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摩擦下的油价波动与中国机会

2019-12-06 09:33瞿新荣
能源 2019年9期
关键词:原油价格协整储备

文 | 瞿新荣

作者供职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2019年7月31日,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决定下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25BP至2.00%-2.25%,为2008年以来首次降息。隔天,8月1日,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发文,表示9月1日起对价值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两件事凑在一起,似乎7月31日美联储降息就已经知道特朗普8月1日会宣布加征关税,因为美联储FOMC声明较为鹰派地表示,降息只是对预估经济下滑的一个提前调整,并不表示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当前经济活动持续扩张,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通胀接近2%左右目标,但经济增长的不确定依然存在,是本次美联储预防式降息的首要原因——或许此举美联储吸取了2008年前未及时调整联邦基金利率行引发金融危机的教训。

全球贸易摩擦、英国脱欧及地缘冲突等因素,成为拖累当前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2019年以来,已有印度、埃及、新西兰、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20余家央行宣布降息。宽松的货币与下降的需求,可能加剧全球原油价格波动,这对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中国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加强原油价格与经济联动

原油作为大宗商品,与政治、金融挂钩,其价格波动与利率、汇率波动密不可分,反过来制约国内经济与货币政策走向。然而当前WTI与Brent价格并没有完全反应国内市场供需,油价仅反映了美国GDP的波动却与中国GDP没有长期均衡关系。

从贸易下行到油价到利率之间的反馈循环显而易见:贸易下行引发GDP和需求下行,对原油需求下降,原油价格下跌;而经济持续下行引发美联储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美元指数下行,以美元定价的原油开启反弹,如此传导路径循而往复。1998年以来,美国GDP历次下行都伴随着油价及利率相应的下行调整。

作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与消费国,中国2018年进口原油4.6亿吨,总消费量约6.5亿吨,中国经济增速从理论上同样影响着原油需求及价格,在美国经济下滑期间,中国经济及WTI油价走势如下图(阴影部分对应美国经济下滑区间)。

我们通过计量方法导出1992年-2019年WTI的季度平均价及中美两国经济增速(季度)数据,共110个观测变量,分别观察中美两国经济增速与WTI油价之间的协整及Granger因果关系,发现在5%水平下,中国经济增速、美国经济增速及WTI价格均显示出一阶单整,检查中国经济增速与WTI油价,美国经济增速与WTI油价之间的协整关系,对两组回归残差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发现美国经济增速与WTI油价之间回归后残差平稳,具备协整关系,但中国GDP增速与WTI油价之间回归后残差不平稳,不具备协整关系。

通过计量实证分析,可以发现WTI油价与美国经济增速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与中国经济增速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原油价格与中国经济增速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并没有受到中国经济需求影响。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进口原油大部分来自中东、俄罗斯,这些地区出口原油FOB价格基本以Brent计价,中国经济增长如果与原油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也应该与Brent原油价格关系更为紧密。

我们通过同样计量方法分析中国经济增速与Brent油价之间协整关系,在检查中国经济增速与Brent油价两组时间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后,通过协整回归检验,发现中国经济增速与Brent油价之间同样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国际原油价格没有反应中国经济基本面供需关系,这是我们加快推出INE人民币原油的原因之一;同时我们要做好原油储备的商业运营,实现对原油的低吸高抛,使原油价格与中国经济的脱轨真正有利于中方。

中国GDP走势与WTI原油价格趋势

原油进口逐渐倾向择机

自2006-2008年我国建设完成第一批石油战略储备基地以来,到2016年年中,我国已建成舟山、舟山扩建、镇海、大连、黄岛、独子山、兰州、天津及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共9个,共储备原油3325万吨,约占2015年原油进口量的1/10 ,这还不包括商业储备,考虑商业储备,截至2016年中,原油储备累计库存超过6000万吨,约占当年进口总量的16%,中国原油储备已经成为影响原油进口的重要力量。

2008年第一批石油战略储备基地投产,正好遇上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际油价从150美元/桶下跌到50美元/桶,4基地大批收储了廉价原油,并于2009年上半年注油完毕,平均收储成本仅约56美元/桶。收储能力的上升让中国有能力在油价低位时持有期货多头仓位,在油价下跌时机,通过购买期货锁定部分廉价原油,这也是利用油价与中国经济脱轨,实现原油贸易对冲的手段之一。

从中国原油2009年进口同比增速趋势中可以看出,储备能力或许是中国石油进口超常规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样的现象发生在2018年底,WTI原油价格跌破50美元/桶的时候,中国原油进口增速持续上行,并在2018年油价低位实现原油进口最高增速。在2014-2015年油价下跌期间,中国原油进口增速也是呈上升趋势,而与经济增速趋势反向,在2016年初,油价开始反弹后,中国原油进口增速开始下降。

从中国原油进口增速与油价及经济增长趋势之间关系,可以看出,2008年以来,随着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与商业储备能力增强,储备调节机制成为应对油价波动的重要手段,而储备调节的逆周期性,让经济增速与油价表明呈现出不一致的趋势。

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的机会

中国在2007-2008年及2014-2016年期间,分别建成两批战略石油储备,算上社会商业储备,目前的储备量约占进口原油总量15%-20%,应该说初步具备了一定应急能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除了在2008年及2016年油价下跌期间,国家吸收了一批廉价原油之外,对于中国来讲,合理高效利用原油商业库存,才能够更好应对油价波动。

根据原油表观消费量(产量+进口量)变化=原油储备变化+炼厂消耗增量的简单公式,可以大致推算目前原油储备变化,随着2016年、2018年地炼开工率的下降,而同时原油表观消费量增速的稳定,有理由认为,部分表观消费量被原油储备库存吸收。

中国一方面可以利用集中优势,在油价波动时灵活调用储备机制,也可以应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灵活对冲价格风险——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买家,只要有库存,低价对中国来说反正要买,可以用期货工具锁定价格,用库存变动来应对价格波动。

另外,中国可以调整与扩大进口来源,通过“一带一路”扩大及深化对外合作,积极发挥中国影响力,应用人民币国际化的机会,加强“人民币-石油”回流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深化人民币境内投资机会。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沙特很可能通过调整原油贸易流向,降低对美出口来降低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从而影响WTI油价走高,Brent-WTI价差缩窄。实际上,随着页岩油革命后原油的自足,美国正在降低对沙特原油进口,而同时沙特也在2014年后增加对中国的原油出口,并于2019年出口量及增速再次超越俄罗斯,成为中国原油第一大进口国。

不论是沙特还是美国,通过贸易流向的改变来改变美国原油商业库存,从而改变金融市场对WTI期货价格的预期,这一点对受价方中国来讲是不利的。中国应该利用好自身商业库存储备,深化与INE原油价格联动,扩大INE原油价格的公开透明及影响力,从金融软实力上来抗衡Brent和WTI的价格波动,这需要解决好资本账户的逐渐开放、信息公开透明、交易市场化等问题。

猜你喜欢
原油价格协整储备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图表
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检验
中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协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