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2020-08-27 01:01张仲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5期
关键词:血常规静脉患儿

张仲虎

(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 引言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病原体侵犯鼻部、咽部以及喉部等位置的急性炎症反应症状,也是儿童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发病率较高[1]。一般症状可见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发热等症状表现,还有一些患儿都会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2]。常见于一些营养不良或是免疫力低下的儿童[3]。本文将结合临床应用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检查诊断进行观察与分析,详情见于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进行住院和体检的儿童150例进行观察,对照组50例为正常体检的儿童,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3~10岁,平均(6.57±3.36)岁;观察组100例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其中细菌感染为A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10岁,平均(7.13±2.08)岁;非细菌感染为B组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4~9岁,平均(6.59±2.28)岁。对所有患者均予以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查。所有儿童及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各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

对所有患儿分别进行血常规以及C反应蛋白的检查。检查前1 d饮食清淡,自晚间起禁食12 h,采血前对儿童进行安抚,避免情绪激动,抽血部位小儿首选肘部静脉,其次为内踝静脉。采血时要求露出手臂,选择静脉,扎止血带,嘱咐受检儿童握紧拳头充盈血脉,常规消毒,针头刺入静脉,少量回血后,放松止血带,患儿松拳,使用将含有EDTA-2K的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液标本,采集所需量3 mL之后,拔除针头,干棉签按压前壁屈曲数分钟,轻轻颠倒混匀10次,避免剧烈摇晃,防止溶血,再分别经由相应的自动化分析仪以及配套试剂盒进行检查诊断。

1.3 观察标准

对观察组中A组、B组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对观察组、对照组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组、B组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

A组患儿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且组间对比显示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A组、B组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比较(±s, ×109/L)

表1 A组、B组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比较(±s, ×109/L)

?

2.2 两组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显示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比较(±s, ×109/L)

表2 两组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比较(±s, ×109/L)

组别 例数 血常规 C反应蛋白对照组 50 4.2±0.9 1.0±0.5观察组 100 13.4±0.6 12.7±0.5 t 60.142 117.000 P 0.001 0.001

3 讨论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一般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和秋冬季气温变化较大时更为常见[4]。临床大部分患者均为病毒感染所致,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类型,还有一部分为细菌及其他病原体感染所导致[5]。临床体征一般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淋巴结肿大等。临床对患儿的检查诊断一般需集合血常规、病原学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6]。

血常规检查是最为基本的血液检验方式,主要对血液的细胞部分即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进行检查,并通过对其数量变化、形态分布的观察,判断疾病,也是临床医师常用的辅助诊断方式之一[7]。一般进行检验前忌食用肥腻的食物,并且由于儿童年纪较小,配合度较差,因此需结合家长进行安抚,一般静脉采血常选用体表浅静脉,小儿一般采用肘部静脉、内踝静脉等位置,采血时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要求,抽血量则取决于受检项目的要求。

C反应蛋白简称为CRP,是一种当机体受到感染或是发生组织损伤时血浆中蛋白质急剧上升的急性蛋白,能够通过激活补体以及增强吞噬而对机体进行调理,将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凋亡组织细胞进行清除,还能够对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进行保护[8]。一般采用免疫扩散、放射免疫、酶标免疫测定方式,都对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与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均具有一定的关系,能够帮助人体获得非特异性免疫力,对于细菌以及病毒感染的诊断中、炎症反应中有着积极作用,当炎症发生时会随之升高,但发生病毒感染时一般无明显改变。

结合本次实验研究,应用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方式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进行检查诊断,当病毒感染时,一般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的比例升高,当细菌感染时,常可见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表现,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检查诊断中应用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检出效果,对患儿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血常规静脉患儿
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内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常规解读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