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平遥县双林寺彩塑的艺术特征和历史文化意义

2020-12-02 04:25张逍荭
文物季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彩塑菩萨佛教

张逍荭

双林寺位于平遥古城西南6 公里的桥头村,始建于北齐时期,到宋元时期日渐衰落,到了明代数次重修,达到了现如今恢宏广阔的景致,形成中轴线式三进院落布局,以天王殿、释迦殿、大雄宝殿构成了地标中轴线,观音殿、地藏殿、千佛殿、菩萨殿、钟楼、鼓楼呈左右对称式分布。1988年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一城两寺”,即平遥古城、镇国寺、双林寺,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双林寺彩塑数量多规模大,且工艺考究,艺术价值极高,是古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宝藏。

一、双林寺彩塑的艺术特征

平遥双林寺为典型的轴线形建筑体系,寺内布局也符合中国传统儒家中庸文化,三大殿构成寺内的中轴线,其他的殿宇和钟楼及鼓楼分别左右两侧分布,形成对称式的陈列布局方式,构成了寺内简单而通畅的交通网,还合理利用了空间来增加层次感,和中国传统的易经学较为吻合,更和中国汉传佛教的理念融会贯通。双林寺的彩绘建筑更和汉传佛教经典典故及佛教理论相结合,将佛教中的各种神像及佛教故事通过彩塑的方式呈现出来,加大人们对佛教的认知,对汉传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及壮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逼真的艺术呈现

双林寺彩塑的艺术价值就在于通过传统的彩塑艺术将佛教生活细致地表现出来,在人物造型、生态展现等都能够确保相互之间关联性较强,具有较高的生活原生态化呈现。能够实现在人们观赏佛教彩塑艺术的同时,更可以切身感受到佛教的庄严隆重感,但却没有脱离生活,实现了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最高艺术境界。

图一 天王殿西方广目天王

寺内各类彩塑生活气息极其浓郁,彩塑比例按照1:1 真人比例来塑造,塑像与真人大小相似,每一尊神像的神情都极为传神入画,或双眼圆睁或微微斜视,又或双唇紧抿微翘,神态就像真人在眼前一样逼真。尤其是人物眼睛的雕塑,十分符合解剖原理,眉弓、眼球、眼眶等各部分结构与真人无异。眼珠(图一)更是用黑色琉璃嵌入,不但十分逼真,而且还富有光泽,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达到了“目为心候,应心而发”的艺术效果。

图二 释迦殿文殊菩萨

(二)高超的塑造方法

到了明代,中国的塑造艺术已经达到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塑造工艺更加成熟,方法更加多样化。彩塑工艺的精巧性和装饰性得到进一步升华和提炼。双林寺彩塑的塑造方法大致分为四步:立骨、贴肉、穿衣、装銮,与历代雕塑方法一脉相承,无论技法还是用料都已很成熟。

不过,双林寺佛教彩塑更加注重对佛像的表面装饰,使观赏性得到极大提升,人物塑造更加栩栩如生,视觉效果得到极大展现。而且在对佛像塑造的过程中,对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精细斟酌。同时还使用了晋中当地特有的红胶泥,使得彩塑造型容易晾干,而后又很坚硬,不容易开裂。

在塑造过程中,采用接近人物的外形体格来塑造奢华无比的佛像,形成和谐的美(图二)。双林寺佛教彩塑将写实与装饰浑然一体地融合,充分体现了明代彩塑技艺的高超,更添一种令人向往的神圣感。

(三)彩塑艺术和佛教的完美结合

中国传统的彩塑艺术在塑造工艺上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艺术境界。双林寺佛教彩塑在和中国佛教相结合的同时,更加提升了中国彩塑艺术出神入化的艺术诠释度。

双林寺彩塑尤以菩萨殿中那尊二十六臂观音像(图三)的优雅姿容最为人所推崇。菩萨的面容神韵犹存,二十六只手臂各持吉祥之物左右对称依次伸出,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肢体连接恰到好处,浑然天成。每一处手臂都造型各异,与手中吉祥物相向呼应无丝毫累赘之感,更添妩媚的女性特征。菩萨表情温和、慈眉善目、温文尔雅,给人一种端庄祥和的美感。精彩绝伦的色彩加以栩栩如生的造型和设计,给人神往的感觉,油然产生敬意。

图三 菩萨殿千手千眼观音

二、双林寺彩塑的历史文化意义

双林寺彩塑虽为佛教塑像,但却融入了极高的艺术内涵和历史文化意义。艺术发展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缩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和社会综合生产力的进步程度。

(一)双林寺彩塑的历史意义

平遥双林寺彩塑可谓是明代雕塑的精品之作,它上承了唐宋金元的优良传统,取精用宏,生机勃勃,以内在的生命活力感染世人。又为之后清代小型观赏雕塑及工艺艺术奠定了基础。同时建造规模宏大完整的寺庙建筑和彩塑,说明了在明清时期中国晋商的经济实力已经不可小觑,有了充足的资金做后盾,彩塑精湛的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当时的手工艺技艺已经达到极高的程度。

(二)双林寺彩塑的文化意义

双林寺彩塑蕴藏着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中国的佛教文化和儒家思想融汇其中,而且彩塑生动地再现了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场面,各阶层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各司其职。

彩塑的选题及人物的塑造都以佛教的诸位菩萨及金刚、罗汉等为原型,去除了传统寺院中佛像威严恐怖的造型,以温文尔雅的形态为艺术表现形式,更符合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而这些彩塑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是丰富而独特的,它在吸收古代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展现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风格,是我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双林寺彩塑少了一份佛性,多了一份情趣,让我们有无限遐想,它虽然历尽沧桑,却依然保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双林寺彩塑得益于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全力维护,已经成为世界非物质遗产得以重点保护,对人们研究几百年前明清经济、政治、民俗文化都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双林寺彩塑的艺术价值不可估量,更待我们在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发掘,领略古代山西人民的智慧。双林寺彩塑对于我们学习先贤的彩塑技艺及艺术价值,研究明清时期的社会和历史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彩塑菩萨佛教
李白与佛教思想关系再探讨
佛教艺术
贾宝玉三次劫难及其佛教隐喻——“三毒”与情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风华绝代的大唐音乐剧:菩萨蛮与破阵子
佛像面前的菩萨
生气的狼
社会意识与菩萨造像的演变
中国新疆早期佛教彩塑的形成与发展
遥远的永恒——赵杰的彩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