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困境分析

2019-12-06 06:26王惠
商情 2019年47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机制监管

王惠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也不断地进入我们生活当中。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我国传统金融的转型,相应的金融监管机制的升级也是迫在眉睫的。我国互联网技术相比于其他国家要较为落后,所以对于互联网金融网络安全问题也需要不断的改进。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方面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当下的情况,其次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机制给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关鍵词】互联网;金融;监管困境

传统银行结合前沿的互联网科技,进行业务流程上的创新变革,诞生了网络银行,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银行的金融业务得到了很大的改进。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让网络银行得以打破了地域上和时间上的约束,让用户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享受银行的金融服务。借助互联网科技的力量,网络银行快速普及并且发展,现在网络银行在现代银行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全球不同地区十分关注网络后的监管机制,部分欧美发达地区已经建立起相对健全的监管体系。我国虽然也有建立互联网金融机制,但是还不够全面。健全的网络银行监管体系,一方面可以确保网络银行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消除相关的潜在风险。本文从金融监管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机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科技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我国传统金融行业的升级变革,不过相比传统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要求更高一些,因此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借助互联网金融、信息化技术和其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金融行业各个方面都变得方便起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信息更有效的流通,所以互联网金融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更加受人民群众的欢迎。科技发展促进了电子行业的发展,智能手机快速便捷,只要安装手机银行就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银行的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打破了传统金融的不便利性,也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变革。手机银行在人们生活中也和实体银行一样变得重要,甚至比实体银行更让人民群众接受。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金融机制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经济市场的需求,所以互联网金融机制的升级变革是势在必得的。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困境

(一)互联网金融机制的完善

法律的不规范性和外部监管的缺失促使互联网机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对于我国现状来说,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体系的完善,缺乏有效地监管和制约,从而造成信用环境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对金融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威胁性。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的不完整,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在网络放贷,如校园贷等不法贷款渠道。网络贷款容易让金融消费者轻信那些不法分子,对贷款人来说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伤害。

(二)网络贷款的风控水平差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手机银行的发行,为贷款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很多人选择网贷而不是去实体银行进行实名贷款,到最后对金融消费者和开发商来说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网络监管机制的不完善是此类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借贷人的身份核实难度大,互联网金融业务是基于电子信息虚拟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对于交易者的身份认证和信用校对都具有一定的困难,从而很难避免借贷人故意提供一些虚构出来的材料信息,或者运用其他人的信息进行借贷,从而无法归还借贷的情况发生。

(三)网络资金流动不明确

在很多公司、个人企业等会出现资金流动的问题,有些不法分子甚至通过网络金融来洗白自己的不法金钱等各种现象,都体现了网络资金流动的不明确性。而且资金流动在网络中是很难控制的,黑客的存在对于资金的安全性有着很大的威胁。大量的沉淀来自于资金收付,资金安全隐患也就随之诞生了。资金收付的时间差导致资金沉淀在平台账户,从而使得周转发生了滞留。

(四)互联网技术不过关

我国互联网技术起步晚,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落后的,而且我国网络技术人才也比较缺失,网络安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漏洞。网络技术完全是依赖自身的技术管理,如果存在加密管理缺陷的隐患,极易导致黑客攻击;网络金融系统在设计上若存在缺陷或者漏洞,将面临网络瘫痪的技术风险,以及存在信息泄露、身份识别、信息掌控与处理等互联网特有的风险;同时面临潜在的人为或程序技术的操作风险。这一系列技术风险提高了对平台管理者的技术要求,互联网金融监管体制的升级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互联网技术过关才可以保证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行。

(五)网络安全问题

互联网金融网络安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互联网金融客户信息安全问题。客户信息安全是每一位网络金融消费者最关心、也是最关注的问题。第二,互联网金融支付也是网络金融消费者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微信、支付宝支付已大面积流行起来,现金已经很少见到。带个手机就可以出门,而且手机支付可以不用输密码,直接指纹、刷脸就可完成支付,这也是互联网金融安全的漏洞之一。

三、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困境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体系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互联网金融监管也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管机制体系。国家法律对金融监督管理是最具有法律效应的,可以有效的对网络金融进行监督管理、保障金融系统的安全。所以我国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需要不断的完善法律监管体系,及时补充和完善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更要加快推进对相关法律的立法进度。网络借贷、网络金融超市等都是网络金融的弊端,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二)建立多层次互联网监管体系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必须建立正规的监督体系,同时要求从事互联网金融事业的人员进行自律自省。第一,加强金融监管各部门的交流沟通。第二,督促行业有关人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好市场经济的秩序及有关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更好发展。第三,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加大惩处力度。

(三)加大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

我国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金融消费者也应该建立专门的权益保护机构,这样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弥补网络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缺失。在互联网这个大环境中,采集信息、信息传播的速度以及传播的规模比较广泛,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被不断地提出,因此要不断地强化消费者权益管理,完善个人信息保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健康良好的金融互联网市场环境。建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能够让消费者更加信任互联网金融,从而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四)自律监管体制

在互联金融的发展与管理过程中,市场争议最大的是行政监管和自律管理之争。对于业界而言,普遍倾向于自律管理。自律管理有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自律管理对行政监管的补充,将有效填补行政管制的漏洞与僵化,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

针对这个问题,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是势在必行的。网络安全问题不仅是对网络金融行业负责,更是对中国网络系统的安全负责。要实时跟踪网络安全走势,面对新出现的病毒,要在第一时间推出杀毒软件,以帮助用户及时杀灭病毒,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要及时升级网络,确保理财软件的安全运行,达到较高的安全级别。要提醒客户须对大额在线支付提高警惕,要对网站可靠性有基本的甄别能力,遇到欺诈受骗等行为,及时行使权力举报。对客户因网络安全所造成的资金损失,要提供有效的理赔保障,积极与保险公司合作等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金融监管以金融机构为主且实行分业监管体制,不仅人为地切断各种金融机制和金融产品之间的内在联动关系,而且严重限制了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与实体经济运行的程度,而互联网金融的产生降低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错位程度,也为金融行业注入了新的血液。不仅促进了传统金融行业的改革,就连我国互联网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我国网络安全系统不断地升级,从而保障了金融消费者的各种权益,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不断完善,也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参考文献:

[1]张游睿.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困境分析[J]现代營销(下旬),2019(7).

[2]]徐卫东、郭千钰.互联网金融监管困境及破解——基于众筹金融视阈的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8(1).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机制监管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全国多地联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