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

2021-03-16 15:49王泉勇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管理水平施工人员施工现场

王泉勇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城市化进程速度,并且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水平,建筑业在这一期间快速发展。在建筑业中工业建筑是主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于工民建建筑有着较大需求,对于其质量和应用安全性也有较高要求。建筑企业为了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要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提升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只有落实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才能够使施工各个环节质量和安全性得到保障。但是在提高工民建施工的现场管理水平时还有一些问题存在着,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将这些问题解决,将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施工人员

工民建建筑施工中需要全程贯穿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为工程获得良好质量打下坚实基础,主要是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开展现场管理。实际管理工作开展中,管理人员应该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规划与控制,提升工民建建筑的施工质量,同时满足其造价和施工进度等方面的要求。开展现场管理工作前需要确定管理目标,将这一目标作为指导方针,選用合理的方法以及相关资源将该目标完成。在管理过程中应根据设计图纸来审查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开展检查工作,由此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此外,为了提升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需要有效应对阻碍其水平提高的因素,制定合理策略,开展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为工民建建筑施工工作顺利开展和竣工打下坚实基础。

一、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概述

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指的是有关部门应用合理的理论方法全面管理施工现场设计、组织以及控制等工作的过程。现场施工管理指的是管理施工作业、质量以及向常征提管理诊断等,将市场作为工作导向,基于此完成施工任务,将施工的质量及效率提升[1]。除此之外,这一过程中需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将施工成本降低,对现场投入加以控制,落实标准化作业,其中应该关注的是,开展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时,需要管理人员遵循如下三个原则:(1)经济效益原则。该原则指的是建筑企业不仅要注重工程质量和进度,也需要精准计算市场成本,由此形成相应生产观和进度观,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时施工现场管理中管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的一个原则,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2)规范化原则。这一原则指的是施工中相关人员应服从统一管理,避免出现主观随意性,有效协调施工生产活动,应用规范化原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管理相关人员。(3)科学合理原则,这一原则实质上要求施工现场各项工作应根据科学、合理原则开展,这与现代生产客观要求相符。

二、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内容

(一)管理施工人员

在工民建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是主体,因此应在施工现场开展施工人员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合理选择施工人员,为其安排能够胜任的、合理的岗位,通过岗位培训将施工人员素质和技能提升。在工民建建筑施工中,需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合理调度,科学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岗位工作,促进工程施工工作正常运转。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排时,需充分了解没为施工人员掌握的技能与专业水平,基于此为其合理安排岗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值得重视,即为施工现场氛围,营造量积极向上的施工氛围,对于施工人员工作状态提升有重要作用,这需要管理人员认真思考和落实。

(二)管理施工材料

开展工民建建筑施工时,所使用的施工材料会对施工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工程施工整个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把控,特别是要做好原材料采购、原材料运输过程、材料运输至现场检测等工作。在施工材料采购过程中,需要选择质量高、价格低的材料,以此保证工程施工该材料施工的质量,同时将工程施工成本降低。在原材料运输方面,需要落实相应保护措施,防止在运输原材料时出现材料丢失和损坏等问题。在施工材料运送至施工现场后,需要对材料数量、规格以及批次进行严格检查,主要目的是避免使用与型号要求不符合的材料施工出现质量问题。

(三)管理施工设备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较快,使得建筑施工中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从而开展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需要做好现场施工设备管理工作[2]。现场施工工作开展中,由于有不同的施工程序,其所应用施工设备也有所不同,在这一基础上,需要对施工现场设备进行有序、有计划的调度,保证使用的合理性及科学性,确保各环节能够按时施工。除此之外,应对施工中施工的设备进行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并有效清除,基于此有效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防止有施工事故发生。

三、提升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意义

(一)提升建设效率

当前建筑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对建筑企业及工程做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性,应使用合理控制措施保障工程质量。落实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措施,能够将工程使用性能提升,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合理落实施工管理措施可提升企业及工程经济效益,促进建筑业进一步发展。

(二)加强施工质量

在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中,因为施工人员素质以及技能水平等因素会对工程质量以及管理工作开展产生影响,而管理人员因为没有认识到开展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工作中会存在松懈心理,将无法严格监督管理施工人员施工行为,这很难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并且会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性。有效开展施工管理工作,需要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提升其管理意识,只有将管理水平提升,才能够保证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开展。

(三)降低建设成本

工民建建筑工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没有良好专业性,会使工程施工中出现误差,这将会浪费原材料和资源,最终影响工程施工安全。为提升工程施工质量,需构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标准体系,而这可节省施工材料,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可促进工程进一步发展。

