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对比

2020-02-25 02:14高烨任洁孙驰平
医药前沿 2020年29期
关键词:康柏西雷珠黄斑

高烨 任洁 孙驰平

(江阴市人民医院眼科 江苏 江阴 214499)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又被称为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眼科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营养障碍、慢性光损伤、中毒等多种因素有关[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AMD 已经成为致盲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根据临床统计,w-AMD 在AMD 致患者视力丧失中所占比例高达90%。抗新生血管治疗是临床上治疗w-AMD 的最主要治疗措施,常用药物有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等,但目前临床上关于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w-AMD 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对比研究较少,笔者为探讨不同药物治疗w-AMD 的效果,现对我院150 例w-AMD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w-AMD 患者150 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w-AMD 诊断明确,均为单眼患病,入组前3 个月内未曾接受相关治疗措施;②患者年龄大于50 岁,无相关药物过敏;③排除合并其它类型眼科疾病患者;④患者对于本次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 组和B 组。A 组患者75 例,男43 例,女32 例,左眼37 例,右眼38 例,年龄(66.3±2.2)岁,B 组患者75 例,男41 例,女34 例,年龄(66.7±2.4)岁,左眼39 例,右眼36 例,两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进行药物注射治疗。A 组患者:在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手术相关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3 天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患眼治疗,注射前碘伏及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表面麻醉,在距角膜缘约4mm、睫状体平坦处,无菌针头垂直进针,显微镜下确认进针头位置后,将0.05ml 雷珠单抗注射液(生产厂家:瑞士Novartis Pharma Stein AG,批准文号:注册证号S20170003)匀速注入,然后拔出针头并对注射点压迫20 ~30s 至无渗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点眼后包眼,术后左氧氟沙星眼液点眼,5 次/天,连用1 周。B 组患者将注射药物换为0.05ml 的康柏西普注射液(生产厂家: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130012),其余操作同A 组。两组患者均每月注射药物1 次,连续注射3 个月,3 个月后,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给予药物注射治疗:若患者出现持续性视力下降、视网膜积液、新生病灶等,分别再次药物注射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 年,记录患者每次注射药物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最佳矫正视力(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等指标变化,记录患者眼压增高(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角膜上皮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1 年内注射药物次数。

1.3 效果评价

①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个月、治疗后6 个月、治疗后1 年黄斑中心凹厚度、最佳矫正视力等指标并进行比较;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注射次数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一过性眼压增高、角膜上皮损伤、球结膜下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注射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为[n(%)],利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为(±s),利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作为结果显著差异的指标。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最佳矫正视力等指标较术前均发生显著改善(P<0.05),同时期各指标组间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s)

注:与术前相比,bP <0.05,与A 组同时期相比,aP >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黄斑中心凹厚度(μm) 最佳矫正视力(LogMAR)A 组 75 术前 503.7±62.8 0.92±0.13术后1 月 398.8±53.9b 0.64±0.12b术后6 月 376.2±48.4b 0.53±0.14b术后1 年 364.5±37.9b 0.52±0.13b B 组 75 术前 507.2±71.3a 0.94±0.11a术后1 月 402.6±49.2ab 0.63±0.15ab术后6 月 368.3±52.1ab 0.55±0.13ab术后1 年 362.7±42.1ab 0.52±0.15ab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注射次数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数无显著差异(P>0.05),A 组患者药物注射次数要显著少于B 组(P<0.05),见表2。出现并发症患者均接受及时对症处理。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注射次数比较[n(%)]

3.讨论

AMD 多见于老年人群,可对视力造成不可逆性损害。根据患者眼底表现不同,可将AMD 分为干性AMD 和湿性AMD,AMD 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考虑与遗传、免疫、营养障碍、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w-AMD 是AMD 患者致盲的主要类型,研究[2]发现w-AMD 患者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导致视网膜水肿、出血、渗出,晚期形成瘢痕造成导致不可逆性视力损害。目前对于w-AMD的治疗策略[3]主要是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并且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w-AMD 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药物成为改善w-AMD 患者视力、延缓患者病情进展的首选药物。

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均属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药物,也是当前治疗w-AMD 的主流药物。康柏西普[4]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重组人源性融合蛋白,通过将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2上的相关免疫球蛋白结合位点整合至IgG 的Fc 片段形成融合蛋白,提高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亲和性,延缓半衰期,增强药效。雷珠单抗属于第二代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Fab 片段部分,由诺华公司(瑞士)研制生产,通过高亲和力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2 结合至血管内皮,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上述两种药物在实际应用中均取得了满意效果,受到临床认可[5]。但是目前尚缺乏关于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的研究。笔者为对比两种药物治疗w-AMD 的效果,对本院150 例w-AMD 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提示两种药物治疗w-AMD 疗效接近,但雷珠单抗可减少药物注射次数,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但是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如病例数过少、观察时间较短等,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验证两种药物在长期疗效、安全性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w-AMD均可改善视力、缓解病情,且疗效和安全性接近,但雷珠单抗可减少药物注射次数,患者可根据自身需要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猜你喜欢
康柏西雷珠黄斑
康柏西普在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康柏西普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分析
不同剂量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评价
裂孔在黄斑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光动力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TA与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BRVO黄斑水肿的对照研究
激光治疗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