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海阳白黄瓜生产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效果试验

2020-03-17 09:34刘建国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反应堆日光温室菌种

刘建国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使其转化成作物生长所需的CO2、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等,能够明显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增加作物产量并改善产品品质。

一、试验材料

供试黄瓜品种为海阳白黄瓜。供试菌肥为山东世明生物反应堆蔬菜专用菌种和疫苗。

二、试验设计

1.试验地点选择

试验地点为海阳市里店镇梨园后村孙国友的两个日光温室内。每棚面积540m2(长60m,宽9m),其中一个大棚进行秸秆生物反应堆试验,另一个作为对照(CK)。每个温室施基肥20m3。前茬作物为大白菜。

2.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建造

大小行种植,小行(定植行)下挖沟,宽60~70cm,深20~25cm,沟长与行长相等。每667m2用干玉米秸秆4000kg,以铺满槽沟、踩实为宜,填平踏实的秸秆厚度约30cm,畦沟两头的秸秆露出10~15cm,便于灌水和通气。每667m2用菌种8~10kg。使用当天,按1kg菌种加20kg麦麸比例,把菌种和麦麸拌匀,然后加水,1kg麦麸加水0.8kg。菌种现拌现用,将处理完毕的菌种按每沟所需菌种量均匀撒在秸秆上,轻轻拍振,使菌种上下均匀一致。撒完菌种后覆土成高畦,土厚20~25cm,经过沉实以后,畦面高度18~20cm。浇大水湿透秸秆。打三排通气孔,7d后定植黄瓜。

3.试验内容

(1)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黄瓜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自黄瓜定植后,调查记录黄瓜定植、始收、拉秧等主要生育时期。

每次采收后记录重量,拉秧后统计总产量,最后折实亩产量。

(2)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作物病害影响。

在盛果期对角线10点取样,每点固定10株,分别调查病害发生情况,计算发病率,公式为:发病率=发病植株数/总植株数×100%。

(3)用工投入情况。

统计计算试验和对照在用工投入方面的差異,计算人工费用。每个人工按100元/人·天算。

三、结果与分析

1.应用秸秆生物堆技术对植株病害影响

病害发生情况调查结果(表1)表明,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处理的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病毒病发病率均明显降低。

2.对黄瓜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调查结果证明(表2),采用秸杆生物反应堆及植物疫苗技术比传统栽培的黄瓜提前6d摘瓜上市。

产量调查结果说明(表3),采用该项技术显著增加黄瓜产量,每667m2增产1276.1kg,增产幅度为12.4%。

在人工投入方面,秸秆反应堆的建造比对照多用了5个人工,而由于病虫害减轻,喷药次数减少,喷洒农药所用人工比对照减少了3个,因此试验比对照多投入人工200元,秸秆及菌种原料1100元,农药费用减少480元,亩增收4284.4元(表4)。

四、结论与讨论

1.试验结果表明,在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中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能显著降低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病毒病等的发病率;秸秆分解后可向棚内释放CO2气体,可有效缓解温室黄瓜生产中CO2亏缺,显著提高黄瓜产量12%以上,并能明显改善产品外观和口感,提早摘瓜上市6d;用工方面,虽然前期建造秸秆反应堆每亩多花费5个人工,但全生育期黄瓜病害大大减少,喷洒农药的用工量减少3个,农药投入也减少了480元,每667m2可实现增收4284.4元。

2.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每个标准日光温室可消化秸秆4000~5000kg,有效地解决了作物秸秆的浪费问题,改善了农村环境,保证了农产品无公害、无污染,体现了“低消耗、生态、循环利用”的效果,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反应堆日光温室菌种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北方冬季日光温室番瓜高产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盆栽迷你玫瑰栽培技术
月球反应堆屏蔽研究
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J型接头内壁残余应力
铅基反应堆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负荷跟踪运行下反应堆一回路控制系统仿真与验证
手外伤感染的菌种构成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