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背景下湘西文化译介传播路径研究

2019-10-21 05:17姜蓓蓓
度假旅游 2019年4期
关键词:全域旅游发展路径存在问题

姜蓓蓓

摘要:全域旅游背景下,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路径。全球化背景下,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湘西地区将译介宣传作为手段,通过改变文旅融合流程,强化价值重构和结构重组,为文旅产业发展赢得了新的机遇。

关键词:全域旅游;译介融合;文旅产业;存在问题;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4-0405-02

1 引言

全域旅游背景下,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而译介宣传又为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增添了全新的动力。实践证明,湘西地区要发展全域旅游就离不开译介宣传的支持,如湘西主题公园、遗产旅游和芙蓉镇大型实景演出翻译等。基于此,湘西地区将译介宣传作为手段,通过改变文旅融合流程,为旅游发展创造新机遇。

2 全域旅游下湘西文化译介传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从文化译介学角度来说,文化的译介借助翻译手段,对于翻译载体或文化产业不同行业进行有效渗透与内容交叉,能够形成新的产业或文化增长点。在这一动态进程中,与其他产业相比,文化旅游译介宣传显然更加天然自觉,也具有更为强大的发展动力和提升的生命力。

2.1全域旅游亟须通过译介实现寻找文化差异

旅游与文化译介密不可分。据亚太旅游组织“游客愿意支付的额外项目”调查结果,有60%的人愿意为“有机会获得更多文化体验”买单。[1]湘西地区自然环境优渥,文化资源丰富,人文情趣浓郁,旅游品牌美誉度高。全域旅游背景下,湘西旅游前景更为广阔,尤其是承接境外旅游的能力更为增强。基于此,无论是旅游产品的研发,还是旅游产业承载提升、旅游市场需求与布局活化,都需要进一步从中外文化交流层面进行全面诠释,从而更好地激活域外游客市场的层次和水平。

2.2文化译介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深厚持久极具魅力元素

湘西地区既是文化扶贫的主阵地,也是文化旅游的主战场。全域旅游背景下,通过文化译介,能够极大地丰富当前文化资源的内涵,研究并研发出真正符合国家政策、体现区域特色、彰显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旅游元素、旅游景点。

2.3译介宣传和文旅产业有强关联性

文旅产业对经济产业升级,具有高渗透性、边界模糊等特点。全域旅游背景下,文化译介为文旅产业提供丰富的内容产品,旅游文化消费则为文化译介走出国门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为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说明,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坚实的市场基础。同样地,湘西地区的文化译介在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区域、品牌和内容上,能够不断地增强品牌效应、聚集智力资源,为旅游市场化运作提供智力支撑和文化积淀。

3 全域旅游背景下湘西文化译介传播面临的挑战

譯介宣传在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前景广阔。然而,湘西地区译介与旅游融合发展中,在技术支撑、日常管理、政策扶持等方面仍存在多重制约。

3.1 文化译介水平亟待提升

当前,湘西全域旅游中译介基础不完备、译介主体素质参差不齐,在译介实际操作上相对滞后。首先,文化译介的入口问题。全域旅游背景下,湘西不同地域、不同部门在译介的标准上往往各自为战,各种类型翻译渠道并存,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这也造成了,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译介人员,与以企业群体为辅助的译介人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其次,翻译内容的兼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翻译内容的区别造成了翻译主体与受众难以达成一致,翻译与译介门槛较高,翻译内容的兼容性呈现出一定差异性。此外,在翻译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中,由于技术标准不齐全,管理部门缺失,企业及其他社会闲散力量较多,数量无法准确掌控。文化译介过程中,政府部门对于相关领域的控制欠科学,不仅未能有效提升翻译的水平和层次,反而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和翻译成本的提升。

3.2译介手段亟待规范

以大数据、云计算翻译与译介驱动的工业4.0时代,满足用户个性化需要虚实融合系统(CPS),将成为推动旅游产业个性化、智能化进化的重要基石。然而,无论是智能生产、人工智能翻译,都需要过程的标准化,以便实现全域旅游的持续优化。一方面,湘西地区文化译介标准不统一。湘西地区信息翻译与译介标准化委员会标准项目较少,与国家标准之间尚有差距,目前地区标准制定、内容协议对接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湘西地区文化译介标准尚未建立。这造成文化产业队伍宣介的全域旅游度不足。文化译介缺失、重复等现象较多,柔性化、灵活化的生产方式,多样化集成无法实现,造成生产、流通、消费流程效率降低。

