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新闻价值要素的嬗变

2020-08-28 11:28彭思涵
今传媒 2020年8期
关键词:实时性建设性数字技术

摘要:网络化时代,数字技术催化了传播环境、新闻生产模式与传受主体关系的变革,“及时”“真实”等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嬗变。本文以2018~2019年美国“网络新闻奖”突发新闻类获奖作品为例,浅析网络时代新闻价值要素的变与不变。

关键词:实时性;全时性;建设性;数字技术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8-0041-04

在新闻业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真实性、及时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这“五要素”通常被认为是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准。“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对新闻的需要和需要的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而用来评价新闻价值的标准也必然会发生变化”[1]。目前,学术界有关新闻价值的研究多关注微观层面,注重探讨新闻业务实践中新闻价值理念的内涵。但新媒介环境下,众多新闻生产实践的变革又为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网络时代的新闻价值要素发生了哪些变化?

美国网络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正因适应了网络时代的新闻生产规律而成为突发新闻报道的典范,对该奖项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网络时代的新闻价值要素之变,对国内突发新闻报道亦有借鉴意义。关于美国网络新闻奖的评选标准,欧美学者Jankowski和Van Selm提出了8条标准,Robinson随之提出16标准一说,国内有学者则将其归纳为以下8条:1.使用超链接;2.有效使用各种服务功能;3.运用多媒体;4.在线用户互动讨论;5.信息更新及时高效;6.用户反馈情况;7.传统媒体新闻消融;8.线上线下新闻的服务融合[2]。这些标准也恰好是网络新闻报道顺应新闻价值变革的生动诠释。

一、从及时性到实时性、全时性

传统媒体报道者受地理、心理、技术等众多条件限制,往往存在报道不完整、阐述不准确等问题;验证突发新闻真伪也往往需要大量时间和记者、编辑的重复工作,新闻时效性也在此过程中滞后。与之相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允许网络新闻生产者实时上传、全时更新,记者从而摆脱了传统的新闻采写模式,这也使得新闻时效性概念随之从“及时”进化为“实时”“全时”。

(一)“实时性”

新闻的“实时性”意味着消息从采编到见诸媒体的周期缩短,甚至可以做到边采边发。美国网络新闻奖突发新闻类奖项评选标准中明确要求,提交的所有作品必须于发源新闻事件后36小时内制作。

实际上,社交媒体用户对“实时性”的突发新闻报道功不可没。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预知性,给新闻工作者的“实时”报道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时,与相关事件具有接近性的用户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将一手信息发布在推特等社交平台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信息已然成为新闻报道的一部分,不少學者将这种“UGC+PGC”的新闻生产模式称为“参与式新闻”。一是,在一次突如其来的灾难事件中,参与式新闻提高了突发新闻的时效性,对传统新闻报道起补充作用。例如,在匹兹堡“生命之树”犹太教堂大屠杀事件中,获奖者《匹兹堡邮报》其实并非第一报道者,真正的“首发新闻”是卡内基梅隆大学于2018年10月27日上午10点后不久发出的短信警报,大致内容为:“沙迪·威尔金斯大道的拐角处发生了警察行动,请避开该地区,直至另行通知”;二是,参与式新闻增强了新闻交互性,打破了传受主体的对立[3]。另以《安克雷奇每日新闻》2019年的获奖作品《7.1级地震袭击阿拉斯加中南部》(Magnitude 7.1 Earthquake Strikes Southcentral Alaska)为例,2018年11月31日,美国阿拉斯加州中南部发生7.1级地震。地震发生后,该报道团队求助于社交媒体,寻找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此时的社交媒体用户从消费者一跃成为“产消者(Proconsumer)”,提供线索的用户带动更多网民参与相关事件的讨论,无形中放大了此次灾难事件的社会影响。

(二)“全时性”

网络新闻报道借助社交媒体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的“全时”更新,受众往往能在第一时间获取与事件有关的最新信息。佛罗里达国际大学人行天桥坍塌后,《迈阿密先驱报》从2018年10月15日1时56分到7时33分,利用Instagram、 Facebook和Twitter三大主要社交平台,共发布87篇实时报道,这些报道又随着情况的变化和新细节的出现被不断更新、提炼和重新聚焦。碎片化的信息像一块块“拼图”,它们拼接起来共同构成了事件的全貌。

