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急性脑梗死早期血管介入治疗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及预后

2020-08-27 01:01张春芳张贵松张建张凌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5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住院脑梗死

张春芳,张贵松,张建,张凌志

(滦州市人民医院,河北 唐山)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是现代医学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在医学统计中发现,因急性脑梗死导致残疾或死亡的患者数量在全国因疾病致死致残的患者中所占比例较大[1-2]。有学者研究发现,常有患者在治疗中因护理不当导致伤口感染发生并发症,或者在治疗中因病痛有明显的厌烦、忧郁、急躁情绪,这些都会影响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3-4]。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血管介入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在近些年引起了医学界的注意[5-6]。本次研究以我院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设立对照组和观察组。通过比较,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行早期血管介入治疗时给予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介入科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40例需要行血管介入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脑血栓形成19例,脑栓塞21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中有男 10例,女 10例,年龄 46~70岁,平均(55.68±2.45)岁;观察组中男 9例,女11例,年龄45~70岁,平均(56.12±2.3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经CT或核磁共振检查后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法(NIHSS)检查,护理干预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7分;③患者及其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参加,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的。

排除标准:①CT、核磁共振检查中显示患者脑梗死病灶存在血性变化的;②近期服用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降压的患者;③患者精神异常,具有认知障碍的。?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行早期血管介入治疗,在治疗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用药用量的讲解及饮食禁忌,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控。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全程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由主治医师、麻醉师、神经内科护理人员、专业康复训练人员组建成一个全程护理团队,对患者从治疗到预后全程负责。团队所有成员确定后,做一个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急性脑梗死相关知识,患者饮食、用药禁忌,患者康复运动指导的操作流程。②针对卧病在床、有瘫痪或半瘫症状的患者,护理人员每隔2 h帮助病人变化1次体位,行仰卧位、坐卧位、患侧卧位和健侧卧位交替变换,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③介入治疗前,帮助患者做好皮肤清洁,预防手术穿刺伤口的出现感染;治疗中固定患者插管一侧的身体,避免导管弯曲堵塞;手术前后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有任何异动需及时报给主治医师。④对患者心理的护理,关注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及时行针对性的干预。在患者手术前,由护理人员为患者和其家属讲解病症治疗和预后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及家属提高治疗信心,患者术后,由专业康复运动训练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专项指导。⑤生活护理,患者接受康复训练后,病情得到控制,在医生的允许下可以回家休养,这时候需要护理人员引导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饮食和作息习惯,告知患者家属要保持安静的环境让患者得到充足的休养。

1.3 观察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观察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总分42分,21~42分为重度、16~20分为中重度、5~15分为中度、1~4分为轻度、0~1分为基本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住院观察时间

护理前两组评分相差不大(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要低于对照组的,术后住院观察时间也比对照组的短,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住院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住院时间对比(±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分) 护理后(分) 住院时间(d)对照组 20 18.98±3.68 9.78±2.13 15.36±4.21观察组 20 18.87±3.58 5.43±0.92 10.68±3.68 t 0.096 8.385 3.743 P 0.924 0.000 0.001

2.2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近些年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危重疾病,因为发作突然,病情恶化迅速,在患者诊治中,对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都有很高的要求[7-8]。目前常规的护理方式,主要是针对治疗方案展开的,对患者的关注度较低,在护理中常常忽视了患者真正的需求。最近几年,随着新型优质护理理念的兴起,在临床护理中强调了对患者的关注,通过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护理来提高护理效果,达到增强治疗效果的最终目的[9]。在这种新的护理理念的推广中,我院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血管介入治疗中也采用了全程护理模式,针对性的为患者做心理护理、肢体护理、康复训练、生活护理等。

本文选取我院介入科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分组比较分析,护理前两组评分相差不大(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要低于对照组的,术后住院观察时间也比对照组的短,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50.00%,显然观察组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行早期血管介入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患者治疗后需要住院观察的时间更短,所需费用也会相应减少,相应的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减少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对改善医患关系有一定的作用,这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中,显得格外重要。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住院脑梗死
妈妈住院了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