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科在公立三甲医院的作用和意义

2021-04-03 19:11赵艳鑫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9期
关键词:医学科全科专科

赵艳鑫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全科医学和专科医学的区别主要在于,专科医学需要动用昂贵的医疗资源解决少数人生物医学上的疾病,全科医学则是以低廉的成本维护大多数人健康,两者在服务对象、社会角色、健康信念中有着明显的区别。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居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卫生服务的服务内容随之扩大,对预防、保健、康复类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卫生部、教育部门曾多次提出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要求,并大力支持在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

1 建立全科医学科的作用

在公立综合性医院内,全科医学科作为一个新兴学科,负责来诊患者健康时期的疾病预防工作、慢性疾病的保健及康复工作乃至经专科诊疗后无法治愈的各种病患的长期照顾,其宗旨关注的中心是人而不是病,其承担着居民群众中长期的“健康曲线管理员”的工作职责。

1.1体现公平性和公益性 全科医学科的服务受众广,无论是健康居民的预防还是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全科医学科可以更为便捷的为大多数居民百姓开展相关服务,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卫生事业的公平性和公益性原则。同时通过对居民开展不间断的管理和服务,可以更好的在早期发现并处理疾病,同时通过对居民、患者的健康档案进行规范整理,可以为专科医生提供患者的基础健康数据,对患者患病时的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发挥重要作用[1]。

1.2提供综合性医疗服务。 患者在未明确自身病情的情况下,由于自身不适到医院进行就医就诊,确定病情诊断往往需要多科室进行挂号、检查、奔波,全科医学科室的存在可以帮助此类患者提供综合性的医疗服务,缩短就诊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在减少了患者医疗费用的同时也节约了医院的医疗资源,使专科科室将精力集中于疑难问题诊治和高科技研究等方面,优化了卫生医疗服务资源。

1.3满足群众多层次健康需求 随着目前居民群众对自身健康关注度不断提高,居民到医院内除就诊就医外,体格检查、健康促进、疾病管理等服务需求占比愈重,全科医疗在多层次健康需求中的作用发挥更为明显,可以为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集预防、诊疗、康复各种医疗服务于一体,提供全方面的服务,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

1.4双向转诊更为灵活 全科医疗开展患者诊疗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及自身需求进行灵活的选择转诊方向,对确需入院治疗的患者与相关专科科室进行对接,对无需专科科室治疗的患者与基层医院进行沟通,“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进家庭”医疗服务格局得以实现[2]。同时依托公立医院的医疗资源可以帮助、指导基层医院全方位的提高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

1.5协同配合专科门诊 对来院就医就诊的患者进行分级分流,提高医院内工作效率。由于目前国内群众的思想观念较为偏颇,对全科医疗存在”专科比全科更为专业“等种种误解,导致专科医疗就诊患者数量大,流动性大,专科医生的工作重点主要帮助患者解决生理上的疾病,而全科医生不但需要解决就诊者的生理疾病,同时要对就诊者的心理、行为等因素进行关注和开展相关服务,对患者病情的全面把握程度更高,避免就诊者因各种危险因素导致疾病发生,即使由于病情原因需要转诊至专科,也可提供患者更为细致的各项基本情况。

2 国内外全科医疗的发展情况

在英国,全科医疗作为初级医疗(primary care)最关键的部分,全科医生除了负责病人的首诊,还要承担慢病管理和公共卫生的任务。但在上世界60、70年代全科医疗体系建设也未完成,面临着诸如医疗系统的主力及重点在医院、全科医生素质参差不齐等矛盾,但通过优质高效的规范化培训和权威的临床路径措施,成就了英国全科系统的高效运行机制,创造了使用8%的经费解决了90%以上医疗服务的壮举。

我国的全科医疗起步相对于欧美等国家相对较晚,虽然政府大力推行全科医疗制度,但由于历史遗留、人文观念、医生素质等问题制约,我国的全科医疗目前仍局限于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对临床医疗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的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临床诊断能力不足,日常承担了更多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没有办法去真正将全科的思维运用起来。国内目前港大深圳医院与复旦中山医院是运行全科医疗体系较为成熟的医疗机构,在全面提高全科医生素质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对临床路径做了详细规定,要求实行初诊患者”先全科,后专科“的就诊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后相对于国内大多数医疗机构来讲,推广条件奢侈、经验和模式难以复制。

3 全科医疗发展的难题

3.1人才培养 医学院校对于全科医学的重视度仍旧不足,虽然很多医学院校已经设置了全科医学专业,但是其师资力量弱,教育模式走样,全科医学课程设置不足等问题是制约培养优秀全科医疗人才的主要因素之一;另现行的学科评价标准以科研成果为主,而全科医学作为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很难做出科研成果,这就导致大医院为了追求学科排名,对专科投入大量的资源,而对国家大力推行的全科医学资源投入较少,导致优秀人才学习、从事全科医疗的热情下降。

3.2社会观念 居民群众对全科医疗的了解不足,从我国建国以来的医疗体系建设中缺少全科医疗的位置,导致现在全科医疗处于较为尴尬的局面,居民群众认可度不高,医院内部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全科医疗成为”打下手“的部门,承接了更多公共卫生方面的工作。

3.3发展投入 与专科医疗相比,大部分医院对全科医疗的卫生资源投入比例较低,科医疗在经济收益上存在先天短板,全科医疗发展主要靠政策扶持、靠政府投入,医院内部对经济效益更好、科研项目更高、门诊数量更多的科室,例如:外科、内科更加关注。

4 讨 论

全科医疗体系的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在公立三甲医院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可以提升医院整体的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同时可以更好的帮助居民群众提高健康水平,同时对院内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分配起到一定监督作用[3]。只有积极培养全科医疗人才,加大资金、资源投入力度,扭转居民群众不良观念,提供全方位、人性化、以人为中心的全科医疗服务。

综上,全科医学的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医学科全科专科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