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针对性护理在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护理中的效果

2020-12-20 15:59王海秀彭汝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6期
关键词:障碍性感染者针对性

王海秀,彭汝珍

(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岭南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近年来,关于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进展较大,然而仍然存在的问题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进展迅速等。研究指出[1],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该病合并感染。所以,临床上对于该类患者如何护理、治疗、预防此情况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研究表示[2],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效果良好,可促进患者康复。所以,本研究以94例该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4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患者(时间: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3.02±4.36)岁;对照组47例,男24例,女23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4.11±3.98)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包括:①建立针对性护理小组。1名组长(护士长)、3名组员(护士)。培训护理人员护理操作并进行考核,保证护理人员全面掌握护理技能。②明确工作任务,落实护理工作,组长指导并监督组员工作,采取奖惩制度,定时进行例会,针对问题讨论并总结。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针对已感染者应隔离并对探视次数和时间进行限制,避免交叉或加重感染;定时病房消毒,定时通风,护理人员佩戴帽子和口罩,利用消毒液在护理前后洗手。感染位置不同采取不同护理:口腔感染者,忌食刺激性食物,每天饭前饭后需漱口并刷牙。口腔紫外线仪对溃疡部位照射,擦碘甘油;重度溃疡者在溃疡处敷红霉素、泼尼松、维生素粉末;肺部感染者,体温密切监测,半卧位,定时翻身拍背,电解质及时补充,对血氧饱和度和病情变化密切关注,发现异常马上告知医生;会阴和肛周感染者,保证会阴和肛周清洁,利用高锰酸钾坐浴,利用高渗无菌盐水对感染位置进行3~6次擦洗,后抗生素纱布湿敷,若存在脓肿需及时引脓,增加换药次数,渗出情况密切观察,如有需要使用抗生素;对于鼻腔感染者,使用麻黄素液滴鼻、泰利必妥滴鼻,软组织红肿者外敷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感染治愈情况及用药依从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18.0分析数据,计数用(%)表示,行x2检验,P<0.05统计学成立。

2 结 果

2.1 感染控制情况

观察组治愈率80.85%(38/47),其中肺部感染、口腔感染、会阴及肛门、鼻腔感染分别为15例、17例、3例、3例;对照组治愈率59.57%(28/47),其中鼻腔感染、口腔感染、会阴及肛门、肺部感染分别为2例、12例、3例、11例。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用药依从性

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89.36%(42/47),其中错误用药、不按时服药、药物漏服分别为1例、1例、3例;对照组服药依从率为70.21%(33/47),其中药物漏服、不按时服药、错误用药分别为6例、5例、3例。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因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缺乏中性粒细胞,免疫力较低,病原体侵犯机体时易出现感染,继而加重病情。有研究表示[3-5],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出现死亡的重要原因是合并感染。该类患者发生出血状况时是非常严重且广泛,同时控制难度较大,以肺部感染、口腔感染等较多见,且出血和感染是因果关系,恶化病情,应长时间住院治疗。通过对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患者积极治疗和护理是病死率降低、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措施[6-8]。

本研究结果为,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表示针对性护理在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患者护理中效果确切。原因为:较传统护理,针对性护理对于患者病情特点更加重视,针对感染部位不同而实施针对性护理,确保护理工作有效实施;另外,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而制定针对性方案,同时讨论、归纳、总结护理实施期间的共性问题,确保护理工作实施顺利,提升护理质量,保证护理人性化。

总而言之,针对性护理可提升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患者感染治愈率,提高用药依从率,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障碍性感染者针对性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HIV感染者48例内镜检查特征分析
艾滋病感染者管理新模式
任琢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