全时性不仅指全天候的即时新闻报道,还体现在历史维度上。大数据与超链接技术帮助读者获取跨度达几个月甚至几十年的新闻事件,读者得以在由一个案例衍生出的“新闻锁链”中摘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补充相关新闻背景。《旧金山纪事报》2019年的获奖作品《营地火灾:加州最致命的野火》(Camp Fire: Californias Deadliest Wildfire)也设有全天候报道的主页SFChronicle.com,其中“Latest on the Camp Fire”专栏第一时间更新事故进展,让受众“亲历”了这场突发事件从发生、发展到解决的全过程。网页还收集了2016~2019年加利福尼亚州发生的500亩以上的火灾情况,以交互式地图的方式全面呈现其着火范围、火源等信息,截至目前,该栏目仍在实时更新,以期向受众提供最全的火灾情报与救灾知识。历史与当前的信息相互共生,进一步拓宽了“新闻”的概念。

网络新闻报道的“实时性”与“全时性”相辅相成。实时更新为全天候报道提供可能,全天候跟踪报道也对网络新闻的实时性起到补充作用,“实时”与“全时”的报道效应叠加,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新闻事件的全貌。随着媒介技术的更新与信息的爆发式增长,未来新闻报道的及时性概念还将得到进一步延展。

二、技术视角下的“新闻真实”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新闻的真实性概念发生了延展与变革,此处的新闻真实,不再是新闻事实本身的真实性,而是指新闻通过音频、视频等数字形式营造出全新的“拟态环境”,将事件发生瞬间的现场画面还原或模拟出来,从而向受众传递的真实感。

当地震、火灾等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大多数读者无法亲临现场了解真实情况,这使得新闻成为受众接触事件真相的重要窗口,而数字技术恰如其分地为新闻事件可视化、可感化提供了可能。《纽约时报》一直是新闻行业数字技术运用的佼佼者,该报自主研发核心技术, 建立了R&DLab实验室,开发各项应用与数据库,还成立了若干个工作团队,使各项业务高效开展[4]。不过,其2018年的获奖作品《The Vegas Massacre》(拉斯维加斯大屠杀)虽用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几乎所有叙事的方式,但在技术手段上并没有进一步创新。《旧金山纪事报》则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数字技术,其有关加州山火的报道运用可视化工具,为受众营造“临场化”的新闻阅读体验,读者可在交互式地图上实时跟踪火焰蔓延情况,还可在移动端的VR报道中观看在山火脚下拍摄的视频和照片,“身临其境”地感受火势蔓延及救灾情况。

技术变革是否会改变新闻的真实性是近年来备受争议的问题,这也是数字技术发展为新闻生产带来的重要课题。周敏等学者对数字技术的发展持悲观态度,他在探讨VR新闻的真实性时提出,虚拟现实是对原生信息进行加工重组后的产物,它削弱了受众分辨虚拟与现实的能力。此类新闻虽本意在“还原真实场景”,但忽略了技术本身的虚拟性,显然已不适用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真实性原则[5]。但须知,较之传统的新闻报道,网络媒介因其容量大、速度快、超文本等特征,让事实得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现,也让读者近距离地接触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这种多元传播方式客观上增强了新闻的可信度[6]。此外,实时更新也使事实得到不断补充,进一步提高了新闻的真实性。《纽约时报》在拉斯维加斯大屠杀发生后约20分钟发表了第一篇报道,该报道在此后的15个小时内被更新100余次,补充了很多独家报道,数个碎片化的信息最终拼凑成一个完整的新闻故事,真相也得以近乎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数字技术在新闻生产实践中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新闻的现场画面(如直播技术),满足了新闻传播者对“现场画面”的追求,也使受众亲身参与话题讨论与互动,提高了新闻的吸引力。

三、突发新闻的“建设性”

“五要素”的新闻价值评价标准发轫于西方大众报刊时期,它促使传播者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与市场竞争规律,偏爱冲突、刺激或耸人听闻的事件,因此,新闻中永远不缺乏对故事性、戏剧性和冲突性的呈现。随着后真相时代的到来,新闻的煽情功能更是被无限放大,民意与舆论变得多元而破碎,媒体公信力也被不断消解。学界逐渐意识到过度的冲突与煽情为新闻事业带来的危害,并试图通过建设性的报道理念推动新闻业的价值变革。

“建设性”一词最早由密苏里大学新聞学院的创院院长沃尔特·威廉姆斯(Walter Williams)提出,学者凯伦·麦金泰尔作出进一步界定:“建设性新闻是一种新兴的新闻形式,即在坚持新闻核心功能的同时,将积极心理学和其他行为科学的技巧运用到新闻生产中,致力于创作卓有成效、引人入胜的报道”[7]。从20世纪末发轫于美国的“公共新闻”(强调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既报道事实又介入公共事务中,发起并主导公众讨论,助力公共问题决策),到互联网孵化的“公民新闻”(以网络社交平台为依托,普通民众自发开展新闻内容生产与发布)[8],再到“建设性新闻”,新闻从业者对于新闻“建设性”价值的探索从未止步。史安斌总结出新闻“建设性”的六个核心理念,即问题解决导向、面向未来的视野、包容与多元、赋权、提供语境和协同创新[9]。

