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甜玉米区域性自主品种试验

2021-04-24 02:30秦加树芮体江张隽超
云南农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亩产量粒重鲜果

秦加树,芮体江,张隽超,王 燕

(1.华坪县种子管理站,云南华坪 674800;2.丽江市种子管理站,云南丽江 674100)

为了加快鲜食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为品种审定和布局提供依据,为云南鲜食玉米推广提供优质种源,2020年,在丽江市种子管理站的指导下,华坪县种子管理站开展云南省鲜食玉米区域性自主品种第一季(春季)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共12个(含对照),鲜食甜玉米品种(见表1)。

表1 参试品种及来源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华坪县荣将镇膏泽村6组,海拔1145 m,光照充足,土壤为沙壤土,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上、肥力一致、pH值为6.5。前作为冬豌豆,收获后2犁2耙,平整待用。

1.3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小区长5 m,宽4 m,5行等行距种植,行距 0.8 m,塘距0.4 m,每塘留2株,种植密度每亩4100株,四周设保护行。为防止花粉相互影响,每品种应在边行至少套袋自交20株(穗),套袋隔离直至采收。

1.4 试验期间的气候情况

2020年春季甜玉米自主品种区域试验从整个生育期来看,播种至成熟期光照充足,气候条件较平稳。出苗期气温稍偏低,出苗缓慢;中后期气温逐渐升高。拔节期风较大,大喇叭口期至收获气温高,较干旱,病虫害较突出。各个生长环节加强田间管理包含施肥、灌水、除草、防虫等各项工作同步进行,力求做到均衡一致,为参试品种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使其个体与群体间达到均衡生长发育。

1.5 试验过程

1.5.1 施肥

亩施过磷酸钙30 kg、心联欣玉米专用复合肥(18-9-5)40 kg作底肥,开沟撒施,施后起垄打塘点播,并追肥3次。2月24日亩施尿素15 kg(每小区0.42 kg)作苗肥;3月19日亩施尿素25 kg(每小区0.7 kg)作拔节肥;4月16日亩施玉米专用复合肥(18-9-5)10 kg加尿素5 kg(每小区0.42 kg)作穗肥。

1.5.2 播种

2月1日播种。播种前6 d,全田灌透水1次,待土壤手捏成团手碰即散时,用旋耕机全田翻耕耙平后及时起垄播种,当天播完。

1.5.3 间苗、定苗

按去白苗、黄苗、虫苗、病苗、弱苗、杂苗,留强苗、壮苗的原则,3叶1心及时间苗(2月15日),并用余苗补缺。5叶1心定苗(3月11日)。

1.5.4 灌溉

从播种至收获共灌水7次。第1次1月26日,播种前6 d全田灌透水1次;第2次2月25日;第3次3月17日;第4次3月27日;第5次4月5日;第6次4月16日,第7次5月5日。

1.5.5 除分蘖、多穗

幼苗长至6~7叶时及时去除分蘖苗;在雌穗吐丝前及时掰除多穗,留单穗。

1.5.6 病虫害防治

防虫不防病,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加强田间观察,发现虫害及时防治,整个生育期共防治虫害4次。2月1日,播种后覆盖地膜前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1 kg塘施,施后覆膜,防治地下害虫;3月11日用5%辛硫磷颗粒剂1 kg膜下塘施,防治地下害虫;3月20日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多杀霉素1000倍液喷施防治草地贪夜蛾;4月17日用20%噻虫高氯氟悬浮剂+25%烯啶虫胺可溶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防治蚜虫。

1.6 调查方法

及时做好各品种各生长环节田间观察,特征特性、抗逆性表现情况如实记载。实收小区中间3行计产量(12 m2)。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品种生育期及主要性状调查(表2)

由表2知,各参试品种出苗期10~12 d,出苗最快为双甜318(CK)10 d,其他品种均为12 d。

各参试品种株高为165~245 cm,最高为双甜318(CK),最矮为双色688。穗位高为42~98 cm,最高为德黄甜007,最矮为金秋326。生长势情况,双色688长势较弱;傣玉甜1号苗期弱,后期强;千玺甜328、千玺甜908、丰采26、丰采27长势中等,其余品种均长势强。

2.2 各品种抗性调查(表 3)