四、阻碍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提升的因素

(一)施工材料因素

开展建筑施工工作时,为了将投入的成本减少,一些施工单位将会选择一些便宜的材料进行施工,通常这些材料不具备良好质量,与施工要求不符,这将会严重威胁工程质量安全。另外,有的施工单位不具备良好专业施工技术水平,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选用先进施工技术,使得实际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对施工工作顺利开展产生阻碍。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节省资金,没有购入先进施工设备,很难提升施工水平,一些企业购入施工设备,但是没有及时培训操作人员,无法对设备进行合理操作,难以将设备作用发挥出来,这很容易使工程施工出现质量问题[3]。

(二)资料管理因素

开展工民建施工管理工作时,经常会忽视资料管理工作,很多企业会在管理工作中存在这一疏漏问题。如果没有完善的施工资料,将会使工程施工中出现一定的误差,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最终难以达到相应施工要求。一些建筑单位完成施工工作后才会让管理人员完善施工资料内容,虽然这没有浪费较多时间,但是会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会影响施工进度,出现返工情況会增加工程成本。

(三)施工队伍因素

一些建筑企业获得施工资格后,为将成本投入减少,通过工程施工获得更多经济效益,会选用一些不具备专业资格的施工队伍,通常这些队伍是由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工组成,在施工工作开展前也没有开展相关培训,其没有掌握相应专业知识,也没有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对施工现场管理水平造成严重影响,对于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也会产生严重影响。

(四)现场监管因素

我国在建筑行业发展中没有严格规定现场施工设计与措施等内容,使得一些其开展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只是简单地管理没有深入现场。在施工现场中经常会有施工方案不符合具体施工的情况,使得施工现场出现许多安全隐患,会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产生威胁[4]。实际施工中,经常会使用脚手架,但是我国没有与脚手架使用相关的规定,在现场搭设脚手架时,会有使用人员搭设手段不规范的情况出现,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严重时发生安全事故。除此之外,由于工程施工现场有很多工作人员,其工种不同,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如果没有有效开展现场监管工作,极易出现错误的施工行为,对施工安全产生影响。

五、提升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路径

(一)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开展工民建建筑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时,因为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将难以提升管理水平,还会出现许多安全和质量问题,加上管理人员管理工作开展中没有明确的目标,无法提升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性。并且未落实资料管理工作,使得施工人员难以全面掌握施工过程,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所要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需要建筑单位完善管理制度,为管理人员合理开展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建筑单位需要结合建筑实际情况以及规模来制定管理制度,有效管理施工中所应用的材料和设备。另外,应加强管理施工资料,确保管理人员开展管理工作时,能够运用相关资料解决施工问题。只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施工资料,才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获得良好施工现场管理效果。在建设单位完善管理制度时,需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结合实际工程制定管理制度,由此获取较为良好的管理效果。

(二)完善监管体系

开展工程施工现场监督工作时需要完善的监管体系作为基础,保证监督工作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管理人员开展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时,若是发现有材料质量与实际要求不符或错误操作等情况,应监督施工人员及时改正,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与相关要求相符,将安全隐患减少[5]。另外,管理人员开展监督工作时,需要检查工程重点施工工序与位置,也应检测工程结构与地基,不定期采集样品,掌握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开展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时,需要管理人员将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落实,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构建质量管理制度,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使企业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三)增强施工人员素质

在施工人员进场前,需要对其开展培训及考核工作,确保其专业水平与工程施工要求相符。培训施工人员过程中,应使施工人员认识并了解安全施工制度与政策,明确施工现场操作,了解现场极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对新施工人员应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具体要求和施工中极易发生的问题。使施工人员通过安全教育与培训,明确自身专业水平及素质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由此规范自身施工行为,完善施工内容,施工中使用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性,提升工程质量。这也能够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开展打下基础,由此提升管理水平。

结束语

在工民建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提升施工质量以及安全性,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从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等方面入手,采取合理措施加强管理。为了获得良好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效果,需要解决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完善管理制度,构建监督体系,提升施工人员素质,为管理水平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最终提升工程质量与安全性,式建筑企业获得更多经济效益,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存虎. 论提高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有效路径[J]. 城市建筑,2020,17(36):193-195.

[2]张晓磊. 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分析[J]. 四川水泥,2020(01):166.

[3]陆志广. 工民建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探究[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07):35-36.

[4]杨峰.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提高的方法研究[J]. 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4):80-81.

[5]卢晓路. 论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J]. 建材与装饰,2019(09):205-206.

1145501705269

猜你喜欢
管理水平施工人员施工现场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电力企业营销电能计量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
浅谈提升企业现金流管理水平的措施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思考
住房公积金贷款与
危险重重的建筑工地
谈施工现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