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危重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

2021-05-08 03:32陈思媛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急诊科

陈思媛

摘   要:目的:研究急诊科危重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8 年 12 月-2019 年10月某院收治的50例危重患者作为调查样本,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抢救,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包括呼吸衰竭观察和护理、呼吸机参数监测和护理、人工气道护理、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等。研究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与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与护理后,42例病情稳定转病房治疗,8例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和并发症抢救无效死亡,抢救的成功率是84%。结论 机械通气能够有效的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和心肺复苏成功率,做好机械通气护理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急诊科;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094

在对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危重者患者进行抢救处理的时候,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最为有效和常用的方式,有助于显著提高抢救与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在机械通气抢救过程中,针对性的护理非常的重要,相应的护理人员需要采取精心的全面护理措施,才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挽救更多的宝贵生命。本次对此进行了研究,现具体报告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 12 月-2019 年10月某院收治的50例危重患者作为调查样本,男28例,女22例,年龄 16~76(42.9±5.2)岁。其中,7例急性脑血管病,10例药物中毒,25 例心脏呼吸骤停,3例重症肺炎,5例呼吸衰竭。

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及时进行机械通气,机械通气的时间为1~75h,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体的通气护理方法如下:

(1)呼吸衰竭观察和护理

如果发现危重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状况,呼吸明显的不正常,呼吸节奏和频率发生了巨大变化,此时应该迅速采取气管插管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供氧量,帮助改善通气状况,否则如果发生心搏骤停的后果,会造成严重的缺氧性脑损伤,很难让患者的大脑复苏。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遵循早上机、早撤机和个体化的原则,通过及时采取机械通气的方法,帮助危重患者达到顺畅通气的条件,这是抢救的首要关键步骤[1]。

(2)呼吸机参数监测和护理

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实时检查呼吸机通气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当报警器报警时,迅速分析处理,比如出现起到压力过高的报警提醒,表面患者可能出现痰液过多、咳嗽或者导气管受压等问题,应该及时帮助患者拍背、翻身、吸痰,整理好输入气体管道保持通顺。

(3)人工气道护理

由于对患者实施了建立人工气道,正常的呼吸道生理结构受到了破坏,所以就需要做好这方面的护理工作。要帮助患者及时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要对气道进行适宜湿润处理,确保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同时需要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程序,防治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问题。在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的时候,要确保固定插管的稳定,插管的长度要适宜,若是患者表现出躁动或昏迷,可以适量的注射镇静剂,防止出现插管脱落、弯折甚至损坏的现象。如果患者气管切开,则要做好固定套管的工作,注意观察切口处的状况,看是否存在渗血与皮下气肿的不良现象,还要对切口敷料及时的更换,在搬动和翻身时也要注意不要脱出套管[2];密切关注患者气道通气情况,如口唇发绀、气道压力上升、气道出现堵塞,及时进行吸痰护理,并迅速补氧,密切关注患者心律、心率和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做好气道湿化,避免发生相关并发症。

(4)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呼吸机并发症的发生很常见,一旦发生,病死率较高,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做好相关的预防与护理工作。对于呼吸机要确保采取无菌操作,及时清洁消毒或者更换存在问题的部件;室内应该保持清洁卫生,对空气采取湿式清扫和消毒处理,还要保证通风换气。

消化道并发症也比较常见,主要症状表现是腹胀、便秘及消化道出血等,这主要发生原因是由于患者长时间使用机械通气,身体器官的功能下降,并且机体受到刺激变化,再或者是插管创伤问题导致。在对患者护理的时候,要密切注意观察,比如腹胀、肠鸣音的情况,还要分析呕吐物或粪便的颜色,应该帮助患者按摩腹部,促使肠胃降压,确保能够定期进行排便[3]。

(5)基础护理

在机械通气期间要做好基础护理。口腔护理,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定时翻身,更换患者的受压部位,避免压疮的发生;对症支持治疗,患者无法及时进食,要给予静脉或者鼻饲营养支持,增强患者机体的抵抗力,尽早恢复自主呼吸。

(6)心理护理

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比较长,对呼吸机产生一定的依赖,担心停用情,造成脱管或者自行拔管,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做好交流沟通,消除心理问题,使患者积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待患者可以采取暗示、诱导、鼓励等多种方法,要教会患者学会用点头、摇头、打手势等方式交流。

二、結果

50例危重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与护理后,42例病情稳定转病房治疗,抢救成功率 84%。8例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和并发症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16%。

三、讨论

机械通气是抢救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的最有效手段,是确保急危重患者抢救及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具体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呼吸衰竭观察和护理、呼吸机参数监测和护理、人工气道护理、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等[4]。

在本次研究中,危重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与护理后,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结果表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要从多角度,采取全方位的精心护理措施,应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春梅.急诊科危重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7,9(10):89-90.

[2]张慧.机械通气中人工气道的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2(7):175.

[3]张庆玲.机械通气在急诊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护理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4(8):58-60.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重庆  400037)

猜你喜欢
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急诊科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研究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危重患者皮肤压疮护理预防
无创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危重患者3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