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底瑰宝

2020-08-13 07:14钟萍
好日子(中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装饰纹样工艺技术

【摘 要】珐琅器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工艺,其成就与艺术价值应当予以重视。本文通过分析珐琅器的分类与历史渊源,探究当代珐琅器的风格特征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珐琅器 装饰纹样 工艺技术

一、珐琅器分类介绍

故宫博物院现藏的七千多件珐琅器是我国传统工艺的见证与记载,是我国珐琅工艺演进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与文化遗存。根据我国珐琅传统工艺的归类,以金属为胎敷涂珐琅的为珐琅工艺品,以玻璃为胎敷涂珐琅的称之为玻璃胎画珐琅,以瓷为胎敷涂珐琅而成的叫做珐琅彩。

“大食窑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朗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盒儿、盏子之类,但可妇人闺阁之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又谓之鬼国窑。”曹昭于明初撰写的著作《格古要论》最早记录了我国珐琅器的工艺特征、用途以及适用对象。掐丝珐琅的制成工艺是以细而薄的铜丝掐成各种图案,粘于铜胎之上,再根据图案设计要求填充各色珐琅釉料,入窑烘烧,重复多次,待器表覆盖珐琅釉至适当厚度,再经打磨,镀金而成。王佐后为该书增补道:“今云南人在京多作洒盏,俗呼曰鬼国嵌。内府作者,细润可爱。”这段记载较具体地交待了“大食窑”的工艺特点、主要品种、使用对象、制作地点以及别名等,以此印证其工艺特点与现今铜胎掐丝珐琅工艺相吻合。故“大食窑”“鬼国嵌”已被诸多学者确认为铜胎掐丝珐琅器。

关于掐丝珐琅的起源地和起源的时间,有人主张波斯是掐丝珐琅的诞生地,其技术成熟于五、六世纪,并由此时从波斯传到了阿拉伯、东罗马帝国等地。到12、13世纪的欧洲,掐丝珐琅主要流行于罗马拜占庭帝国,而其他的欧洲地区,以錾胎珐琅为主。因此,战争的爆发使得蒙古的远征军都有机会接触到掐丝珐琅和錾胎珐琅这两种技术。

清代珐琅工艺在明代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康熙、雍正朝得到发展,至乾隆时期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清代珐琅业发展迅猛的前提,自然是由于百余年间“盛世”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客观条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与清代帝王具有的文化素养、又善于接受外来先进文化以及新鲜事物所推行的大力扶植有直接关系。

珐琅器于清代后期呈衰落模式,嘉庆时期便有了工艺不精的现象,之后由于清政府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每况愈下,如今的中国在时代潮流的更迭中更是面临着技艺失传的窘境。

二、饰色缤纷的富丽装饰

当代珐琅器仍延续着明清时期的制作技法与装饰,在此基础上也有些许的装饰图案创新。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将各种美术技法及其它姐妹艺术之精华融会在创作中,形成了自已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以清逸和新颖的奇妙构思、和谐的釉色变化,不断超越传统,使作品风格古雅而更具现代韵味。他创作设计的许多珍品、精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并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研制出新型工艺“珐琅珀晶”,并获得国家专利。在工艺不断创新的进程中,他研创出《银胎景泰蓝〉和以景泰蓝为主体,与花丝、玉雕、牙雕、漆艺等多种工艺结合的新产品。其作品《凤亭灯车》是鸟禽与建筑两种题材相结合的新尝试,景泰蓝与多种工艺结合,以凤凰组成车形。六角翅脊宝亭灯为嵌玉花丝银蓝工艺,表现出景泰藍和花丝工艺制作古典建筑的高超技艺水平。还有将彩陶各种直线、曲线及水纹、漩涡分别装饰在造型各部位,描绘水纹各种态势,而色彩则采用黑、白、红三色的新石器时期尖底瓶造型景泰蓝作品。

珐琅器作品创作选材广泛,题材多样,以花鸟题材居多,当代作品能以形写神而刻意求新,掐丝工艺线条流畅且富于生命力。当代工艺美术大家善于把景泰蓝的掐丝工艺和工笔画的线描结合起来,坚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作品色彩运用得当,讲求整体色调和美感。

三、潮流联名的复古上新

““夜间经济 13 条”推出以来,三里屯、五棵松、前门和大栅栏等“夜京城”地标,蓝色港湾、荟聚、簋街、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夜京城”商圈,以及天通苑、回龙观、常营等“夜京城”生活圈纷纷延时经营、推出丰富活动,“老字号们”也为消费者们带来了新的夜消费体验。”新政的推出促进了珐琅厂文化热,而明星效应也带来了如《上新了,故宫》,《巧手神探》等热播综艺。

如今的联名商品更是随处可见,明清时期的珐琅器大多以大件的器物造型为主,现在通过纪念性的礼品销售将如戒指、耳环、书签、杯子等小件珐琅器推广得火爆。少了大件满花的密集感,多了几分简单富丽的高级感。淘宝小店的原创设计更是为工艺、纹饰、造型注入了新鲜血液。

总结

珐琅工艺是我国传统器物文化的集大成者,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告知未来的传承人要谨记“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匠心永存,无惧考验”。珐琅器胎型规矩,掐丝细腻,釉色纯正,鎏金灿烂的艺术追求也是当代设计师可借鉴的典范,珐琅器凝聚着几代艺人的心血和智慧,荟萃着精巧绝伦的技艺,作为值得国人骄傲的集大成工艺不应淹没于时代的更迭。

参考文献:

[1]裴晓静.夜经济火了老字号亮了.中国品牌.2020年(01):79-80

[2]崔唯;钟连盛;王薇.清代景泰蓝色彩的演变及其数据与审美特征.艺术设计研究.2019年(04):76-82

[3]李阳.景泰蓝釉料呈色原理研究及实践.设计.2019年(13):60-62

作者简介:

钟萍(1997—),女,汉族,籍贯:江西省赣州市,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院,201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陶瓷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装饰纹样工艺技术
机械工艺技术与工装设计应用研究
地热再生工艺技术在道路维修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直升机典型部位防雨密封设计与工艺技术分析
试论原始彩陶装饰纹样对中国早期绘画的影响
基坑支护工程旋挖桩增加钢护筒工艺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以纹样观西南民间蜡染艺术之审美
清代后妃氅衣植物装饰纹样探微
中国明清家具装饰纹样的研究
彝族“耶玛”的形式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