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诗词鉴赏教学中补充文化背景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

2021-03-15 05:27崔晶晶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实施策略高校

摘要:目前,我国各领域经济水平发展较快,因此,对我国传统型基础性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就我国高校诗词鉴赏教学中而言,传统的诗词鉴赏课程内容单一且枯燥乏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学生对我国传统诗词文化产生距离感,甚至有可能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厌恶和排斥。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诗词鉴赏传统教学进行探讨,以及对完善我国高校诗词鉴赏教学内容的建议,希望可以对我国高校学生学习传统诗词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校;诗词鉴赏教学;文化背景;实施策略

引言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对诗词鉴赏程度较浅,根据相关调查表明,我国高校学生只是单纯的对诗词本身进行探讨,忽略了诗词背后反映的我国传统文化。这种高校诗词鉴赏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高校学生丧失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的热爱和兴趣。因此,针对我国高校诗词鉴赏传统教学进行优化改革是刻不容缓的。

1.我国传统文化在高校诗词鉴赏教学中的重要性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诗词鉴赏的教学而言,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是我国高校诗词鉴赏教师面临的重点和难点,不仅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上需要不断更新,而且在教学理念上还需要结合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一方面,虽然我国高校诗词鉴赏教学内容在不断更新,但是更新速度根本赶不上理论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这就要求我国高校诗词鉴赏教师要结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理念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任务,此外,高校诗词鉴赏课程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应与时俱进,结合国内外局势,深刻讲解诗词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我国高校诗词鉴赏教学方式中应该加强学生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入沟通,通过深刻交流的方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根据扩充高校诗词背后反映的我国传统文化,从而引起学生对我国传统诗词文化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通过这样才能增強最大限度的发挥传统文化在诗词中的深刻含义,增强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我国高校诗词鉴赏教学方式单一是目前高校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问题既与学生有关,也与老师有着密切的关联。从学生方面来讲,诗词内容太过复杂,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再加上诗词本身的趣味性不强,导致学生并没有对诗词文化产生兴趣。从教师方面来讲,诗词鉴赏教学方式太过单一,并且偏重字面学习,没有对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研究,导致学生对诗词鉴赏课程学习热情不高。但追根溯源,还是因为我国高校学生和教师对我国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导致的。我国诗词鉴赏传统方式,一般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无法在诗词鉴赏课堂本身对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进行研究。诗词鉴赏教学方式单一所形成的危害已延伸到多方面,不仅使得诗词鉴赏课堂本身失去了本身的趣味和感染力,还可能导致高校学生对诗词意兴索然,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失去兴趣。诗词鉴赏不应该变成只是对其原文的简单翻译,而是应该体现出诗词背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而能够使我国高校学生和教师都能更好的体会到诗词背后的文化和其深层的哲理。

2.在高校诗词鉴赏教学中补充中国传统文化的实施策略

2.1 强化诗词鉴赏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针对我国高校诗词鉴赏传统的教学内容而言,除了进行现代化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外,还必须对教学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此外,就目前我国高校诗词教学的教学内容而言,加大诗词本身的趣味性学习和诗词背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学习是我国实行诗词鉴赏教学改革的必经一步。此外,高校诗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学习首先要求学校配置相关接受过先进理念培养的讲师,优秀的师资力量是保障我国高校诗词鉴赏教学内容顺利优化的重要基础,此外,要安排引进讲师和先进教学设备,诗词鉴赏教学课程不再是在原来固定的教室进行授课,而是根据不同诗词的鉴赏要求进行场地的分配。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2.2 提升对诗词鉴赏学习的思维性

目前,我国高校在诗词鉴赏方面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而且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例如在诗歌学习中,分为直接用诗歌和引用诗歌两种情况,后者更为清晰,也较容易识别。教师在教学中,要自觉的对被引用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解释,并且着重强调诗歌背后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动画、图片形式丰富课程内容以及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提高学生在诗词鉴赏中思维性的培养。

2.3 引进经典课外诗词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诗词鉴赏课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高中的重复,教师如果按照教材指定的内容去讲解,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可能还会引起高校学生对传统诗词文化的轻视。当今时代,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诗词本身的美感和其背后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通过引进课外经典诗词,加大高校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趣。另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到一些经典景区进行实地参观,深刻理解作者当时的心理情感和历史背景,从而在字面、文化、背景等各个方面对诗词进行全方位学习,这样既充分调度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使学生和教师能够充分进行沟通了解,这样既能充分体现讲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又能增强学生对诗词本身的热爱。

3小结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诗词鉴赏教学进行背景引入的意义进行叙述,简单探讨了我国高校诗词鉴赏教学现状,针对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分门别类进行叙述,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我国高校学生对诗词本身的热爱和诗词背后历史背景和文化素养的研究。事实上,我国高校学生对我国传统诗词的研究可以更加的细致具体,应该尽可能的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策略去理解诗词深刻的含义,从而能够促进我国高校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建立。此外,通过对我国高校诗词鉴赏进行文化背景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的提升我国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德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坚,周瑜.关于师范高校古代汉语课中词格律教学的思考[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14-116

[2] 黄贤忠. 高校诗词鉴赏教学中补充文化背景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J]. 重庆高教研究, 2016, 4(006):91-97.

[3]黄贤忠.论诗词鉴赏作为大学通识课的教学目的和意义[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5-70

作者简介:崔晶晶、女、土家族、1983年11月出生于湖北恩施、助理研究员、文学方向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实施策略高校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哈哈镜
哈哈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