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浅议

2019-12-06 06:26龚莉
商情 2019年47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摘要】国际贸易地理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必修课,在考虑高职学生特点、高职人才发展要求和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本文对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工具、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關键词】国际贸易地理学;教学;实践

国际贸易地理是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本课程是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依据,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用创新性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地理领域的实际问题。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特点和高职人才发展要求,以及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工具、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国际贸易地理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国际贸易地理学是研究世界各国(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域分布和地理格局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属于社会科学,介于国际贸易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它与上述两门学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具有地理学科中的区域型和差异性的空间特征,又具备经济贸易学科的动态性和社会性。综合性、区域性和实践性成为其最突出的特点。

(二)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地理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在教学时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学识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或取舍,使教学过程更加灵活适用,如在第二部分国别分论教学时,就突破了教材原有编排,根据实践需要取舍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重新分类,特别增加分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且国际贸易地理学教学内容必须紧密联系最新的经济贸易发展形势,而教材往往具有一定滞后性,所以教学时应该根据国际贸易发展的最新动态与发展方向,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如学习国际海运港口知识时,教学中增加解析了瓜达尔港及该港移交中国经营的重要战略意义;如在国别分论教学时,就增加解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及沿线的个别国家;如在习近平主席2019年首次出访欧洲三国之际,教学中即时解析中意、中法关系发展的重要意义;如学习和领会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主题等。

二、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教学工具

国际贸易地理学作为介于国际贸易学和经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我们在分析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特点和发展变化规律,分析任何相关的国际贸易现象与问题时,都需要运用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地理的特性,不能忽视区位和空间组织去孤立地探讨世界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贸易活动。

(一)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空间表达,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形象、符号模型,客观的地理事物以不同面貌、不同组合充斥在不同空间内,而地图使它们集合于一个载体中,成为空间信息的载体和空间信息的传递通道,因此,学生对各类地理知识的学习都有利于头脑中空间思维的形成,而空间思维的形成,又有利于理解地理分布下导致的贸易格局和流向。所以在教学中根据认知需要需使用各类地图,如第一节课就给学生《世界地图》及电子版世界地图(http://maps.lidicity.com/),让其熟悉地图的语言,构建空间概念,对随后教学中理解和分析运河、海峡、港口及各类运输路线的战略意义有很大帮助;结合《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图》和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等,就比较容易理解和分析世界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和分布及贸易状况;国别地图、地形图、气候图及其它专题地图对理解和掌握国别的地理概况、资源、产业分布及经济贸易状况等有重要意义。

(二)现代信息技术

面对国际贸易地理中的实践问题时,我们需要用空间思维,用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去理解和分析,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这种较高的要求会降低,即使有二维地图,因此教学中还需广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更形象直观地呈现国贸地理信息。如谷歌公司开发的一款免费虚拟地球仪软件Google Earth(简称GE),它特有的三维模拟可以将地图信息以最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它将卫星照相、航空图片等合成在一个虚拟地球上,让使用者可以轻松通过该软件查阅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真实3D卫星图片、地形地貌、场景建筑等。GE在教学中的使用,点燃了学生学习热情,让他们以更直观的方式了解和体验到一个港口、一个城市的发展现状,也可直观感受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状况。另外Google地图、百度地图等(全景模式)更是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大大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

三、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国际贸易地理学对学生以后从事外贸实践工作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如何学好该课程是我们常思考的问题。教学实践表明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不浓、缺乏创新性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缺乏实践,因此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一)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时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变,适用的都可以采纳,经济高效的传统讲授教学法需要时亦可、而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问题式教学法等结合教学具体内容灵活运用。

(二)教学手段

本课程在教学时还需要多种辅助手段,如制作PPT时,插入大量的图片,更直观地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如大量的视频资源,在讲世界贸易(中心)的形成与转移时,播放《贸易战争》纪录片,

讲国别分论超级大国时,播放《大国崛起》纪录片,讲国别分论欧洲国家时,播放《走遍欧洲》纪录片,讲国别分论新兴工业化国家时,播放《金砖国家—巴西》纪录片等;如大量的新闻影音资料,“一带一路”特别新闻报道,博鳌亚洲经济论坛新闻报道,中美贸易摩擦新闻报道,习近平主席出国访问新闻报道等;如相关的网络资源,世界地理频道,世界贸易组织、商务部等。

四、教学评价

考核评价在教学设计中是鉴定学生学习情况和评判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课程加强了实践环节的考核,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建立起以体现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对学生知识、技能、素养全方位的考核标准。

过程考核包括:(1)考勤(2)信息收集与整理(3)小组讨论(4)热点事件分析(5)分析报告(6)作业。结果考核:给定选题或自选选题,利用各种渠道搜集国际贸易地理信息资料,并加以整理和分析,制作PPT,并向全班同学作报告,同学互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

参考文献:

[1]苏定东,钟祥荣.国际贸易地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曾倩,刘津汝,杨蕾.混合式学习与双语教学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2):84-88.

[3]肖雁飞.论《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地图教学法[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7):70-71.

[4]郭诣遂.浅析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32-34.

作者简介:

龚莉(1976-),女,硕士研究生,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学院,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讲师。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