由表3知,各参试品种倒伏率、倒折率均为0%,表现为抗倒伏、倒折力强;均发生纹枯病,病害等级为1级;傣玉甜1号、金秋326、千玺甜328、风采26、风采27、双甜318(CK)发生大斑病,病害等级为1级,其余品种未发生大斑病;傣农甜811、双甜318(CK)发生小斑病,病害等级为1级,其余品种未发生小斑病;未发生其他病害。

2.3 各品种产量比较(表 5)

由表5知,双甜318(CK)去苞叶鲜果重亩产量1258 kg;德黄甜007亩产量最高,为1404 kg,比对照(CK)增产146 kg,增长11.6%;千玺甜908亩产量最低为1078 kg,比对照(CK)减产180 kg,减幅14.3%;景甜28亩产量1388 kg,比对照(CK)增产130 kg,增长10.3%;傣玉甜1号亩产量1385 kg,比对照(CK)增产127 kg,增长10%;昭玉甜1号亩产量1357 kg,比对照(CK)增产99 kg,增长7%;傣农甜811亩产量1289 kg,比对照(CK)增产31 kg,增长2%;金秋326亩产量1243 kg,比对照(CK)减产15 kg,减幅1.2%;丰采27亩产量1242 kg,比对照(CK)减产16 kg,减幅1.27%;千玺甜328亩产量1218 kg,比对照(CK)减产40 kg,减幅3.17%;丰采26亩产量1170 kg,比对照(CK)减产88kg,减幅7%;双色688亩产量1117 kg,比对照(CK)减产141 kg,减幅11.2%。

3 参试品种综述(表2~4)

表2 参试品种生育期及主要性状比较

表3 各品种倒伏、倒折率及抗性比较

表4 各品种果穗性状比较

(1)德黄甜007。平均去苞叶鲜果重折亩产1404 kg,比CK增产146 kg,增11.6%,去苞叶鲜果重排名第一位;鲜粒重折亩产952 kg,比CK减产52 kg,鲜粒重排名第六位,生育期111 d,晚熟品种。成株整齐,叶片窄,深绿色,半紧凑型,株高240 cm,鲜百粒重47.5 g,果穗圆筒型,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白色,抗倒伏力强,抗病性强。丰产性较好,口感甜脆,综合性状较好。

表5 各品种产量比较

(2)景甜28。平均去苞叶鲜果重折亩产1388 kg,比CK增产130 kg,增10.3%,去苞叶鲜果重排名第二位;鲜粒重折亩产1012 kg,比CK增产8 kg,鲜粒重排名第二位,生育期109 d,中晚熟品种。长势旺盛,成株整齐,叶片宽大,株型披散,株高240 cm,鲜百粒重47.5 g,果穗圆筒型,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白色,抗倒伏力强,抗病性强,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口感甜脆,综合性状好。

(3)傣玉甜1号。平均去苞叶鲜果重折亩产1385 kg,比CK增产127 kg,增10%,去苞叶鲜果重在参试品种中排名第三位;鲜粒重折亩产1037 kg,比CK增产33 kg,增产3%,鲜粒重排名第一位。生育期104 d,早中熟品种,成株整齐,株型披散,株高210 cm,穗位高70 cm,鲜百粒重49.5 g。果穗圆筒型,籽粒白色,马齿型,穗轴白色,抗倒伏力强,抗病性强。籽粒白色有特色,口感甜脆,综合性状好。该参试种苗期长势稍弱,后期长势旺,苗期应注意加强管理。

(4)昭玉甜1号。平均去苞叶鲜果重折亩产1357 kg,比CK增产99 kg,增7%,去苞叶鲜果重排名第四位;鲜粒重折亩产1001 kg,比CK减产3 kg,鲜粒重排名第四位,生育期106 d,中熟品种。长势旺盛,成株整齐,株型披散,株高220 cm,鲜百粒重48.5 g。果穗长锥型,籽粒白色,马齿型,穗轴白色,抗倒伏力强,抗病性强,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籽粒白色有特色,口感甜脆,综合性状好。

