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层流净化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

2020-08-27 01:01汪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5期
关键词:层流无菌空气质量

汪阳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 武汉)

0 引言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各类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承担着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及消毒灭菌的工作,其各项工作开展的质量均关系到医院医疗、科研与教学的质量,如消毒灭菌工作实施不彻底可导致全院性感染的严重后果,因此不断完善供应室工作是确保各项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1]。消毒供应中心的层流采取空气净化原理,净化区域对空气洁净度要求十分高,且气流的流通方向也需要严格控制,从而使空气有高洁净度区域流向低洁净度区域。本次研究采取平板暴露沉降法对净化区空气质量进行监控,从影响消毒供应中心净化区空气质量的因素着手,探究改善流净化区域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现做如下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消毒供应中心对灭菌区、检查包装和无菌物品存放区的空气细菌浓度进行检测。每月监测2次,选取1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2018~2019年共进行了24次检测,并得到相关数据用以分析。

1.2 方法

采取平皿沉降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层流净化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采样监测,选择室内面积在30 m2的房间作为采样室,在采样室选择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作为采样布点,点位距墙面1 m,且送风口下方不得设置采样点,采样点布置于距离地面1 m的平面上,将直径为9 cm的普通营养培养皿打开,使其充分暴露于空气中,静待15 min后盖好,结束采样。采样标本立即送往细菌室进行培养,并对比采取干预措施前后6个月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2]。

1.3 结果判定

以尘埃粒子数≤3.5×106个/m3、静压差≥5 Pa为标准值。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SPSS 18.0对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包装及灭菌区空气质量

在采取干预措施前,消毒供应中心包装及灭菌区域的空气质量超标次数3次,采取干预措施后,包装及灭菌区的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所有监测结果均达标,干预前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 1。

表1 干预前后包装及灭菌区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对比(n, %)

2.2 无菌物品存放区域空气质量

采取干预措施前,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空气超标次数2次,采取措施后6个月内无菌物品存放区的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每次监测结果全部达标,干预前后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无菌物品存放区域空气质量对比(n, %)

2.3 采取干预措施后层流净化区域尘埃浓度测定结果均值

采取干预措施后,对层流净化区域空气的尘埃浓度进行测定,见表3。

表3 采取干预措施后层流净化区域尘埃浓度均值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医院感染控制的深入发展,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空气质量与环境条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空气层流洁净技术近年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在减少空气细菌污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价值[3-4]。然而层流洁净室技术仅对消毒中心空气进行净化,无法处理突发污染和室内物体表面,因此分析影响消毒供应中心层流净化区空气质量的相关因素及控制办法,对消毒供应中心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预防院内感染,保障医疗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平板暴露沉降法作为一种静态的细菌监测方式,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实惠的优点,目前我国较多医院均采用此种方法对层流净化区空气质量进行监测,本次研究采取平板暴露沉降法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空气进行检测,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消毒供应中心的空气质量显著改善,明显优于干预前,证实了保持层流净化空气相对密闭,保持室内正压减少人员出入对于改善空气质量有重要作用,现将影响消毒供应中心层流净化区空气质量的各类因素以及解决对策开展详细讨论。

3.1 室内工作人员因素

有研究表示,人是影响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的一大重要因素,采取空气洁净技术建造的供应室,在没有工作人员时,空气中含菌量较低,而当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和活动时,菌粒明显增多。工作人员皮屑散发现象在消毒供应中心空气细菌传播中有着重要作用,如果工作人员的头发没有完全覆盖,脱落的皮屑将成为空气中的细菌来源,此外,工作人员在通过呼吸、咳嗽、说话、打喷嚏等方式将金葡菌、微球菌属等排到空气中,可形成污染。因此,进入层流净化区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保持个人清洁卫生,修剪指甲、洗头、不化妆、不佩戴手势,进入工作区域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必须完全遮盖头发。在进行工作时,严格遵守相关操作流程和规范,严禁跑跳,动作轻柔,如发生感冒,有咳嗽、喷嚏等症状严禁进入层流净化区[5-7]。

3.2 净化设备因素

如消毒中心空气过滤网不及时清洁,空气流通度下降,可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另外气候季节性变化时,不同效能的过滤器未按规定及时更换可导致空气中菌粒增多,消毒供应中心各区域之间存在静压差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一大因素[8]。对此,消毒供应中心应当安排专人对净化设备与净化空调系统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层流净化区域的初效过滤器每隔3 d清洗1次,中效过滤器1个月清洗1次,高效送风口3个月清洗1次,每天清洗回风口的格栅,另外,层流净化区静态空气净化效果每月进行1次检测。

3.3 清洁卫生因素

在清洁过程中,未将拖布进行消毒,拖布池使用时不注意污、洁分开,不采取湿式清洁,未及时倾倒垃圾,供应中心的温湿度和换气次数不达标等因素均可导致层流净化区域空气质量的下降。为确保层流区域的洁净度,在进行保洁时应当采取湿式清洁,采取尼龙布这类不会掉纤维的材料进行物品擦拭,防止扬尘,拖地采取湿式拖布,如果医院条件允许可采取移动时或几种固定式的真空清扫机,从而减少和避免微粒污染,清扫完毕及时倾倒垃圾[9]。由专人负责消毒中心湿度计、温度计的检查工作,确保消毒中心各区温、湿度以及换气次数达到规定标准。

3.4 包装材料因素

各类医疗用品未及时去除包装即进入层流净化区、在层流净化区进行辅料包装、使用纺织品对物品进行包装,上述行为可产生大量粉尘,进入过滤器阻塞过滤网,导致空气质量下降。针对此种问题,应当设置清洁物品的入口以及接收待灭菌物品的窗口,并设立独立房间进行敷料制作,尽量避免使用容易产生过多分层的纺织品作为包装。回风口处不得堆放物品,进行无菌包打包时不得在回风口附近进行,避免对空气过滤质量产生影响[10]。

综上所述,影响消毒供应中心层流净化区空气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须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才可提升空气质量。

猜你喜欢
层流无菌空气质量
乌海市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掺氢对二甲醚层流燃烧特性的影响
追溯系统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扇形折叠法”治疗巾在“三巾”无菌盘中的改良应用
神奇的层流机翼
超临界层流翼型优化设计策略
无菌操作技术在无菌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进展
重视车内空气质量工作 制造更环保、更清洁、更健康的汽车
层流净化手术室的好处与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