只有一张可供休憩的小榻和一张小桌,桌上放着简单的点心和饮料,应该是征求了三位参赛者的口味后,事先准备好的,作为他们的午餐。

三间暖阁门前的抄手游廊上,面对着梅树,分别布置有三张长案,长案上有几页宣纸、笔墨用具、一个长约30 厘米的装好清水的瓷质笔洗,以及笔架等小物件。

“好了,就是这些。”梅叟向大家摊开双手,意思仿佛是说“考场就是这样子,大家看清楚了吧”。大家会意,纷纷点头,互相聊著天,走向园门。陆亭、孙天冉和佟云自觉留下来,分别在一张长案前站定,面容庄重。

看着这一切,霍铁不禁在心里感叹:虽然这里的一切看上去透着闲情逸致,但实际上却紧张又严酷。没错,这是一场决定三位弟子命运的另类“艺考”。

雪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落下来。细小的雪粒撒在梅花上,使梅花更显得红艳非凡。

梅叟回身对弟子们说:“那么——下午三点见喽!”三位弟子齐声答应了一声“是”,梅叟就掩上园门,顺手上了锁。

梅园里的梅花品种繁多,争奇斗艳,客人们边赏梅边消磨时间。午饭后,雪仍然不紧不慢地下着,天气也越来越冷。早上,天气预报说今天的气温有零下十几摄氏度,霍铁听到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严寒刺骨。他受不住寒冷,窝在正堂一角的沙发里打起了盹。不过,多数客人仍兴致盎然,踏雪寻梅。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霍铁忽然被门外一阵杂沓的脚步声惊醒。紧接着,正堂的后门“哐当”一声被撞开了,只见一位年轻人冲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师傅!您老人家快去看看吧!”

冲进来的冷风让霍铁打了一个激灵,他立刻清醒过来。梅叟皱起眉头,站起身来。他强作镇定,示意弟子在前导引,自己紧跟过去。客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纷纷尾随而去。

还未到小梅园门前,就听到里面传来急促的拍门声和一男一女的呼救声。梅叟冲上前去,用钥匙打开大门,门刚打开,佟云和陆亭就扑倒在地,满脸惊恐。

“怎么了?”梅叟惊异非常,边询问边着急地探头往园子里看,“你们的师兄呢?”

“孙师兄……出……出事了!”陆亭结结巴巴地从嘴里蹦出几个字。一边的佟云脸色煞白,一时说不出话来。(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梅园红梅弟子
梅园春色渐显
梅园春游
卜算子·游武汉东湖梅园
远方
弟子规
弟子规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Behaviourism in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扫净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