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集约型企业火灾风险及对策探析

2021-04-12 08:30赵谢元陈跃超杨艺伟
今日消防 2021年3期
关键词:消防站

赵谢元 陈跃超 杨艺伟

摘要:本文结合劳动集约型企业,尤其是分租式厂房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其火灾风险隐患及成因,提出改进日常防控管理对策,以期达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消防站;作战能力;灭火战术

中图分类号:U2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1)03-0081-02

近年来,劳动集约型企业连续发生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劳动集约型企业是经济发展阶段的自然产物,其建筑、生产使用性质、劳动力素质及消防安全条件都带有明显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完善特点,近年来出现的分租式厂房,给火灾防控提出了新挑战。本文结合劳动集约型企业的消防安全现状,从火灾风险隐患及成因入手,就如何加强日常防控管理并进行思考与探讨。

笔者参与了249家工业企业的抽样调查,共发现532个问题,主要集中在安全疏散及管理不符合要求、未按要求设置消防设施或消防设施未完好有效等几个方面,其中又以分租式厂房问题最为突出。

一、火灾风险及隐患

(一)分租式厂房违规经营情况普遍

厂房主体建筑在建成之初通过消防审核、验收或备案等行政审批手续,但投入使用后,出租者将厂房分租给多个企业分区域使用。承租企业的生产性质往往与原通过消防审批的主体建筑的使用性质不一致,且改变了原主体建筑的内部布局设置,却未向相关部门重新申报消防审核、验收或备案,易导致各类“先天性”火灾隐患存在,给日后的消防安全防范工作埋下了隐忧。

(二)疏散设施占用严重,安全疏散问题突出

一方面,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注重对疏散通道的设置和管理,生产原料、生产机器、货物成品堆放杂乱,随意封堵和占用疏散通道,严重影响人员的正常疏散。此外,分租式厂房的主体建筑在建造之初通常按照每层为一个使用单元来进行疏散楼梯、通道设置,但在分租给数个生产企业使用后,由于缺乏对厂房整体安全疏散状况的统筹考虑,加之对厂房使用率的最大化追求,厂房进行区域分隔出租后,未设置公共疏散通道,导致承租的企业多数只有一条疏散通道和楼梯使用,不能满足消防疏散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各企业经营者为了各自的防盗安全和生产不被干扰,在安全疏散通道处加锁设门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疏散通道锁闭,丧失了安全疏散的条件。此次抽样调研中,存在安全疏散问题的厂房有189家,占调研单位总数的76%。

(三)消防设备配置不足,日常维保不到位

部分厂房因生产性质变更,导致与原建筑设计时的火灾危险性不一致,造成了消防设施不能满足建筑防火要求的情况出现,尤其是分租式厂房,生产性质更加复杂多样。以五金生产厂房为例,原厂房只配备了室内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设备,但部分区域分租后用作电子、制衣、玩具等性质的生产经营,又未增加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设施的配备明显不符合建筑防火要求。此外,各企业对于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和意识参差不齐,对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落实不到位,消火栓被遮挡、消防应急照明灯损坏、疏散指示标志损坏、楼梯间常闭防火门常开或损坏、灭火器压力不足、过期等情况较为普遍。

(四)危险物品管理不善,火灾隐患危险性高

由于生产工艺需要,部分企业存在在生产区域内随意摆放油漆、天拿水、染料、化学药剂等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情况。部分企业虽然在生产车间内设置了单独放置危险化学品的区域,但存放区域与生产区域未进行完全的防火分隔,危险化学品未分类储存、储存区域未设置足够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储存未进行有效的管理,场所內安全隐患多,火灾危险性极大。

(五)随意搭建,占用消防通道

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往往在主车间旁的消防通道上搭建库房,占用消防通道,影响消防车辆通行和消防登高面的使用,人为缩小与毗邻建筑的防火间距;违章搭建的库房,多数采用彩钢板、泡棉板、聚乙烯夹心板等防火性能差的材料进行分隔,一旦起火,极易形成大面积燃烧,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有毒烟气,严重威胁从业人员和火灾扑救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隐患成因

(一)消防安全职责不清

厂房出租者和承租者缺乏消防安全意识,不能正确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在签订租赁合同时,未明确各自的消防安全职责,导致出租者不考虑承租企业的火灾危险性,盲目出租厂房;而承租者也不考虑厂房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消防设施配置、日常消防管理、员工安全教育上不舍得投入资金、精力和时间,导致安全管理工作放松,火灾隐患不同程度存在。

