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振太镇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2020-03-17 09:34王树芳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推广应用栽培技术高产

王树芳

摘 要:本文从振太镇耕地利用情况及水稻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一整套适合振太镇水稻产业发展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争取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使水稻生产达到优质、高效、增产、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一、振太镇水稻发展概况

振太镇辖19个村35941人,其中农业人口33388人。境内最高海拔2530.1m,最低海拔774m,年平均气温17.5~19℃,平均年降雨量1470~1560mm。至目前,水稻种植面积29038亩,年平均单产352.1kg,其中杂交水稻种植23013亩,平均單产415kg。近年来,因烤烟产业发展,水稻面积锐减,加之管理粗放、技术落后,单产比较低,呈现出粮食供求不平衡现象,只有不断更新水稻品种、推广新栽培技术,才能确保粮食安全。

二、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根据振太镇水稻生产发展情况,结合高产创建经验,总结出以下适合该镇水稻种植的实用技术,并加以推广应用。

1.优良水稻品种选择。优良水稻品种选择是保证水稻获得高产首要条件。振太镇主推杂交品种有:D优725、Q优系列、宜香系列、云光系列、和两优系列等;山区常规良种主要有:四川稻、十年杂交、孟海201、楚粳系列等。通过不断尝试新品种示范推广和科学种植,真正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2.培育壮秧。水稻秧田期常占全生育期的1/4~1/3,营养生长期有1/2~2/3在秧田期度过,培育壮秧是高产的重要关键,因此必须抓好培育壮秧的关键环节。

(1)秧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干燥,无杂草,排灌方便的沙壤土田块。

(2)选择适宜播种期。不同区域要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安排播期,确保苗期安全和季节安排。河谷一带中稻一般在2月5日-2月25日播种;山区一带中稻一般适宜在1月15-2月5播种。

(3)种子处理、科学催芽。水稻播种前需进行晒种、精选种子、浸种与消毒。浸种前晒种2~3h,可用多菌灵1000倍液(或1%生石灰)浸种12h后,用清水洗干净晾15min,再用清水浸泡12h,然后再换清水浸泡12h后晾至半干催芽,白天每隔1~2h翻动一次直到露白为止。

(4)科学播种。播种前一周施足农家肥,耙平秧田,播种前天排干水后整田做墒,畦面宽1.5m,用1/3过筛农家肥做底肥,余下2/3作盖种肥;播种时扣种稀播并2~3次播完,用喷雾器进行喷洒直至返湿,后起拱盖膜。

(5)水分管理。播后水位控制在苗床床面以下,以种子能自主吸湿而不被浸泡为宜。秧苗立针后可保持墒沟内半沟水;雨天及时排水,防止秧根腐烂和死苗情况发生;二叶一心时,放满秧田水并打开秧墒两端,揭膜练苗2~3d。

(6)秧田追肥。二叶一心时,以每平方米秧田施0.05kg尿素为宜。三叶一心时以每平方米秧田施0.1kg尿素促分蘖壮秧。

(7)病虫防治。秧苗移栽前喷施送嫁药,防止大田期病虫害过早发生,提高移栽成活率,为以后的高产稳产打好有利基础。

(8)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移栽前一天放满水,争取秧苗带蘖到本田,移栽秧龄45-55天为宜。要浅水栽秧,确保低位分蘖成穗获取大穗。一般规格按24~26cm大行距、15~16cm小行距、15~17cm株距进行宽窄行移栽。

3.大田管理

(1)施肥管理。采取前攻、中稳、后控施肥方法。基肥:整田前每亩施农家肥1000kg,移栽时亩施尿素20kg、钾肥10kg、普钙40kg;追肥:移栽15d后,每亩追施尿素10kg、钾肥5kg、锌肥2kg促进分蘖。振太镇土壤存在偏酸、缺磷、少氮、钾不足特点,钾肥施用很重要,移栽后40~50d亩喷施磷酸二氢钾100~150g,以增强抗逆性和抗病性,中后期结合防治病虫害,亩用磷酸二氢钾150g与农药混合兑水再喷雾一次,促进籽粒饱满,增加千粒重,从而增加粮食总产。

(2)水分管理。做到浅水栽秧、实行寸水回青、薄水分蘖、干湿交替进行管理,够苗后应即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发生。秧苗插后25~30d,平均每丛分蘖达8~10个后晒田至细裂,后回水保持浅水管理,干湿交替至成熟。收获前10~15d排干田间积水,便于田间操作。

(3)科学除草。移栽后5~7d追施返青分蘖肥,将50%丁草胺100ml兑50%扑草净50g和肥料混合均匀后撒施,并保持寸水3~4d,不要放跑马水,也可用农得时、野老、金稻龙等进行除草。

(4)病害防治。水稻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从种子消毒到田间施肥及水分管理入手,积极开展预防和防治工作。

①稻瘟病。稻瘟病防治方法:每亩用三环唑40g,兑水30~40kg喷雾;也可用稻瘟净每亩40~60ml,或乙蒜素40ml兑水喷雾,连喷三次。

②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可用叶枯唑每亩40g或氯溴异氰尿酸每亩40g,也可用硫酸链霉素每亩40g兑水30~40kg喷雾。

③水稻绵腐病、立枯病。药剂主要采用敌磺钠或恶霉灵,可采用撒放和喷雾两种方法,每亩用量分别为敌磺钠100g;恶霉灵20g。

④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纹枯病和稻曲病防治可用三唑酮每亩50g兑水喷雾,也可用井冈霉素每亩40ml喷雾,或者用苯醚甲环唑10g兑水30~50ml喷雾。

(5)虫害防治。

①稻飞虱。防治稻飞虱,主要使用吡虫啉。每亩用吡虫啉30~40ml,兑水30~40kg进行喷雾,注意保证用水量,要有足够的湿度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②螟虫和稻纵卷叶螟。药剂防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主要使用阿维毒死蜱。于水稻孕穗到齐穗以前每亩用药20~40ml,兑水30~40ml喷雾,喷雾时注意着重喷湿心叶位置。

4.适期收获。水稻的最佳收获时期以完熟期为最好,此期谷壳变黄,籽粒变硬,米粒水分少且不易破碎,这时期是水稻谷粒生理成熟的重要标志。过早或过迟都将降低稻谷产量和品质。要注意观察天气,收听天气预报,尽量抢在晴天及时收获,落粒性强品种必须提前几天收获,确保丰产增收。

参考文献

[1]杨文钰.作物栽培学各论[J].南方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04).

[2]范兰礼,吴家华.南方水稻种植技术[J].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07).

[3]马丽.现代水稻生产实用技术[J].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8).

[4]钟旭华.水稻“三控施肥”技术[J].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0).

猜你喜欢
推广应用栽培技术高产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基层烟站信息化防雷系统的应用与管护
创新方法在推广应用中的“有”与“能”
关于推进PPP推广应用问题探讨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