(5)傣农甜811。平均去苞叶鲜果重折亩产1289 kg,比CK增产31 kg,增2%,去苞叶鲜果重排名第五位;鲜粒重折亩产862 kg,鲜粒重排名第十位,生育期111 d,晚熟品种。该参试品种成株整齐,长势旺盛,半紧凑型,株高235 cm,鲜百粒重38 g,出籽率67%。果穗圆筒型,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白色,抗倒伏力强,抗病性强。口感甜脆,综合性状较好。

(6)双甜318(CK)。平均去苞叶鲜果重折亩产1258 kg,鲜粒重折亩产1004 kg,生育期111 d,晚熟品种。长势整齐一致,生长旺盛,成株整齐,株型披散,株高245 cm,鲜百粒重52 g,果穗圆筒型,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白色,丰产性好,抗逆性较强,口感甜脆,综合性状较好。

(7)金秋326。平均去苞叶鲜果重折亩产1243 kg,去苞叶鲜果重排名第七位;鲜粒重折亩产980 kg,鲜粒重排名第五位,生育期106 d,中熟品种,成株整齐一致,长势旺盛,花粉量大,株型披散,株高180 cm,鲜百粒重39 g,果穗圆筒型,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白色,抗倒伏力强,抗病性强。籽粒大小不太一致,丰产性较好,抗逆性强,口感甜脆,综合性状较好。

(8)丰采27。平均去苞叶鲜果重折亩产1242 kg,去苞叶鲜果重排名第八位;鲜粒重折亩产919 kg,鲜粒重排名第七位,生育期105 d,早中熟品种。成株较整齐一致,株型披散,株高240 cm,鲜百粒重47.5 g,果穗圆筒型,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白色,倒伏倒力强,抗病性强。

(9)千玺甜328。平均去苞叶鲜果重折亩产1218 kg,去苞叶鲜果重排名第九位;鲜粒重折亩产911 kg,鲜粒重排名第八位,生育期104 d,早中熟品种,成株整齐,株型披散,株高195 cm,鲜百粒重39 g,果穗圆筒型,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白色,抗倒伏力强,抗病性强,口感甜脆,综合性状较好。

(10)丰采26。平均去苞叶鲜果重折亩产1170 kg,去苞叶鲜果重排名第十位;鲜粒重折亩产900 kg,鲜粒重排名第九位,生育期104 d,早中熟品种。成株整齐,株型披散,株高170 cm,鲜百粒重36.5 g,果穗圆筒型,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白色,抗倒伏力强,抗病性强。

(11)双色688。平均去苞叶鲜果重折亩产1117 kg,去苞叶鲜果重排名第十一位;鲜粒重折亩产734 kg,鲜粒重排名第十二位,生育期102 d,早熟品种。该参试种苗期长势弱,苗期至收获长势整齐度一般成株较整齐,半紧凑型,株高165 cm,鲜百粒重38.5 g。果穗长锥型,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白色,抗倒伏力强,抗病性强。

(12)千玺甜908。平均去苞叶鲜果重折亩产1078 kg,去苞叶鲜果重排名第十二位;鲜粒重折亩产835 kg,鲜粒重排名第十一位,生育期101 d,早熟品种。成株整齐,半紧凑型,株高160 cm,鲜百粒重40 g,果穗圆筒型,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白色,抗倒伏力强,抗病性强。

4 结 论

通过试验表明,参试12个品种中德黄甜007、景甜28、傣玉甜1号、昭玉甜1号的亩产量分别为 1404 kg、1388 kg、1385 kg、1357 kg均比对照(CK)亩产量1258 kg高,分别比对照(CK)增长11.6%、10.3%、10%、7%,增产极为显著;傣玉甜1号、昭玉甜1号成熟后籽粒白色,口感细嫩甜脆,可作水果型玉米食用,有特异性优点;另外,以上4个品种在生育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

等方面表现相对较好,具推广用种潜力。因此建议继续开展第二季(夏季)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进一步全面、完整掌握各参试品种特征特性,为品种审定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亩产量粒重鲜果
外源激素与蔗糖对冬小麦穗粒数和粒重的调控效应
山楂树
基于区块链技术在鲜果与健康领域结合的应用探究
2018年大豆粒重低于常年的原因分析
谈山西蒲县烟草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9月槟榔市场监测分析
玉米专用缓释肥料应用效果
种蒜达人:亩产轻松超过2000千克
鲜果电商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