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现状分析

2021-09-04 13:09马亚娟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年龄结构师范大学田径

马亚娟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田径运动是一项基础的体育项目,它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是各体育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重要课程之一。田径专业课是该校体育学院主修的重要课程,该课程对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放问卷调查,对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队伍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与职称结构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教师队伍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我校田径运动的积极发展。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和体育教育专业2016级和2017级学生发放电子问卷,了解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的现状调查。

(2)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调查进行整理,并运用EXCELL对其中有效问卷做描述性统计。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基本情况

(1)教师年龄结构现状。

从图1看出,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中36-55岁之间的中年教师占总人数的80%;年龄结构梯队不合理。应重视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提高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师资队伍水平。

图1 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年龄结构分布图

(2)教师学历和职称结构。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学历主要是硕士学历,占80%,本科学历占20%;副教授数量偏多,教授和讲师数量偏少。

表1 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学历和职称调查表n=5

(3)教师教龄与学缘结构。

据调查可以看出,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的教龄在6-10年的1人,16-20年的2人,20年以上的2人,1-5年和11-15年无人。其中,教龄16年及以上的占80%。以此表明,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教龄结构比较好。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目前4人毕业于专业体育院校,1人毕业于综合院校的体育系,学院结构比较单一;不利于该校体育学院田径学科建设和发展,不利于田径教学和田径科研成果的交流。对此,应高度重视和改善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的学缘结构,活跃该校体育学院的学术氛围。

(4)教师专业技术等级与裁判等级。

据调查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中,一级运动员3人,二级运动员2人,运动健将和三级运动员以及无等级运动员无人。体现了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运动技术总体水平较好,但缺少运动健将级别的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的教师要更加注重学习。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参加全国大学生比赛占20%,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占20%,省运会占40%,市运会占20%,体现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参加运动比赛的级别总体水平比较好。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裁判等级,主要是以一级裁判为主,国家级裁判有1人,二级和三级无人。调查可知,田径教师最高级别赛事裁判工作,以省运会为主,占60%,全国二青会占20%,国家田径世界竞走锦标赛占20%。表明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裁判总体水平较好,但国家级及以上裁判很少,限制了田径教师参加大型的高水平比赛的裁判工作,不利于田径教师队伍的业务成长和发展。

2.2、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继续教育情况和发表论文情况

(1)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进修目的调查

表2 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进修目的调查

从表中得,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进修目的所有接受调查的田径教师都选择了学习经验,田径专业课教师很重视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训练能力和提高科研能力并列第二,体现出该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充分利用进修,学习全新和科学的训练方法,不断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学历和晋升职称,提高待遇并列第三,提高学历有利于体育教师能力的提升,有利于职称的评定。

(2)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进修次数调查。

表3 近五年教师参加培训进修次数调查表(n=5)

从表可以看出,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参加1-2次培训2人,参加2-5次培训2人,参加5-10次培训1人,参加11-15次和15次以上没有人。反映出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参加培训进修次数总体不多,不利于提高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因此,参加培训和进修次数较少的教师,应该多参加培训和进修。

(3)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发表论文情况。

调查问卷显示,在被调查的田径教师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共56篇,核心期刊论文有20篇,一般期刊论文有36篇。总体来看,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需要在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论文的质量等方面进一步提高。

2.3、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职业道德与责任心的评价

(1)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

表4 学生对田径教师课堂示范讲解评价调查表n=270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校体育教育专业对田径教师的课堂讲解、示范的标准性、专业术语和口令运用的准确程度以及教学组织和教法等方面,大多数评价是比较好的。因此,部分教师应重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强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1)年龄结构梯队不够合理,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梯队不够合理,缺少青年教师;(2)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队伍教龄、职称、运动技术等级和裁判等级都较高,但存在学缘结构单一和高学历教师较少的问题;(3)整体科研水平不高,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队伍应提高科研论文数量和质量,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4)近五年参加培训进修次数总体不多近五年中,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参加培训进修次数总体不多,参加1-2次培训2人,参加2-5次培训2人,参加5-10次培训1人,参加11-15次和15次以上无人;(5)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不高该校体育学院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评价整体较好,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不满意的,个别教师需要提高责任心。

3.2、建议

(1)引进和培养青年教师。加强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招收一些青年教师,为该校体育学院田径师资队伍加入新鲜血液,优化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年龄结构;(2)改善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的学缘结构,尽量从不同高校招聘毕业生,形成多元化学缘结构;(3)要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增强科研意识,引导田径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动机,建立可操作的科研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提高科研积极性,为田径教师的学术发展提供优良的教研条件,加强学术交流;(4)从政策上鼓励支持田径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定期举办各种培训和讲座,鼓励田径教师积极主动参加培训,学习和更新田径理论和专业技能等;(5)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引进博士、教授、运动健将等方面的人才,提高田径教师的进修,提高该校体育学院田径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

猜你喜欢
年龄结构师范大学田径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具有年龄结构的麻疹传染病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人口总数变化的比例进入潜伏或染病群体的年龄结构传染病模型及稳定性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