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钢铁企业转型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2020-12-10 10:26赵明珠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钢铁企业钢铁常态

赵明珠

(嘉晨集团有限公司,辽宁 营口 115005)

目前,随着综合国力稳步的提升,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向好的方面变化,在经济新常态方面有一定的创新。但是越来越多的矛盾日益凸显,例如:传统人口赤字危机、资源的过度消耗制约经济的发展、环境日益恶化等。在新常态、新环境、新经济发展情况下,我国产业结构进行重新规划刻不容缓,而经济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已是我们无法逃避的。针对产业问题,十三五规划期间已经把“去产能、调结构”作为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钢铁企业部分最具代表性。供求关系不平衡导致的阶段性产能过剩的问题严重制约着钢铁企业的发展,为解决此类问题最为重要的便是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确保我国的钢铁企业顺利转型、提升我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并且保证钢铁企业稳健全向前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支点。因此,在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本文着重分析钢铁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钢铁企业的转型提出合理的建议。

1 我国钢铁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工业所占比重日益加大,我国越来越着重强调钢铁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国家重点强调了钢铁企业的发展转型以及创新问题,但是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部分问题却愈来愈重,资源、技术、经济与创新等方面十分落后。当前情况来看,钢铁企业转型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以下三个问题。

1.1 钢铁企业产品技术含量较低

在供求不平衡的市场环境下,为了保证钢铁企业的发展,加时加量的生产导致了产品的质量不过关,与此同时也间接导致了在设施建设、器械以及建筑市场中所使用的钢铁制品大多是粗钢以及质量较低的钢铁。企业的产能技术不过关,使得钢铁的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的标准,无法满足市场对于钢铁质量的需求,最终无法完成市场创新变革的目的。就目前产业结构的变化形式来看,市场上对于粗钢的需求明显下降,对于高质量钢铁的需求日益上升。因此加快解决制约钢铁企业转型的技术问题已成为重中之重。

1.2 钢铁企业技术研发能力较弱

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着重强调重工业的发展,其中钢铁企业是重中之重。我国为保证钢铁企业健全发展,将由国家主导,将我国的钢铁产品大部分转为由大型国有钢铁企业生产,减少中小型企业在钢铁市场中所占份额比重。但是国有钢铁企业的制约因素也有很多,其中创新、技术问题是主要问题,技术薄弱会导致国有企业的产能降低,原地踏步、缺乏创新理念会导致供需关系不平衡。在国有钢铁企业的问题基础上,中小型企业又有资金不足问题制约企业发展,制造钢铁的设备也达不到生产高质量钢铁的标准。由此可见,技术研发问题是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

1.3 钢铁市场呈现出供求失衡的现状

产能结构性供需不平衡,主要原因是国有钢铁企业技术及创新能力不达标,无法生产高质量的钢铁,但市场中往往需要高质量的钢铁才能达到建筑标准。经大量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交易体系中低质钢铁交易为主流项目,这也是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建筑市场得不到更好发展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提出了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逐步提升我国钢铁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解决技术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创新之路是必经之路,技术改革乃重中之重。两者只有相互结合才能使得钢铁企业可以稳步前进,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稳步推进我国国有钢铁企业的优化转型。只有在市场交易中减少粗钢和低质量钢铁的交易,企业尽可能地提供精钢或者是具有高质量的钢铁才能稳步解决我国钢铁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

2 推进钢铁企业转型创新的必要性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钢铁企业产业结构需要进行不断调整,同时在我国十三五规划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中也曾具体指出“去产能,调结构”的针对性目标。自我国建国以来,在传统企业中钢铁企业充当着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从当前情况来看,由于钢铁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导致钢铁产品技术含量较低、阶段性产能过剩以及市场供求失衡等后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钢铁企业的逐步发展。

根据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状态下钢铁市场出现了结构性短缺、企业研发能力低下以及市场供求不平衡等缺点,针对此种情况,只有推进钢铁企业转型、升级才能彻底解决钢铁企业的弱势所在,对于我国钢铁企业的稳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为推进钢铁企业逐步进行转型、升级,企业应不断加大对于产业研发技术的投入,最大程度上帮助企业提升自身创新研发能力;其次,为完成我国大量钢铁企业的转型升级应充分利用技术革新;最后,针对市场供求不平衡问题,企业应对市场需求进行大量调查研究,最终确定不同品质的钢铁产品分别有多少需求量,从而确定钢铁企业未来的生产计划。

3 经济新常态下钢铁企业转型创新举措

针对我国钢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以推进钢铁企业转型创新的必要性为基础,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钢铁企业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3.1 钢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钢铁企业中“市场结构性短缺”成为其最为突出的弱点之一。为进一步解决钢铁企业中此类问题,企业需不断加大产业技术研发投入,完成钢铁产品制造工艺的升级换代,最终达到提升钢铁产品品质的目标,从而满足当前钢铁市场中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3.2 推进钢铁企业兼并

我国钢铁企业数量较多,其中大型钢铁企业较少,中小型钢铁企业居多,由于中小型钢铁企业资金流较少,无法分出大部分资金进行技术研发,从而导致其生产工艺较为落后。因此,为提升其落后的钢铁产品生产工艺,政府可以利用国有钢铁企业对中小型钢铁企业进行兼并,完成资源合理化配置。对于自身是大型钢铁企业来说,需要不断加快企业本身的生产效率,同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提升资源利用率。

3.3 推动“互联网+钢铁”模式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的部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钢铁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于市场需求进行不断的深入挖掘,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进行精准营销。与此同时,钢铁企业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企业营销管理模式创新、营销渠道扩展等。当钢铁产业的“互联网+钢铁”模式建立后,钢铁企业和市场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双向沟通,从而避免产能过剩等问题,实现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营销成本大幅度降低。

4 结语

自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科技方面的飞速发展已经得到的世界各国的瞩目。而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钢铁产业也在不断发展,且发展速度较快。虽然钢铁产业的生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一系列严重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钢铁产能过剩,钢铁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小型钢铁企业缺乏明显竞争力等。为解决此类问题,钢铁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从而保证企业产品质量,提升产业技术能力。

猜你喜欢
钢铁企业钢铁常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盐城市开展重点钢铁企业全面体检
钢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方式探析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研究
“钢铁侠”
扑面而来的“钢铁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超百亿元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