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危重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措施研究

2020-09-10 07:22刘江
医学概论 2020年50期
关键词:压力性损伤危重患者护理措施

刘江

摘要:临床上,有很多因为不同原因而被迫长期卧床的患者,在这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格外关注,比如神经损伤以及压力性损伤。相比神经损伤,压力性损伤是患者和家属更容易忽视的一个特殊病症。因此,本文中,我将针对危重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进行深入探究,希望能够为当代危重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压力性损伤;危重患者;伤口感染;护理措施

从医学角度来看,压力性损伤是指患者因为长期卧床,难以翻身,受到自身体重长时间压迫,身体软组织出现损伤,且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1]。在临床中,压力性损伤其实是可以划分为三个程度的,最低程度的损伤是患者表面绝大部分的皮肤没有异样,只有小面积的皮肤上出现星星点点的红斑,这种皮肤上的变化属于初级的压力性损伤,也是采取治疗的最佳时机。

第二个程度的压力性损伤,是指患者的皮肤表面出现了一定的破损,因为破损处护理不当,导致局部感染,伤口处出现红色浆液性的水泡,此时,患者的病情已经进一步加剧,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伤口恶化。第三个程度的压力性损伤,是指伤口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伤口处进一步破损,感染。此时,破损的伤口比原先更深,已经能够看到脂肪和肉芽。最严重的压力性损伤,伤口已经到达肌腱,筋骨,这个时候,如果得不到合理治疗和科学护理,患者便有可能因为伤口感染导致的并发症而失去生命。

正是由于压力性损伤对患者的身体伤害如此巨大,所以,掌握更多预防和护理压力性损伤的实践技巧,成为我国当前医护工作者和患者家属必须直面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我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加之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尝试,最终找出了三种适合当下卧床患者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护理措施。

一、准确评估,对患者家属给予专业指导教育

预防压力性损伤,需要医护工作者和患者家属的共同配合。实践证明,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仅仅凭借医护人员的单方面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因为日常护理中,患者家属同样承担了很大一部分护理任务。所以,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及时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准确评估,然后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性护理方案。当护理方案制定出以后,医护人员需第一时间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将方案中涉及到的日常护理技巧告知家属。对于护理技巧中涉及到的较专业部分,需要进行专门的操作培训,以确保家属能够准确掌握并灵活运用。

二、防微杜渐,在追根溯源中主动移除压力源

毫无疑问,身体局部受压,是导致压力性损伤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临床实践中,要想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我们必须本着防微杜渐的积极理念开展护理工作,在护理过程中积极找出可能导致该项病症发生的压力源,然后提前予以移除[2]。事实证明,无论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处于哪种程度,只要出现,都必定会增加患者痛苦,而且也会增加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的护理难度,所以,在追根溯源中主动移除壓力源,切实做到提前预防,合理规避无疑是一个最明智的选择。

三、持之以恒,坚持每日帮患者变换卧床体位

通过变换体位预防压力性损伤,是一项看似非常简单,执行起来却较为困难的护理措施,因为这种方法需要极大的耐心和长期的坚持。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来说,要想避免出现压力性损伤,就必须做到每天多次翻身。绝大多数患者,每隔一到两个小时就需要进行一次翻身活动。在这种翻身活动中,护理人员必须极为小心谨慎,绝不能出现拖拽病人,或者说是硬拉病人的情况。临床实践表明,对于卧床患者的蛮力拖拽,很有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加重患者病情[3]。当然,有部分危重患者并不适合翻身护理,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应当每隔一到两个小时,将一个软枕或是软垫放在患者身体下面,以此来减轻患者的身体负担。

四、加强营养,认真做好日常皮肤观察及护理

合理补充营养,可以增加卧床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当然,对于长期卧床患者而言,过多摄入脂肪,会导致患者体重增加,对身体脏器和皮肤组织的压迫性加剧,反而不利于其病情恢复。所以,医学上较为建议该类患者加强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相关营养的摄入。因此,该类患者的护理人员在负责患者饮食时,应该注意以高蛋白,低脂肪为主。除了营养摄入,做好患者日常的皮肤护理同样至关重要,因为压力性损伤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表面皮肤的逐步破损、感染,所以,要想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护理人员就必须及时帮患者擦拭身体,保持皮肤始终处于干净状态。

五、关注细节,注意确保患者卧床环境的整洁

对于长期卧床患者而言,保持所处环境清洁同样是有效避免压力性损伤的重要预防措施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定时整理患者所用的床单,被罩,确保床面整洁,床上用品干燥。而且,对于患者的排泄物,护理人员必须做到及时清理,避免其刺激皮肤。在长期卧床患者中,有很多人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情况,所以,这类患者很容易出现排泄物刺激导致的感染,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造口袋和气管导管收集患者的排泄物,避免此类刺激。

六、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压力性损伤是长期卧床患者必须提前规避的一项健康隐患,因为这类损伤一旦发生,不仅会使得患者痛苦程度增加,而且也会增加整体护理难度,延缓患者的恢复时间,严重者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必须切实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对此,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需要做到目标一致,从观察患者皮肤变化情况、监督患者日常营养摄入、学习日常体位变换技巧等细节方面出发,严格做到提早预防,防微杜渐。

参考文献:

[1]庄秋枫;肖世极;周秀花;李映林;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院内获得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护理学杂志.2021,36(03)

[2]李婧;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12)

[3]戴芳;徐晓蕾;刘舒;手术室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21,27(02)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00)

猜你喜欢
压力性损伤危重患者护理措施
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
预防性护理对神经外科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分析
Braden评分量表在神经内科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护理中的应用
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和护理管理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危重患者皮肤压疮护理预防
无创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危重患者3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