新闻的“建设性”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安克雷奇每日新闻》报道团队在当地7.1级地震发生后删除了付费专区和植入广告,同时利用推特发布来自阿拉斯加地震中心、安克雷奇水和废水公用事业组织等机构的实时帖文,并向受众发送关键公共安全更新的推送提醒。本文选取有关此次地震的24篇报道,经过初步编码,现将所有样本的报道主题划分成以下6个类目(注:每篇稿件的报道主题可能不止1个,本文限定单篇报道最多2个主题)。

表1报道主题分布

报道主题篇数频率震后修复27.41%地震历史总结13.70%地震知识518.52%地震情况1348.15%灾民故事414.81%安抚灾民27.41%总计27100.00%这些报道大多以积极叙事去挖掘问题,并通过“问责”来找寻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路径。其中还不乏“地震知识”“地震历史总结”等主题的服务类报道,普及抗震避险、灾区生存等知识。可见,突发新闻报道的“建设性”日益突出,这也印证了丹麦媒体人凯瑟琳·戈尔登斯泰德(Katherine Gyldensted)所倡导的,新闻业应当从积极心理学中汲取营养,关注正能量、美德和爱[9],诉诸问题的解决而非一味的煽情与悲观。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样本中,“安抚灾民”“灾民故事”等主题的报道仍颇具人情味,充满人文关怀,这说明建设性新闻并非完全摒弃煽情与冲突事件,相反的,网络时代的新闻报道善于以讲故事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进行舆论引导,营造正面健康的舆论氛围。例如,《“我无处可去”:那些因地震而流离失所的人在安克雷奇紧急避难所等待时机》(“I have nowhere to go”: Those displaced by earthquake bide time at Anchorage emergency shelter)一文将视线聚焦于滞留在安克雷奇紧急避难所的灾民,通过描述人们在地震发生时正在做的事,拉近地震与普通读者的距离。报道写道:“She doesnt know us, ”Ragland said, speaking about the earth. “No matter what gets in her way, she will go forth.”(拉格兰说,地震不了解我们,不管受到何种阻拦,地球都将继续向前。)此句将灾难与人类的冲突通过一种温和的方式呈现,以亲历者的口吻唤醒读者的积极态度,鼓励读者在灾难面前保持必胜的信念。

互联网时代,强调情感是传播者收割流量最便捷的方式,但“内容为王”仍是新闻事业繁荣发展的基本遵循。从这个角度来看,“建设性新闻”可视为对新闻行业流量化趋势的反叛,这也要求新闻从业者在新闻生产实践中坚守自身“社会守望者”的价值本色,密切关注社会中潜伏的弊病与问题,同时引导舆论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网络化时代为新闻生产与发布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价值要素也随之发生变革。但研究发现,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等特征仍是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尺度。这意味着,以时效性为前提,以真实性为目标,以数字技术为支撑,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仍是网络时代突发新闻生产的必由之路。更重要的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当下,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新闻人仍应不忘初心,本着为读者服务的宗旨,诉诸“建设性”的新闻生产路径。

参考文献:

[1]杨保军.新闻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范孟娟,秦汉文.中外新闻奖网络专题评选标准异同探析[J].今传媒,2012,20(6):45-46.

[3]李華.参与式新闻研究述评[J].新闻战线,2017(2):48-50.

[4]付凯迪.《纽约时报》的数字技术创新与启示[J].新闻传播,2019(13):26-27.

[5]周敏,侯颗.冷热媒介视角下虚拟现实新闻探究[J].当代传播,2016(5):51-54.

[6]赵少俐.网络时代新闻真实性矛盾刍议[J].青年记者,2012(20):26-27.

[7]凯伦·麦金泰尔,晏青.建设性新闻:一种正在崛起的新闻形式[J].青年记者,2017(28):4-5.

[8]蔡雯,郭浩田.以反传统的实践追求新闻业的传统价值——试析西方新闻界从“公共新闻”到“建设性新闻”的改革运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5):124-130.

[9]史安斌,王沛楠.建设性新闻:历史溯源、理念演进与全球实践[J].新闻记者,2019(9):32-39+82.

[责任编辑:武典]

收稿日期:2020-03-04

作者简介:彭思涵,女,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

猜你喜欢
实时性建设性数字技术
如果被无端指责,该咋办
以建设性新闻理念推动广电媒体转型
建设性新闻实践中值得注意的几个关系
言论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时性的提高策略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可编程控制器的实时处理器的研究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