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促进贫困学生成才

2020-12-07 19:04王志勇
魅力中国 2020年2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高校学生资助

王志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5)

引言

帮助困难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避免贫困代际传递的基本政策。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资助工作,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根据国家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且覆盖[1]学前教育直到研究生教育的所有教育阶段,是具有中国特点的学生自主政策体系。在高校中资助工作是一项较为重要且艰巨的工作,不仅与贫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环境有直接关系,也关系到校园的稳定性。为了做好高校学生的资助工作,国家和高校都做出一定努力和贡献,为进一步促进贫困学生成才奠定基础。

一、开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意义

(一)维持校园稳定性

国家利用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能够在很大程度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习,减少贫困学生学费和生活上的经济负担,这对维持校园稳定性,促进社会发展有良好的现实意义。因此,为了让人人都上得起学,避免贫困学生因学费问题而丧失上学的机会,国家逐渐加大对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投入。这样能够有效保证高效教育的公平和公正,而且还能促进贫困学生顺利进入学校学习,对提升贫困学生在社会发展中的生存能力有着显著的作用。同时,还能有效促进贫困学生快速发展,减轻其家庭的负担。另外,保证贫困学生顺利就学,能够提升起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对实现脱贫有着重要意义。

(二)促进贫困学生健康成长

一般情况下,贫困学生相比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来说,由于经济上的困难,很多学生早早就承担起生活上的重担,这样很容易对贫困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让贫困学生产生物质压力和精神压力,肩负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任务,而且贫困学生步入校园之后,由于经济上限制,所获得的各种资源较少,而且还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在和其他学生的竞争较差,竞争能力较低,和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相比,贫困学生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较差,这也对贫困学生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贫困学生的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国家逐渐重视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包括学习和生活方面,并使用多方统筹的方式,对资助政策做进一步的完善,从而有效促进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落实,并提升资助效率,而且还能帮助贫困学生能够放心完成学业,同时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二、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策略

(一)提高资助工作的精准度

为了能够精准的为贫困学生提供帮助,就需要保证贫困学生确定的准确性和动态性,加强对贫困资助体系的完善,高校学生来自各个城市、各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很大差异,学生的经济情况也有明显差距,一些贫困学生无法负担学费和生活费,还有些学生只能承担生活费,学费负担不起。[2]因此,高校就要对这些贫困学生进行等级划分,结合《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18〕16号),从制度上全面规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工作原则、工作依据和工作程序等,为精准认定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要通过系统比对、调查走访、大数据分析、同学评议等多种手段,建立完善认定机制,多措并举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样一来,真正困难学生就能得到有效资助,避免出现经济水平优越的学生也获得资助的情况。同时,资助工作也要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假如学生之前家庭条件较为优越,但是由于天灾人祸的情况出现,导致家庭出现困难,因此,对于这种情况,高校也要每一学期都要对贫困学生的经济水平进行检查,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贫困学生的公平性。

(二)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贫困学生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自卑、敏感、自尊心强、思想极端等等,因此,高校教育者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多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保证其心理健康。可以在高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同时高校要加大对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力度,并建立网络咨询平台,也可以开展心理讲座,多种心理疏导方式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等供贫困学生选择。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注意保护贫困学生的隐私,尽最大能力疏导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消除心理障碍,从而帮助贫困学生健全人格。另外,高校教育工作者自身也要意识到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存在,提高自身教育能力,积极学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根据不同贫困学生特点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比如,可以和贫困学生进行有效交流,让贫困学生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和需求问题说出来,这样能够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推动其健康成长。[3]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还贷政策

国家通过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帮助不少贫困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问题,但是,近些年来,高校的招生人数在不断增多,毕业的学生也相应较多,但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却是有限的,这样一来,很多学生在毕业后面临了就业难的问题,而且就算能够顺利就业,工资水平也相对较低,这对贷款交学费的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还款压力。因此,国家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还贷政策,保证贫困学生正常学习和就业的同时,减轻贫困学生的还款压力。而且还有一些高校在实际应用还款政策时,还延长了全额还款的期限,减轻贫困学生的压力。

总结

高校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是和教育教学相协调的一种方式,主要放在育人工作上。要想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促进贫困学生成才,需要提高资助工作的精准度,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还贷政策,减轻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才能让其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最终成为对国家发展有价值的人才。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高校学生资助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南明区离休干部党支部慰问嘉润学校贫困学生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