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指导下外语教师在线专业发展平台的搭建与认知形成

2020-06-29 15:37高晶
世界家苑 2020年6期
关键词:认知建构主义

高晶

摘要: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外语教师作为语言的教学者更需具有时代性和全球视野。因此,搭建专门为外语教师设计的在线发展平台将是我国在线教师发展平台独具特色的实验,更是对我国现有在线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现状的有效弥补和改善。本文在调查我国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探讨建构主义对搭建外语教师在线专业发展平台的指导意义,为外语教师提供了解国内外先进外语学习和教育理念的机会,有效地提高外语教师专业培训的效果。

关键词:教师在线专业发展;建构主义;认知

1 引言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外语教学因为语言的工具特质使得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具时代性和全球视角。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建立外语教师在线专业发展平台尤显重要。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教学职业生涯中每一个阶段掌握良好的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在线专业发展是教师在网络环境中以交互的形式进行专业发展的过程。全球信息化发展使得在线发展逐渐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为我国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定制化”服务,方便外语教师了解国内外的先进语言学理论和教育理念,促进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

2 理论介绍

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21 世纪以后被人们认识和重视。建构主义主要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认为知识只有经过审视和判断,符合世界的现实观点,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主观知识的建构和对外界知识的评判中,个人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的同时,社会活动在个体发展中的具有很大的效用。教师发展在线平台就是一个虚拟社区,每个教师都是学习共同体的一份子,不同观点思想经过共同体成员的认证和验证建立起可供认知的知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 相关研究

3.1 国外相关研究

西方学术界对教师发展的认识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到20世纪末,美国教育界开始着眼于整个教师职业发展的长期性周期性研究。Fuller(1975),Berliner (1988)等提出教师发展的四阶段理论。本世纪初很多学者对教师发展做了大量描述性研究,Huberman(2009)的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常处于各自独立的状态,引发研究者对教师角色重新思考。网络信息化使教师发展研究达到新阶段。研究者认为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应利用网络数字平台与来自于不同区域或国家的教师分享兴趣和知识。理论方面发展了终身学习理论,提出在线学习共同体等理论,如Barnett Michael(2006);实践方面,EDTech Leaders,eMSS等教师在线发展项目广泛开展。

3.2 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杨秀玉(1999)就国际上较有影响的教师发展阶段理论作综述,宋冬雪(2001)在实践层次介绍了美国新任教师发展实践项目。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的普及,出现了以网络为中介的教师发展研究,如刘要悟(2010)对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内涵、特点、以及价值作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七条策略;董鹏(2019)探索研究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在线发展模式是当今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和主要模式。相比西方学界在线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实践,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研究建构主义指导下外语教师在线教师发展平台的建构,是对我国现有在线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存在问题的有效弥补。

4 我国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属于传统培训和网路培训相结合以传统培训为主的发展路径。传统培训内容缺乏连续性,客体缺乏主动性,培训方式单一,尚无法提供教师终身发展规划等问题。目前国内已经出现的一些在线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有些以单个学校的教师为共同体,有些以省市范围为共同体,多数在线平台为各自面对的教师群体提供了专业发展服务,但也存在诸如资源少,实时性差等诸多问题。本研究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建立在线共同体,强调学习者主体性和经过讨论、验证的认知知识获取,是对我国现有在线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有效弥补。

5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外语教师在线专业发展平台的搭建

基于建构主义的在线学习是目前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搭建适合中国特点的外语教师在线专业发展平台。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经验的不同造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同。个体通过新旧经验之间的冲突引发同化与顺应这两种认知活动,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建構主义挑战知识的确定性,认为知识是学习者通过对客观事物进行经验后的解释。知识并非对问题的固定答案,而是学习者选择、加工、综合,对新信息进行理解,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建构主义理论不仅充分重视学习者已有经验,而且认为与他人的协作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具备以下基本设计。课程设计、认知工具设计、科技前沿设计、评价设计等。课程设计包括精品课、情境性教学案例等;认知工具设指合作学习、教学成果分享等;科技前沿设计是英语和教育领域最新科研动态追踪,使受训教师及时了解英语研究发展成果和趋势并指导自己的科研创新;评价设计必须个性化、多元化,不仅限于专家评价或者学生评教,这样才能对教师起到督促作用。

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认知工具设计是外语教师在线专业发展平台特点的集中体现,技术方面的认知工具包括语义网络、专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平台上的认知工具包括教师论坛、专家课程、博客等,提供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专家教师之间进行交流的平台,为学习者解答疑难问题,提供表达自己想法,分享自己成果的机会,从而促使其积极参与培训,主动自觉地更新教育观念和技能。认知工具设计要丰富便捷,方便教师记忆保留信息。

6 建构主义的平台搭建的指导意义

首先,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对信息进行加工之前,头脑中已储备了相关信息。因此在线教师发展平台必须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者能够找到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结合固有知识、概念对新信息进行再加工,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学习,建构新的有意义的知识。

其次,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是主动的。在线发展平台的学习方式为更利于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平台设计的过程中,培训题目的设计以任务型设计为主,学习者发挥主动性直接参与问题的解决,必须对获取的知识进行比对、分析、綜合等才能找到解决方法。最后由学习者决定答案,而非专家学者给予固定答案。最后答案会因不同的学习者根据各自不同的固有知识,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得到属于自己的特定的答案,这样整个学习过程是动态灵活的,才能激发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提高培训效果。

最后,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个人主动学习的同时,社会活动在个体发展中的具有很大的效用。在培训过程中,专家的身份是辅导者,学习者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不再被动接收专家的知识而是自己的声音能够得到表达。教师发展在线平台就是搭建一个良好互动的全球化虚拟社区和学习共同体,促使学习者和专家之间、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进行积极的外语学习和工作经验交流。在互动过程中,激发学习者建构新的外语学习和工作的认知。

参考文献:

[1] Fuller. F.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Concerns of Teachers [C].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Illinois,1972(01).

[2] Dede,C. A Research Agenda for 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J].Teacher Education,2009(60).

[3] Smith,Kara. 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 to Deliver PD Online [D].Boston College,2010.

[4] 董鹏,顾亦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路径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19).

[5] 刘要悟.美国教师在线发展标准及其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0(01).

[6] 杨刚,叶新东.社会性互动分析视角下我国高校教师在线学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政法学院科研项目“社会建构主义视域下外语教师在线专业发展平台的建构”研究成果(编号:2019Q15B)。

(作者单位:山东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认知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建构主义与高中生物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