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两种不同敷料对伤口愈合的效果探讨

2020-02-25 02:14宁琴荣左振然金国娣
医药前沿 2020年29期
关键词:纳米银渗液辅料

宁琴荣 左振然 金国娣

(东莞市厚街医院 广东 东莞 523945)

临床中常见的下肢慢性伤口有压疮、烧伤、糖尿病足等,下肢的慢性伤口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下肢组织血管以及伤口位置都比较特殊,并且由于这些慢性伤口相对复杂,愈合时间相对较长[1]。据相关研究显示[2],在治疗下肢慢性伤口时,使用活性敷料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药物可对坏死的组织进行软化,并将其清除,为伤口愈合创建一个良好的愈合环境,促进肢体损伤的恢复。本研究主要探讨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敷料类型与伤口愈合时间的内在联系,研究选择在本院治疗的下肢慢性伤口愈合患者80 例,对其分组,并分别使用纳米银敷料和银离子藻酸盐辅料进行伤口处理,并分析其对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本院2018 年9 月—2019 年9 月治疗的下肢慢性愈合伤口患者80 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0 例,男23 例,女17 例,压疮14 例,烧伤10 例,糖尿病足16 例;年龄45 ~72 岁,平均(58.2±1.1)岁;观察组40 例,男22 例,女18 例,压疮13 例,烧伤11 例,糖尿病足16 例;年龄44 ~73 岁,平均(58.4±1.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 岁以上;②伤口4 周愈合小于0.5cm或无变化甚至扩大;③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已经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②恶性肿瘤者;③存在骨组织病变或者干性坏疽者;④肝肾功能异常者;⑤对本研究药物有过敏史者。

1.2 方法

考虑银敷料若长期使用时,或者使用面积过大即超过皮肤表面的30%,则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且低剂量银反复使用,还会造成伤口的耐药性或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将用药时间设定为30天。在用敷料处理前,首先对患者的伤口做局部处理,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应遵照医嘱为其使用降糖药物,并指导其做饮食调节,以较好地调节患者的微循环,纠正低蛋白血症。对于压疮的患者,应重视其皮肤的清洁,并给予减压处理,患者存在的疑虑应及时给予解答,对患者进行营养指导和活动指导等,督促患者戒烟戒酒。由外科医生或者经验比较丰富的治疗师用统一规范的锐器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清理,将伤口的腐肉、失活及坏死的组织进行清除。之后给予辅料处理。

对照组使用纳米银抗菌辅料,先将患者下肢伤口用生理盐水进行一次冲洗,冲洗后拭干,然后根据伤口的大小及渗液情况裁剪敷料,之后直接应用,或者先用注射用水将其浸润,再覆盖于伤口位置。若伤口较深,存在潜行和窦道时,可裁剪一块大小合适的无菌纱布,将辅料条包裹好,然后填塞于伤口内,将纱布的尾端留于伤口外部,方便之后完整拿出,避免银敷料吸收渗液变软,残留物留存于伤口较深处对正常愈合造成影响。

观察组使用银离子藻酸盐辅料进行伤口处理,同样先使用生理盐水将伤口周围的皮肤进行一次清洗,并使用干净纱布拭干水分,结合伤口大小及深度选择合适的辅料以及填充条。若患者伤口相对较浅,可直接剪裁与伤口大小合适的辅料紧贴于伤口床,进行松散覆盖。若伤口比较深,其处理方法和对照组相同,即用裁剪好的纱布包裹辅料条并填塞于伤口内,留出尾端纱布方便之后取出。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伤口面积愈合率。分别于两组患者治疗的第10 天、第20 天及第30 天用相机拍摄伤口,导入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进行分析处理,计算伤口的面积愈合率,伤口面积愈合率=(治疗前伤口面积-当前伤口面积)/治疗前伤口面积×100%。

(2)对比两组伤口细菌转阴率。结合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第7 天、第14 天和第21 天细菌转阴率。细菌转阴率=(治疗前细菌阳性例数-治疗后细菌阳性例数)/治疗前细菌阳性例数×100%。