(二)消防安全投入不足

中小型企业经济基础不高,把企业的生存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容易产生“重效益,轻安全”的认识偏差,大多不愿意对其租赁的厂房在消防设施配置和器材维保方面进行投入。

(三)租赁企业流动性大,消防管理难度增加

受生产效益的影响,不少企业会采取“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游击形式进行生产,导致承租关系不稳定,企业变动频率快,消防安全管理难以形成延续性。此外,承租企业频繁地流动使监管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和准确掌握分租式厂房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内部安全管理状况,对监管部门有效实施日常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困难。

三、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建立统一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制定完善适合本地区工业企业尤其是分租式厂房的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和规定,统一管理标准,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分租式厂房租赁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落实各方法律责任,改善工业企业消防安全难以管理的状况;其次,推动各分租式厂房建立统一的消防安全组织,成立由各租赁企业代表参加的管理组织,对整体厂房建筑实施统一管理,签订协议书,明确建筑物租赁双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共用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主体及维护管理要求、灭火自救力量建立等,层层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二)加强综合监管力度

对厂房建筑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使用用途变更及建筑内部装修的工程,要主动介入、严格把关,在防火分隔、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设置、自动消防设施配置等问题上,既要兼顾租赁方合理使用,又要保证各使用单位之间的管理需要。相关职能部门要实行严格的安全准入制度,凡是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一律不予审核批准,坚决从源头上消除“先天性”火灾隐患的滋生。针对检查发现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要及时提请政府挂牌督办,严格督促隐患单位落实整改措施,确保火灾隐患得到有效整改。

(三)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对企业的分类指导

相关职能部门应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消防安全保障。结合企业消防安全状况,从软件和硬件建设两方面入手,指导企业建立操作性强、切合实际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管理档案、消防安全巡查检查等消防安全管理的规范性样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督促企业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做到全员消防教育、重点人员培训到位,消防设施、器材配置到位,重点部位防范措施到位,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到位,火灾隐患整改到位,使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四)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消防自救能力

强化消防队伍建设,夯实厂区消防自救组织基础,有效整合厂房物业管理人员、保安人员、各租赁企业工作人员、重点岗位人员等多种力量资源,合理进行编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微型消防站,配齐配全个人防护装备和灭火救援器材,制定有效符合厂区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开展训练和演练。厂区内各承租单位要建立消防应急救援的联动机制,积极提高厂区整體火灾防范能力。

(五)加强宣传教育,提升企业消防安全意识

通过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消防安全意识。首先,切实抓好企业经营业主的消防安全培训,严格制定规范的培训制度,定期组织业主学习消防法律法规,帮助业主正确处理好生产经营与消防安全的关系。其次,对电工、焊工、自动消防设施操作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员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坚持先培训,领取操作合格证后上岗。最后,相关职能部门要督促经营业主加强对所属员工的管理,重点抓好自防自救的宣传教育,引导员工按照岗位职责维护、检查好设施、器材,不断提高防火安全意识。

四、结语

劳动集约型企业尤其是分租式厂房,由于消防安全条件差,生产过程中火灾危险性高,分析其火灾隐患及成因,提出改进火灾隐患防治建议,对做好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树.灭火战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2.

[2]李建华.灭火战术[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8.

[3]建标152-2017,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S].

[4]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

[5]卢婷.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伤亡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册[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11(3):43-46.

[6]陈志昂.大型城市综合体火灾扑救技战术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8,37(01):97-99.

[7]陈仕佺.浅谈灭火救援行动中撤离战术的运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12):28-30.

作者简介:赵谢元(1991-),男,白族,云南文山人,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昆明训练总队助理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消防供水、建筑火灾扑救、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消防站
十堰2082个微型消防站助力火灾防控
基层消防站作战训练中的损伤与预防
抚宁开发区特勤消防站的规划与设计
基于Revit的消防安全逃生动画模拟分析
小小消防站 安全大保障
探析城市建设中消防站设计方案
上海奉贤提升微型消防站实战能力
福建武平:开展实战演练检验微型消防站处置能力
美夫妇中彩票后为家乡建最先进消防站
鄱阳县中心城区的消防站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