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3-17 09:34闫雪峰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师资

闫雪峰

摘 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是推动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全面提升农业者素质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不断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才能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长期、有效、稳定发展。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师资

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农业。但现代农业不只是需要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更需要能够运用它们的一线劳动者,这就是新型职业农民。这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更是人多地少、农业劳动力结构恶化情况下,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要在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当下农业工作中重要的解决途径。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1.农业从业者思想落后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部分地方政府还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当前大部分农民平均年龄都在40岁以上,但是学历多数只有初中水平。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为低下,思想不够解放,观念较为落后,科学技术知识严重匮乏。许多农民对“要我培训与我要培训”观念模糊,参培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农民在生产中还严重依赖传统和经验,接受现代农业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式等方面缺乏主动性。职业农民培育对部分农民来讲,仍然是新事物,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因此,导致思想上不够重视,参加培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2.职业农民培训师资不足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但实际问题落实到地方政府中难以得到全力支持。随着农业生产市场化、规模化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这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领办人或管理者已不局限于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包括经营管理、市场运作和企业策划等多方面涉及自身发展能力的知识和理念。而培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求。

3.培训对象不精确

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基本上以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为主,但因我国还没有建立规范的职业农民岗位标准和准入制度,缺乏相应的投入机制、补贴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保障制度,制约了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管理上缺位,导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多半只为完成任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构硬件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培育方式单一,后期指导服务不到位,达不到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培育对象片区化、凑数化的现象严重,参加培训的农民受教程度偏低,老龄化现象突出,严重影响整体培育质量。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1.提高农业从业者学习能力

现阶段,我国农业从业者受教育程度在逐渐提高,但在农业方面的主要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依旧普遍低,大部分农村主要劳动力只有初中阶段的教育学历,具备高学历的从业者相对来说十分稀少。针对此类情况须由政府主导,教育培训机构要送教下乡、建立培训基地是农民教育的关键定位;政府性、基础性、公益性是农民教育的重要定性;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大部分的农民忙完了生产还要忙经营、忙生活,能够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非常少。这就需要教育培训人员根据从业者的作息时间安排培训时间,考察从业者的培训需求送教下乡、半工半读,把学历教育办到农民家门口、办到合作社、办到产业园区,办到企业,培育大批高素质农民,是农民教育培训的基本定向。

我国大部分农业从业者的受教育水平低将直接影响其接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受教育水平低、综合文化素质差会影响农民对新型生产技术的直接学习能力,思想观念比较传统。针对此类情况可以在农村开设科技实验点,以试验点为中心宣传新型农业科技机械并引进各种新型农业机械,让农民无偿使用。在农民学习新型机械知识、掌握新型技术操作方法后,允许其实际应用到农业耕种中,让农业从业者实际体会到新型科技机械为农业劳作带来的各种方便之处。

2.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管理

要制定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和《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奖励暂行办法》,对培训合格的农业从业者在充分尊重其意愿的基础上,依据认定条件、认定标准、认定程序,进行职业农民认定,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能进能出机制,对不再符合新型职业农民条件的,按规定程序予以退出,不再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3.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

要加强涉农部门的协调,进一步整合农业项目和资金,把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特别是要借助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和其他的一些农业补助项目,积极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培训,通过农技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结成“一对一”的农业科技联盟和利用农科讲堂建立远程教育体系,把专家和农业技术引到田间地头圈舍,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科学种养效果。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方面积极争取财政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发展和制度设计。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和补贴力度,将现有扶持家庭农场、专业生产的各项政策落实到新型职业农民头上,特别是新增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形成清晰完整的扶持政策体系。同时,还要加强与信贷部门沟通,争取在创业资金上有所突破,从简化貸款手续,减免或降低贷款利息等方面着手,帮助新型职业农民有效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扶持新型职业农民稳步发展。

三、结论

总而言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重点推广,是当下提高我国农民整体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在新型农民培育过程中,农民思想落后、培训师资力量不足、机制不健全、对象不精确是主要难题,攻克新型农民培育难题才能使我国新型农业农民培育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只有培养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他们的科学种田能力、市场竞争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助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子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家参谋,2019(14):39.

[2]庄二平.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理论,2019(05):70-71.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师资
基于参训意愿分析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研究
四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职教师资培养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