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海外安保重在整体发力

2021-07-23 08:19王强
环球时报 2021-07-23
关键词:安保力量人员

王强

近日,相继有海外中企人员遭遇暴力恐怖袭击和绑架勒索事件,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已启动相关预案,或指导企业或组织力量前出应对处置。这些事件频繁发生,也使中资企业海外安全问题再度引起广泛关注。

近年来,中资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发展,连续加大海外投资,已有数万家中资机构分布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劳务人员达百万之众,直接服务于数千个海外重大项目。由于这些国家中的相当一部分还处于经济社会转型阶段,普遍存在政治派别、民族宗教等固有矛盾,加之政府控制力不够到位,导致社会动荡、冲突频发,特别是在一些极端主义猖獗、恐怖势力肆虐的地区,安全环境则更为错综复杂,使我部分中资机构和在外人员既面临水土不服的社会环境,又受到各种现实安全威胁。

目前我们国家海外资产和人员保护,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相互补充的多层次体系结构。一是国家力量的海外延伸,如外交机构提供的领事保护、国家设立的驻外警务联络机构,以及必要时国家军事力量的前出应对等;二是依托驻在国政府强制力量提供的安保支撑,如巴基斯坦在“中巴经济走廊”投入约3.5万名安全部队官兵,专门负责中资机构和人员的安全保卫;三是海外华人社团组织起来的社会力量;四是一些企业购买的市场化专业安保服务。

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海外利益保护尚处于起步阶段,上述渠道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受主权和国际法方面约束,领事保护等国家力量资源有限,难以全面覆盖海外安保;东道国自身条件落后,也不可能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华人社团自组织自管理的特点,使之在安保领域活动空间相对局促;一些市场化的安保公司由于缺乏必要的语言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在海外安保实践中未能体现应有的专业水准和国际视野。这些问题和不足的交叉作用与相互影响,也导致了在海外安保中曾出现个别失败案例,令人深感遗憾。

海外中资企业安全工作,是事关我海外利益的战略事项,同时也是涉及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命题,必须在总体安全观的指导下,整体发力、综合施策、积极应对、稳妥处置。国家层面需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机制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协调、指导和服务作用,充分彰显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安保力量协调、应急处置组织等方面的组织优势和国家力量。

实际上,近年来有关部委已然加大了海外安保工作力度,逐步推行卓有成效的海外安全相关举措。例如,外交部在加强领事保护工作同时,对企业提出了“不评估不立项,不培训不派出”要求;商务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海外安全作业的指导意见和管理指南;公安部也开设了驻外警务协调机制,加之国别风险评估、安全预警信息发布等工作有效实施,使海外中资企业在项目管理、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方面有了可靠支撑。

同时,海外中资企业作为安全责任主体,有必要学会“主动而为”。要结合当地安全形势和自身特点,完善企业海外安全规章制度,与相关部委建立海外安全协调机制,加强海外信息搜集及安全风险研判,坚持“不安全不建设,不安全不生产”原则,强化内部应急管理,储备外部应急资源,逐步建立事前严密防范、事中果断处置、事后快速恢复的海外安保体系,有效保障海外人员、财产和业务运营安全。对于在外人员个体而言,当前形势下一定要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做好安全和疫情双重防护,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如遇紧急情况,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报警并联系使馆寻求协助。▲

(作者是国防大学研究员)

猜你喜欢
安保力量人员
跟踪导练(一)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猴”安保
怀疑一切的力量
完形填空Ⅸ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