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研究

2021-07-04 01:47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体育教师理念

闻 宁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中学,浙江 杭州 311404)

新课标培养目标指出,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因此需要体育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水平。

1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性

1.1 增强学生体质

健康的体质是生活与学习的前提,但是高中学生的运动时间较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文化课学习上。学校的体育课也为高考科目让步,运动锻炼机会的减少,导致部分学生抵抗力下降、体弱多病,影响学业。因此,学校要重视体育与健康教育,增强学生体质。

1.2 缓解学习压力

高中学生只注重文化课程的学习,家长也在持续强调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导致高中学生每天背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这些压力如果不能及时消解,就会转化为高中学生学习上的负担,阻碍其进步。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分泌多巴胺,使高中学生产生兴奋愉悦的感觉,从而促进高中学生心态的积极调整,使其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状态中。

1.3 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是高中学生学习高质量的保障,但是部分教师认为死记硬背才能让高中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高中学生在此状态下学习效率并不高,长此以往还会降低学习兴趣。科学研究发现,运动能够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增加,延缓脑细胞的死亡,增加前额叶皮质(影响人的决策、专注力)。因此,定期运动对提高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1.4 培养体育素养

体育素养主要由运动技能、健康促进和体育精神3 个维度组成。体育素养不只强调高中学生要有强健的体魄,也要掌握健康的知识和理解健康行为,明白体育精神的重要意义。体育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运动员,他们身上有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等精神,这些精神对高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高中学生在这些精神的指导下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

2 制约核心素养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运用的因素分析

2.1 教学理念影响

本文对杭州市富阳区3 所学校的28 名体育教师进行了调查。由表1 可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大多数体育教师会将高中学生的体育技能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及提高健康水平放在重要位置,兼顾其他教学理念的教师较少。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将直接影响高中学生的体育学习。

2.2 体育教师的核心素养教学能力不足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被很多学科接受。表1 显示,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内容就是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但是由于教师对教学的认识不足,导致高中学生能力无法提升。尽管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师都接受过很好的专业教育,但仍有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时代脱节,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没有将现代教学理念融入体育教学实践。并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在高中学科教学的地位并不高,导致部分体育教师产生消极工作的态度,不能积极主动地更新体育与健康教学理念。

表1 体育教师教学理念

2.3 学生缺少学习积极性

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关系。大部分高中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印象停留在枯燥的锻炼中。体育教师组织高中学生跑圈,高中学生因为生理及心理上的原因对跑步产生了排斥,自然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并且高中学生与体育教师接触时间较少,与体育教师之间有距离感,也降低了学习积极性。另外,高中学生受到高考应试理念的影响,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上也心系文化课学习,无法集中全部精力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

2.4 教学评价缺失

教学评价的缺失也是导致高中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习效果差的原因之一。体育成绩不计入高考成绩,因此,教师和学生都降低了对该科目的重视度,并没有制定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只是确保高中学生能够按时出勤,在体育锻炼中不发生安全事故。笔者对体育教师的田径教材实施情况也进行了调查。从表2 可以看出,体育教师的教材利用率不高,高中学生在实践中缺少理论指导,能力提升较慢,教学过程中缺乏监督和指导。

表2 教材实施现状统计

2.5 体育运动基础设施不健全

基础设施是高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前提。调查发现,部分高中学校的体育基础设施利用率非常低,高中学生的体育活动只有跑步,身体各方面素质得不到全面的发展。还有的高中学校运动基础设施不健全,缺少相应的体育器材,这极大地影响了高中学生体育运动的质量。另外,因高中学校陈旧的器材及设施在使用时安全得不到保证,体育教师为保证体育课堂的安全,只能不使用器材进行教学与训练,单一的教学与训练方式也降低了高中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2.6 教学方法单一

大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式单一,甚至将单一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生涯全过程。高中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非常枯燥,体育与健康课程应是让高中学生心理得到放松的课程,如果也用枯燥的模式进行将会极大降低高中学生的兴趣,以至于在部分体育课堂上出现高中学生热身运动后就进行自由活动的现象,并没有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效益,严重浪费了课程资源。体育教师也没有根据高中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阻碍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

3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发展途径

3.1 坚持以学生为本

核心素养背景下要充分尊重高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高中学生放在首要位置,根据不同年级高中学生的特点以及接受能力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帮助高中学生提高自身体育技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要坚持教材与实践的结合,实践可以从教材上获取,但不能完全依赖教材。体育教师要改变传统说教式的授课模式,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新自身教学理念,时刻关注高中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加强交流,拉近师生距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3.2 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

体育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高考固然重要,但是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为重要,体育教师要在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推动高中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培养全面型人才。体育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探索适合高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方法。学校要定期组织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参加学术交流会议,以更新教学理念,并将新教学理念融入实际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例如,通过创设教学情景等方式,提高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发挥体育教育的最大效益,让高中学生在高中得到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意志品质等多方面提升。

3.3 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动力,缺失兴趣会让学生从主观上不认可体育学习。体育教师有责任帮助高中学生认识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性,感受体育学习的魅力。高中学生学习体育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增加体育素养,竞技性在学习中不占主要地位,因此体育教师不应将技能学习当作重点,而应使高中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学习。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高中学生,如采用追逐方法,即前一个人与后一个人在跑步过程中始终保持距离,不能追赶上,或是接力法,赋予接力棒特定的信息,以提高高中学生运动热情。

3.4 健全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加强对高中学生的约束,让高中学生认真对待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严格考试流程以及考核标准,除了基本的体育技能,也要将体育精神、出勤状况以及学习态度纳入考核体系。但是,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的还是提高高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能力,因此不能因为考试打击了高中学生的自信心,可以根据不同高中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核,发挥高中学生的优点。

3.5 完善教学基础设施

学校要加强体育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高中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用先进的教学器材提升高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学校需加大资金投入,向教育部门申请建设资金,或者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完善基础设施。体育教师要合理应用并加强对器械的维护,在使用前对器材的安全性进行检查,确保高中学生的安全。

3.6 多元化教学

为了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体育教师要学习不同的教学模式,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科特点,寻找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手段,提高高中学生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学模式娱乐化,降低田径学习的枯燥感;教学内容生活化,田径锻炼中有很多项目无须借助器材进行,如短跑、长跑等,因此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进行锻炼,在放学的时候选择一条合适的路线与同学跑步回家,让田径锻炼丰富生活。

4 结语

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拓展体育与健康课程内涵,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功能,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要把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体育情感与品格贯彻在教学全过程。因此,需要体育教师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分析高中学生学习的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教学方法、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从而使高中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体育教师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探究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