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问题学生的管理方法研究

2019-12-06 06:26周秋梅
商情 2019年47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问题学生产生因素是多元的,既有高校扩招生源下降的影响,也有学校人才培养、管理等方面不足的影响。问题学生的产生不仅仅影响学生自身健康发展,对于校园安全、高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针对此本文研究中着重讨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并基于此针对性提出问题学生的管理方法,建立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策略。

【关键词】问题学生;学生管理;应用型本科

应用型本科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扩招的进一步扩大和社会转型发展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问题”学生日渐增多,该部分学生性格、意志、思维方式等偏离常态,脱离正规,主要表现在行为不良、成绩较差、思想品德不规范甚至是出现心理障碍等。严重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对校园管理与发展存在消极影响。问题大学生的产生与管理涉及教育、心理等多個方面,所以分析导致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才能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问题学生产生原因

问题学生是在特定时代下,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性格、行为、情感等偏离学生应有之形象,成绩落后、行为怪异,是需要学校进行纠正的特殊学生群体。在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每个问题学生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问题学生产生因素也是十分多元的,究其原因,是人一生发展之中肯定会受到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内在因素包括个人心理、个人学习情况;外在因素则包括学校教育、社会影响以及家庭环境等。在查阅相关研究中发现,学生个体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其性格、行为的产生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外在因素的影响更大,所以问题学生管理中要对症下药就需要从学校、社会、家庭三个因素着重的分析,最后从学生身上着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社会因素看,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交往逐渐呈现网络化趋势,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潮也随之深入学校。在校大学生在这种娱乐大众、拜金主义盛行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甚至将这些不良风气看做一种时尚,严重误导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中被各种负面信息所占据,学生接触中缺少辨识能力就会深受其害,丧失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动力,进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其次是高校环境的自由化、管理模式的不足进一步加剧问题学生的产生。相对于高中生活,大学生活十分的自由,学生从紧张的高中生活中快速迈入,在心理上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应用型本科教学中给予学生较多的闲暇时间,让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但是由于学习动力与兴趣的不足,往往不理解这种安排,也不会去合理安排时间。许多问题学生的闲暇时间都用来玩游戏、睡觉甚至去娱乐场所,最终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产生心理问题。

第三是家庭环境因素对问题学生的影响。家庭在学生成长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不同环境中成长的学生也会产生天壤之别的性格。例如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物质生活比较丰富,在大学校园中吃穿讲究排场,容易滋生攀比心理。而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如果缺乏心理调节能力就会变的自卑、沉默寡言。如果教师没有有效引导,这部分学生就会孤僻冷漠,甚至做出出格行为。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问题学生的管理方法

在前文论述中,主要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问题学生产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可见问题大学生的产生并不是一方面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实际管理与辅导中,就需要对问题学生心理进行针对性分析,针对性干预,提升管理与教育成效。

(一)定期心理咨询,掌握问题学生身心特征

现代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在家庭生活之中都是养尊处优,很少受到磨难,心理承受能力普遍不佳。进入大学生活之后,缺少了教师的约束与父母的管教,就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发现,在长期的影响之下才会导致问题学生的出现。针对这一问题,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要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检查,例如刚进入校门时可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随后在校学习期间可以定期对学生心理变化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合理引导。或者在高校心理辅导课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针对问题学生性格、行为特点等制定矫正方案。

(二)加强培训,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在学生管理中可以发现,许多问题学生大多缺乏自我教育与信息识别能力,尤其是在接触互联网过程中,各种负面、消极的信息也会获取,难以进行有效区别,最终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以教学管理中要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与评价,进而才校园生活形成独立完善的人格。例如在自我教育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清晰进行自我定位,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才能在纷乱的社会生活中提升自我。在校园生活中学会如何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而帮助自己调节身心,形成健康心理。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网络负面信息的冲击

互联网是学生借助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各种消极、负面信息的主要来源,为切实做好问题学生的管理与教育工作,日常教学管理中必须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网络负面信息的冲击,就需要针对问题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其思想认识与道德水平。例如针对行为不规范的学生,思政教育中要渗透规矩意识和法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规则制度的内涵以及法律制度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严格禁止出现违规行为,一切规范以校园准则与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三、小结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摇篮,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未来国家竞争力。而大学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如果缺乏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学生就难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反而会变成蛀虫,影响社会发展。所以问题学生管理中必须要分析根源,教会学生自我教育与监督,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倩千.浅谈高校“问题学生”成因与转化管理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6):193-194.

[2]徐英杰.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问题学生”的转化[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8(1):92-94.

[3]刘丽.高校“问题学生”的产生原因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3):261-263.

作者简介:

周秋梅(1991-),女,汉族,四川苍溪人,本科,助教,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中医护理。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