(3)对比两组伤口表现。包括渗液控制时间、肉芽分级和周围皮肤评分。每次对伤口进行处理时,对伤口具体情况进行评价,正常情况评分为5 分,伤口浸渍为3 分,伤口红肿为2 分,伤口出现皮炎或者湿疹为1 分,伤口发生溃烂为0 分。对伤口的渗液控制情况做好记录,对肉芽的组织进行分级,肉芽生长良好健康为5 级,肉芽老化为3 级,肉芽水肿为2 级,肉芽苍白为1 级,肉芽发生坏死为0 级。

(4)对比两组伤口疼痛和二次创伤评分。用疼痛评分量表VAS[3]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总分为10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严重。每次为患者更换敷料时,评价其二次创伤情况,若敷料和伤口无粘连,未对伤口造成二次创伤,未发生出血则为1 分,若敷料和伤口存在部分粘连,或有时要浸湿才可去除,有点状的二次创伤且发生少量出血则为2 分,敷料和伤口紧密粘连,必须浸湿才可去除,伤口出现片状二次损伤,出血较多需要压迫止血为3 分。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对比两组伤口面积愈合率

经治疗,观察组伤口面积愈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伤口面积愈合率对比(±s,%)

表1 两组伤口面积愈合率对比(±s,%)

组别 例数 治疗10 天 治疗20 天 治疗30 天观察组 40 36.3±4.1 66.6±7.3 96.3±8.1对照组 40 22.3±3.6 54.3±12.2 56.5±16.3 t 16.228 5.472 13.829 P 0.000 0.000 0.000

2.2 对比两组伤口细菌转阴率

经治疗,观察组治疗7 天及治疗14 天的伤口转阴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伤口转阴率对比[n(%)]

2.3 对比两组伤口表现

经治疗,观察组渗液控制时间、肉芽分级和周围皮肤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伤口表现比较(±s)

表3 两组伤口表现比较(±s)

组别 例数 渗液控制时间(d) 肉芽分级(级) 周围皮肤评分(分)观察组 40 8.2±2.6 3.8±0.4 4.3±0.5对照组 40 13.4±3.2 2.7±0.6 3.5±0.6 t 7.976 9.648 6.478 P 0.000 0.000 0.000

2.4 对比两组伤口疼痛和二次创伤评分

经治疗,观察组二次创伤评分以及VAS 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伤口疼痛及二次创伤评分对比(±s,分)

表4 两组伤口疼痛及二次创伤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二次创伤评分 VAS 评分更换敷料时 两次更换敷料间观察组 40 1.2±0.1 2.3±0.2 1.2±0.2对照组 40 2.2±0.3 3.6±0.6 2.3±0.3 t 20.000 13.000 19.295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在下肢慢性伤口的治疗中可使用含银敷料进行处理,含银敷料属于新型的伤口抗菌敷料,它可以阻断微生物的呼吸链,损伤细胞膜的功能,对细胞中DNA 和RNA 的执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又能够杀死细菌、真菌等病原菌[4-5]。

本研究选择在本院治疗的下肢慢性伤口患者,将其分组,并分别给予纳米银敷料和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处理。银离子藻酸盐敷料是一种进口型敷料,主要组成成分有高聚藻酸钙纤维(85.0%)、羟甲基纤维素钠(15.0%)、银(0.6%),当伤口出现渗液时,敷料中的银磷酸锆盐络合物会持续向伤口释放银化合物,可对抗伤口中的病原菌,敷料也具有高吸收性和锁水性。纳米银敷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能对伤口释放大量的纳米银粒子,可较好地杀灭病原菌。经本研究分组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伤口面积愈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口转阴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伤口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二次创伤评分以及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

综合上文,对下肢慢性伤口患者使用纳米银敷料和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处理,均可较好地促进伤口愈合,但银离子藻酸盐敷料的安全性更好。

猜你喜欢
纳米银渗液辅料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热销面料及辅料
植物提取物法制备纳米银及其在个人洗护用品中的应用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防漏膏在PICC置管术渗液中的应用
纳米银改性正畸粘接剂的研究
rhGM-CSF与纳米银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影响的对比研究
流行辅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流行辅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