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与多次根管治疗的比较分析

2020-08-27 01:01兰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5期
关键词:牙髓炎口腔疾病根管

兰妍

(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马岭卫生院,海南 三亚)

0 引言

研究表明正常人的口腔环境是存在多种菌落的,属于有菌环境,因此如果日常不注意口腔卫生,很容易滋生各种口腔疾病[1-2]。急性牙髓炎就是一种常见的因细菌感染导致的炎症类口腔疾病。这种疾病最大的特点便是起病急、患牙疼痛难忍,且口服止痛药物无法获得改善,随着病程的推进,最终会导致牙髓坏死。对于抗生素和止痛药物无法改善症状的患者,就必须考虑手术治疗,其中根管治疗与拔牙术形成互补,可做保留牙齿治疗,在急性牙髓炎的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3-4]。在最初的根管治疗中,患者需要进行多次的治疗,不仅花费的时间多,承受的痛苦也比较大。但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和根管材料的创新发展,一次性根管治疗的应用逐渐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推崇,这种治疗方式可以一次性完成根管填充工作,减少患者治疗的痛苦。笔者此次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中分别纳入43例患者,比较了一次性和多次根管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到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急性牙髓炎患者,按疗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取多次根管治疗,研究组43例患者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 17例;年龄 24~58岁,平均(39.75±3.26)岁。研究组:男性 27例,女性16例;年龄 33~57岁,平均(39.43±3.57)岁。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比较差异小(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的口腔X光片和症状皆与急性牙髓炎相符;②自愿参与研究,并在了解研究主题、方法、分组等内容后,签订好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其他类型的口腔疾病患者;②精神、语言或意识等方面有异常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多次根管疗法。首先进行局部麻醉,然后进行去除病变组织的常规操作,测量所需根管长度并进行定位,将根管口用药物暂时封闭处理,保持1周2次的复诊频率,确定患者无不适感后给予根管填充,治疗中视患者情况给予适当的药物进行抗感染或止痛。

研究组:一次性根管疗法。同样在局麻后去除病变组织,测量根管长度并定位,使用生理盐水和次氯酸钠将髓腔冲洗干净后,用医用棉球擦拭掉多余水分使根管处保持干燥状态,将消毒后的根管进行填充处理,检查好根部填充是否饱满,无欠充情况则可以将根管口封闭,最后采用测压法固定根管。同样,治疗中要做好预防感染的工作。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相关指标,牙龈出血指数(0~5分,分数越高,出血越严重)、牙菌斑指数(0~3分,分数高的代表牙菌斑更多)、疼痛程度(VAS评分法,0~10分,分数高的表示疼痛更严重)。(2)记录两组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包括疼痛、咬合异常、牙龈红肿,记录其发生率。(3)治疗后,观察1周后,评估两组疗效,显效:患者牙齿炎症痊愈,患牙无疼痛感;有效:患者治疗牙齿的炎症和疼痛感都得到显著的改善;无效:炎症未见改善或炎症加重,患牙依旧疼痛难忍。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的牙龈出血、牙菌斑和疼痛等相关指标之间的差异很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上述指标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指标明显更优(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s)

表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s)

组别 例数牙龈出血指数 牙菌斑指数 疼痛程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3 3.99±1.13 2.84±0.76 2.16±0.64 1.68±0.52 3.85±0.84 2.92±0.87研究组 43 3.92±1.26 1.85±0.53 2.12±0.67 1.02±0.27 3.71±0.95 1.96±0.57 t 0.271 7.007 0.283 7.387 0.724 6.053 P 0.787 0.000 0.778 0.000 0.471 0.000

2.2 比较两组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计算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是27.91%,研究组的是9.30%,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比对照组少(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n(%)]

2.3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1周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6.74%,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5.35%,明显,研究组的效果比对照组更佳(P<0.05),见表 3。

表3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n(%)]

3 讨论

口腔中分布着各种菌落,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对人类的健康形成危害,但是当口腔卫生情况糟糕、口腔内组织受到机械性、药物性创伤等情况发生的时候,各种口腔疾病发生的概率也急剧增加[5-6]。急性牙髓炎便是牙髓受到细菌感染导致的,且牙髓感染还会蔓延到根尖,加重患者的痛感。这种炎症还会影响到患牙周边牙龈血管的畅通,最后导致红肿、化脓。目前,急性牙髓炎的治疗方法较多,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可选择药物或手术,一般来说症状较严重的采取手术疗法效果更佳。目前,根管治疗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运用较多,备受推崇,其手术原理是去除病变组织后使用材料填充根管,既能够保持牙体的完好,又能够防止细菌在根管的积聚[7-8]。一次性根管治疗是近些年在技术与材料的支持下实现的,可在患者首次治疗的时候便完成整个根管填充工作。而以往的多次根管治疗,则需要患者多次治疗,整个根管填充的过程需要分批次完成,这导致患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治疗,且多次承受治疗的痛苦。本次研究中,从根管治疗有关指标、疼痛感、不良反应等方面来对比了多次和一次性的根管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的牙龈出血、牙菌斑和疼痛等相关指标之间的差异很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上述指标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指标明显更优(P<0.05);计算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是27.91%,研究组的是9.30%,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1周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6.74%,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5.35%,明显,研究组的效果比对照组更佳(P<0.05)。

总而言之,一次性根管治疗见效快且远期效果与多次根管治疗相当,同时一次性根管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少,患者的疼痛程度较轻,因此,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牙髓炎口腔疾病根管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数据库收录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数据库收录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小儿急性牙髓炎对其疼痛的改善探讨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根管治疗术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不同根管治疗法应用于牙髓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