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茶壶的制作技法

2019-12-06 06:26苏明民
商情 2019年47期
关键词:成型制作紫砂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如今各行各业的运作模式与过去相比也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其中的茶壶制作技法也不例外。可以看到,由于每位设计师的操作手法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所创造出的茶壶作品也会有所不同。尽管茶壶的制作方法非常复杂,但只要细心观察就一定能发现其中的规律,且我国茶壶的历史也非常久远,所包含的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本文主要针对茶壶的制作技法来展开分析,然后结合各方面因素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茶壶工艺提供帮助。

【关键词】紫砂壶;制作;成型;技法

我们都知道,茶壶来自于古代民间的生活用品之一,在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完善与演变,如今的茶壶文化也已经在文化的基础上得到了不断创新。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高雅独特、圆不一相、厚朴雅致等都是茶壶的自身的特点,其自身的造型非常古朴,整体的使用范围也非常广泛,甚至已经成为上流社会文人雅士宴饮斗茶中的名贵器具,同时也是我国茶文化中最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有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由于茶壶自身的材质较独特,再加上泥料中的铅量较高,并具有一定的气孔率等特点,因此也能较好的克服冷热温度,并较好的发挥出自身优势。茶壶的传统手工制作,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项特别的工艺和文化内容,它成形于农业文明时代,经历代艺人的继承、发展而成为一套完备有序的手工技艺。

一、茶壶概述

茶壶成型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即镶身筒与打身筒,其中打身筒的成型方法是需要将熟泥开成一定大小、薄厚与长短的泥路丝,然后再将泥路丝打成按器皿要求的泥片和泥条,最后在通过强车、据车等工具来划出泥条的阔度。当完成上述步骤之后,相关人员还需要将制作出器形的围片和口低,并将围片粘贴到转盘正中,即需要围成一个泥筒,再用左手衬在圆筒内,右手则需要自然的向圆筒拍打,其目的是为了对器形进行收口。正常情况下,制作人员需要先拍器皿底部,待口收到與尺寸相等时,其还需要用脂泥来填补底部,这时还需要再次翻过来并用竹片拍去底部多余的脂泥,待形成类似球状形体时便可继续制作其它附件。而镶身筒的成型法是指先将泥路丝切割成一个方形泥块,然后再打成泥片,最后按照相关尺寸来裁剪出相应的规格。从这里可以看出,每个茶壶都是需要经过复杂程序才能实现的,也正是如此才能成为传世佳品。

二、茶壶制作技法的基础在于继承传统

在进入到明代末期时,各式各样的老艺人依然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完善与创新,而整体的茶壶制作工艺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手工成型技艺,即都需要将茶壶成品泥拍打并制作为泥条和泥片,然后在结合实际来考虑壶器的造型,并拍打出嘴、盖等都镶在身筒上,最后在进行光坯即可。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人员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底、盖等附件来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加工制作方法,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制作艺人也创造出了十分人性化的工具方法,但整个茶壶制作还是需要依靠一些特殊工具实现。从茶壶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继承传统工艺,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到传统艺人的技法和优秀品质。

三、茶壶制作技法的关键在于创新改变

可以看到,如今的茶壶制作技法不仅具备成熟的工艺,且整个工艺过程也非常规范,同时还具备着我国传统茶壶文化。如今我国的茶壶文化发展已经开始进入到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期,因此在新时尚、新潮流等这样的平台上也会充满竞争,这时就需要相关人员根据不同的审美观念来分析作品的价值观念。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传统茶壶工艺不仅需要展现出自身的艺术特点,相关的陶艺制作者也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与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创造出满足大众喜爱的茶壶作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如今的茶壶制作工艺也开始将历史文化融入到其中,即通过点彩、雕刻等装饰技法来呈现,这样不仅能给予茶壶文化更多的生命力,而且还能很好的丰富茶壶文化,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茶壶制作技法要展现出个人风格

身为新时代茶壶工艺的壶艺人,其在传承与创新时也必须要凸显出自身的风格与特色,且在创新时还要体现出传统过去的精华,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工艺目标。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创新需要融入到传统中,也就是说当创新得到一定的传承和肯定时,这也就意味着实现了创新的成功。但是,创新的价值不仅需要保证传统工艺的活力,而且还要得到工艺上的简化,这样才能保证作品的新鲜度。如今的工艺壶已经不是传统单纯的茶壶,其自身需要承担着各个时代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与世界观,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示出创造者的独特个性。在封建社会背景下,陶瓷作品的生产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这也正是茶壶工艺所具备的人文内涵,所以新时代背景下的茶壶艺人就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才能实现,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与时代结合,并实现自身艺术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五、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茶壶制作技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继承传统并不只是简单的模仿,而创新也不是按照前者的样式进行照搬,所以无论是传统的茶壶制作工艺还是传统经典造型,这都需要新时代工艺人不断分析和观察才能实现。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工艺作家在理解传统文化时还需要进行创新与传承,并在创新中展示出自身的艺术风格,这样才能为茶壶制作开辟出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陈传席.紫砂精壶品鉴[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203-204.

[2]金其祯.紫砂陶发展史略及紫砂文化[J].中国文化研究,2018(12):123-126.

[3]戴雨享.继承与发展——从中国壶的功能变迁看现代壶艺设计[J].中国陶瓷,2017(3):137-128.

作者简介:

苏明民(1984-),女,汉族,福建德化人,大专,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技师,泉州苏明民陶瓷制品有限公司艺术设计总监,研究方向:陶瓷艺术设计、陶瓷雕塑。

猜你喜欢
成型制作紫砂壶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大型缠绕成型玻璃钢容器的优化设计
型砂压力传递在复合材料成型中的应用研究
乐在紫砂壶
拉铆销冷镦成型工艺研究
拉铆销冷镦成型工艺研究
Go with the Flow
泡壶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应用瀑布模型的MOOC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