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有效课堂提问策略分析

2020-10-26 06:45黄晓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教学研究高中物理

黄晓光

摘 要: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其在高考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为了实现对教学的有效优化,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教師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要能将作为教师主要教学引导手段的课堂提问重视起来,并通过有效问题的设计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本文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教学实际,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 有效提问 教学研究

对于高中物理的教学而言,虽然如今新课标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发挥学生的作用,但教师仍在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课堂教学也仍是教学的最主要的环节,主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会对教学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为了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进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要能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作为教师干涉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相应问题的选择应用就会对教学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为了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教师就要能对课堂提问策略进行有效研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做到合理选择问题、选择合适提问时机、及时作出反馈、分层设计问题。

一、深入研究教材,合理选择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有效提问的进行,物理教师就要能将相应问题的有效选择重视起来。而为了实现对问题的合理选择,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要能对物理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从中找到有效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探究性问题。一般来讲,问题的选择要能基于三个方面:(1)探究性,教师提出的问题需要有一定的探究价值,确保学生通过对相应问题的思考能实现对本课内容的理解掌握;(2)启发性,当学生遇到困境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来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有效引导,进而达成问题的突破(3)趣味性,当问题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学生才能在学习之中乐于去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提问的效果也会得到提升。当教师能够基于这三个方面提出教学问题,那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也就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进行“曲线运动”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要能结合教学实际,设置有效的教学问题。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可以设计以下的问题:(1)曲线运动是什么?其和直线运动有很大区别吗?(2)大家思考一下,在物体进行曲线运动时,其受力的大小和方向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3)物体在进行曲线运动时,可能保持速度不变么?像这样,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有效设计就可以实现对这一课内容的有效引导。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能基于课堂灵活地设计一些即时的问题,以保证课堂的有效进行。

二、联合教学实际,选择提问时机

当选择有效的问题之后,为了实现有效提问的进行,教师也要能选择合适的提问时机。若教师不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而选择在教学中直接进行随意提问的话,教师的提问就很容易打断学生的思路,不但不能起到有效地引导效果,还会对学生的知识理解产生副作用。基于此,教师要能明确课堂适于提问的三个时机:(1)课堂刚开始,此时处于课堂初期,学生的精神还不够活跃,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有效问题的提出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引导;(2)重点突破,学生思维陷入僵局时,教师可以通过有效问题的提出实现对学生的思维启发;(3)教学总结,在总结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一课重点知识的提问,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检测,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例如,在“摩擦力”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刚上课时通过以下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1)摩擦力是什么呢?(2)你在生活中见到过有哪些物体是利用摩擦力来进行工作的么?能举几个例子么?通过这几个问题就可以实现对学生相应知识的有效引导。又比如,在进行摩擦力的方向的判定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可以尝试着总结一下摩擦力方向的定义么?而当这一课的内容完成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本课核心内容的提问。

三、做好问题反馈,及时排难解疑

在相应的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就可能通过对相应问题的思考做出回答,而为了实现提问效果的有效发挥,教师就要能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馈,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惑。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应该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若学生回答正确,教师要做出表扬;若学生回答出错或者回答的并不全面,教师也要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然后再让其他学生尝试作答。

例如,在“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静电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呢?有什么危害呢?”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其尝试着进行回答。当学生对此问题回答的不全面时,教师应该说:“你的回答很棒,但还不够全面,请坐,还有其他同学能够补充的么?”若其他学生都无人回答,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讲解,使学生对其实现有效突破。

四、问题分层设计,实现学生提升

由于学生的发展存在差异性,处于同一班级的学生其发展程度可能就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在这时,为了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发问,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进行分层化的问题设计。若教师设计统一的问题,则势必会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过于简单,对于发展情况较好的学生来说就没有多大的探究意义;若问题过于难,发展情况较差的学生就很难参与进去。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分层化设计。

例如,在“功率”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分层化的问题设计,使学生通过对相应问题的解决达成有效提升。在本课中,教师就可以进行分层化的问题设计。对于那些基础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多让物理发展情况比较差的学生进行回答,实现对其的引导,激发其学习自信心。而对于那些难度较高的有一定思维拓展性的问题,教师则要能让那些学习情况好的学生尝试进行回答。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教师就要结合教学实际对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在教学实际中,教师要能深入研究教材,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问题;教师也要能做到联合教学实际,合理选择提问时机;教师还要能做好问题反馈,及时为学生排难解疑,确保其知识掌握;除此之外,教师要能在教学中注意对问题进行分层设计,确保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都能实现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立辉.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优化方法[J].学周刊,2018(34):50-51.

[2]邢艳敏.高中物理课课堂提问策略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7,19(11):137.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教学研究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