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生命教育的意义

2020-08-13 07:14陶礼军
好日子(中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新时代意义

【摘 要】高校生命教育包涵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等,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是开展生命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二是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三开展生命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四是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高校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引导学生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展现生命中的爱和亮点,为社会、为人类、为中华的伟大复兴梦想发挥出自己独有的光和热。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  生命教育  意义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平日车水马龙的马路变得空无一人,热闹的场所大门紧闭,甚至人们出入自家小区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突然发生的这一切,从未经历过大灾大难的当代大学生开始惶恐,担心自己或者家人会不会被传染,有的还会问世界末日是否要来了?……此时此刻我们应该反思,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高校是否应该补上一课——生命教育!

一、高校生命教育的内涵

人的生命一般由三个因素组成,即自然属性——生理、社会属性——心理、精神属性——灵性。自然属性,指人的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生理范畴,主要指与人伦、人生(寿命长度)等有关的性、健康、安全和伦理等问题。生命的自然属性,它决定着人的生命长度,即寿命的长短;社会属性,主要指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从而发展起来的符号识别及社会人文系统,它包括了个人的学习、成长、工作、交友、爱情、婚姻等有关人文、人道的各各方面。生命的社会属性决定着人的生命宽度,它以文化为内核和基础,并不断拓展和提升;生命的精神属性,主要指是个人”我之为我”的最根本和本质的体现和要求,就是生命最聚集的闪光点,一般包括自性本我、低层本我、人文本我、形象本我和高层本我等五个层次,关乎人性与人格。生命的精神属性,决定着人的生命高度,它并非单纯指人成功时能达到的高度,也指人在逆境中所处的低谷,对生命的深刻、独特的体验及深层次激发的灵性,就成了最有意义的生命高度的一部分。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构成了一个人的生命的全部——生命维度和生命长度及生命宽度等有机统一,凝成了一个人的生命亮度——个体生命”我之为我”的生命独特亮点。

那么什么是生命教育呢?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1]。

针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从根本的意义来说,就是是一种全人教育,它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及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每个方面,既关乎大学生的生存与生活,又关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大学生的本性与价值。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标——生命管理,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成为”我自己”,最终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展现生命中的爱和亮点,为社会、为人类发挥出自己独有的光和热。

二、高校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意义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中国走向伟大复兴梦想,但不可否认当代的大学生中有一少部分人存在追求物质生活、虚度有限岁月、社会道德衰落、身心发展不良、甚至自杀行为时有发生……这次疫情的发生又一次提醒我们高校的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一是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接班人,他们生命质量决定着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学生的生存技能、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这实现中国梦而刻苦学习、奋发图强;有利于大学生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融入于个人的品质、精神,培养勇敢、坚强、自信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提升他们在国际化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二是高校開展生命教育是社会不断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也为大学生开阔视野、获取信息、培养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不可否认的消极因素也影响了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负面影响,使一部分学生道德自律能力下降、道德观念模糊……另外,意外事故、校园伤害等威胁大学生人身安全的种种因素,也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

三是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及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使大学生极易产生心理、生理、道德等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如果生理、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和疏通,容易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问题。因此,需要开设课程或者讲座积极引导学生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等规律,从而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及生命的意义。

四是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高校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高校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甚至威胁到高校的生存。而高校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毕业生质量的竞争,而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而各个高校从自身的发展来看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保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出版的职业培训课程《生命教育导师》,2012年5月

作者简介:

陶礼军(1965.10—),女,汉族,湖南宁乡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等。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新时代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