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山区畜牧业生产形势调研报告
——以西和县为例

2020-03-04 09:06任宝佳王金提
甘肃畜牧兽医 2020年5期
关键词:技术培训猪瘟畜牧业

任宝佳,季 攀,王金提

(甘肃省西和县畜牧兽医局,甘肃 西和 742100)

为了全面客观的了解西和县畜牧业生产现状,更好地指导畜牧技术的推广及稳定西和县畜牧业的生产和发展,组织开展了对全县畜牧业生产形势的系统性的调研。经调研发现西和县畜牧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发展,但受市场风险大、劳动力不足、环境保护制约、养殖成本上升、生产技术低下、疫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等因素的影响,畜牧养殖效益有所下滑。

1 畜牧业生产情况

西和县备案登记规模养殖场有275个,其中标准化养殖场28个,其余为小规模养殖场。2018年全县生猪出栏10万头,牛出栏0.97万头,羊出栏1.75万头,鸡出栏68万只,其中生态放养鸡出栏为19.32万只。肉蛋奶产量为1.46万t,蜜蜂存栏2.5万箱。为了减少饲料成本,提高饲养质量,西和县种植优良牧草2万亩,青贮氨饲料推广3.2万t。2018年西和县畜牧业总生产值为1.27亿元。综合全县全年生产情况,较往年生猪出栏量有所下降,牛羊出栏保持较快发展,鸡禽出栏有所下降,蜜蜂养殖持续上升。

2 养殖效益及形势

2018年8月份以来,我国辽宁省、河南省等省份多地接连发生多起非洲猪瘟疫情。受其影响,生猪交易市场惨淡,猪肉价格大幅度下降,市场持续低迷,养猪企业大量淘汰出售种猪,并大幅降低养殖规模,更有甚者改猪圈为牛羊圈舍,开始牛羊养殖,全年养猪效益下滑严重。牛羊肉价格基本波动幅度不大,主要是西和县牛羊养殖多为粗放型养殖,缺乏科学管理和养殖的专业技术支持,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较少,饲料配比不合理,饲料利用率低下,秸秆等饲料的利用率只有54%左右,养殖环境差等因素,潜在地制约着西和县牛羊养殖规模的发展。

3 存在的问题

3.1 劳动力短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建设者人力资源的紧缺,外出务工的薪酬大幅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长年从事畜牧养殖的农民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畜禽养殖,进一步加大了畜牧养殖业的劳动力紧缺。

3.2 环保压力持续加大

近年来,随着《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相继出台,划定禁养、限养区力度不断加大,对不符合标准的养殖场进行整改或搬迁。截至目前有两家位于水源保护区的养殖场完成搬迁工作,对不符合畜禽污染防治条例的养殖场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养殖场限期整改。

3.3 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2018年8月3日,国内发现首例非洲猪瘟起,非洲猪瘟在国内快速扩散,多个省份发生了疫情。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发热传染性很高的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猪病,发病过程短,死亡率高达100%,疫情发生后,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处置措施,禁止所有生猪及易感动物和产品运入或流出封锁区。在疫点周围3 km范围内扑杀所有生猪并无害化处理。非洲猪瘟的发生加剧了疫病防治的难度,更有禽流感、猪瘟、口蹄疫等传染病的威胁,加之基层防疫条件薄弱,疫病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3.4 养殖成本上涨,利润下降

畜牧养殖业生产的饲料价格、饲料利用率低下,雇工工资、运输等费用全面上涨,养殖成本大幅上涨,压缩了畜禽养殖的利润空间,再加上市场需求的变化等,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3.5 生产技术水平低

在调查中发现规模化养殖企业、养殖大户等都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采用传统养殖方式,养殖技术跟不上,造成饲养周期长,规模小,产值不高。由于专业养殖技术水平约束,饲养管理粗放。西和县养殖业以散养居多,饲料利用率极低,养殖环境差。

4 发展建议

4.1 加强产业扶持

西和县是农业大县,畜牧业占农业生产中的35%左右,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西和县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确保西和县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加强政策扶持,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4.2 推进现代化畜牧业发展

4.2.1 积极推进畜牧养殖业的标准化建设 随着现代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和推进,传统的养殖业最终将被现代新型畜牧养殖所取代,抓住政策的机遇,加大对畜牧业规模养殖的扶持力度。在畜牧养殖业使用土地和资金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现代畜牧业标准化发展和转型提供政策保障,加快畜牧养殖的标准化建设。

4.2.2 推进畜禽养殖加工一体化建设 引进有能力龙头加工企业来西和县建厂,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生产体系,增加畜牧业产值,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4.2.3 加强政策指导 积极推进实施“养殖场(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结合精准扶贫的模式参与脱贫任务的建设,增加养殖场(合作社)和贫困户的收入。发展一大批规模化养殖合作社,通过农民自己组织参与推进养殖场的标准化生产。

4.3 加强技术培训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围绕养殖户需求,特别是规模化养殖户需求,开展标准化养殖、生态养殖等方面技术培训活动。针对养殖户需求西和县2017年进行畜牧业养殖技术培训20多场、3 000人(次)。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引导养殖户从粗放型、传统型向标准化养殖转变。

4.4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

重大动物疫病是制约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的瓶颈。完善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健全基础动物防疫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是保障畜牧业产业的主要经费依据,充分利用村级防疫员对负责范围内的养殖监测作用,做到发现疫情应采取“早、快、严、小”的处置措施。同时,加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对畜禽产品从生产、流通及销售等环节实施全程监管。

猜你喜欢
技术培训猪瘟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三大智能灯光技术培训于CIT2021展会期间举行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陕西千阳:春耕备耕抓上手 技术培训走在前
SBS结合CBL在听力学技术培训中的应用与实践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非洲猪瘟来袭,这些问题一定要知道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