3.3文化译介典型示例缺乏

在面向全球的全域旅游新时代,文化旅游业态融合要适应时代,就要树立客户导向,做到比客户更理解客户,实现自身的价值爆点。然而,当前湘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中,无论是产品模式、规模价值还是生态圈,都与既有世界水平存在差距。尤其是,在湘西地区的著名景点和旅游产品中,由于缺乏较为典型的文化译介案例,造成了译介产权缺失。例如,武陵山片区、凤凰古城片区都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文化特质。然而,当前关于上述两个地区的文化译介与旅游宣传明显无法与全域旅游要求匹配,也不能有效对接国内外游客对于当地文化资源的想象和需求。可以说,湘西地区文化译介融合上下游衔接存在问题,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动态协作的体系架构欠缺明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上下游环节之间的协作,造成了资源调配的不合理性,使得信息共享度和监控力度存在欠缺,不利于文化产品优化供给。

4 全域旅游背景下湘西文化译介传播的路径实现

湘西地区文化旅游前景广阔,文旅产业改革势在必行,政府和企业亟须在体系融合上强化价值重构和结构重组。

4.1强化顶层设计,实现译介融合

在技术融合的全域旅游新时代,译介宣传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将不再是单打独斗的个体,而是一系列个性化表现方式交织的矩阵,需要从产品到渠道融合上采取全新的合作与组织架构。为此,要实现全域旅游的监管,就要从源头宣传、业务形态、产品推介等方面出发,提升效率,实现成本与销量优化平衡;同时,要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翻译领域技术优势,全方位助推资源,实现全渠道共享,最大限度减少生产时间。例如,对于湘西地区较为著名的芙蓉镇、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等景点,在译介宣传中,当地政府要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文旅+合作社”的特色旅游模式,以打造大湘西文旅黄金走廊为宣传着力点,将“文化”转成“业态”,以点带面、由表及里,积极有效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

4.2提高创新价值,拓展译介内容

湘西地区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确保政府相关的翻译部门为主要译介主体,设立相关的管理部门,系统地推进译介活动的整体进程。同时,要加大旅游公司非政府部门的合作,在文化译介内容和方式选择上,为政府部门积极进言献策。尤其是,对于译介人员选择和更新上要严格把关,保证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水平,确保文化旅游资源内容译介的系统化、规范化、多样化、标准化,从而有效降低文化旅游譯介与管理费用和成本,更新文化旅游企业生命周期性能,创建实时数据流,进行分类与跟踪,提高创新价值与准确性。

4.3强化标准意识,搭建外宣平台

基于翻译与译介的文化旅游产业,一方面,要强化服务意识,面向译介受众,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考虑到不同受众群体对于湘西文化接受的区别,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译介策略的转变,有效地变更相应的知识背景、认知习惯、审美情趣,以便更好地提升译介的整体水平和适应度。另一方面,要搭建全天候的面向全球的外宣平台。通过搭建中央厨房性质的平台机构,推行全域旅游的实时服务,对于文化旅游产业实行统一的流程化服务,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通过统一部署通用软件,提高系统数据交换效度,对于接口实施标准化作业管理,明确分工权限,实时监控文化旅游状况和译介领域进程。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云服务平台,面向全过程平台目标定位在于实现文化旅游与译介外宣的无缝衔接和全面共享,实现产业信息的实时更新,满足旅游业态转型升级需求,提供更为快捷便利的服务。

5 结束语

湘西地区文化旅游前景广阔,要发展全域旅游就离不开译介宣传的支持。然而,在译介与旅游融合中,湘西地区发展仍然在技术支撑、日常管理、政策扶持等方面仍存在多重制约。湘西地区文旅产业改革势在必行,政府和企业亟须在体系融合上强化价值重构和结构重组。在未来,只有更好地抢抓机遇,强化全域旅游下译介外宣的监管,拓展文旅产业与文化译介的融合,积极有效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湘西地区文旅产业的新辉煌。

参考文献:

[1] 郝利强.译介学视域下山地旅游文化的英译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6):45-47.

[2] 赵勇.新时代中国文旅产业发展战略路径和对策措施[J].文化导刊,2018(3):1-3.

[3] 杨年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策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1):15-16.

[4] 吴楚炫.燕赵旅游文化的功能翻译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17(6):65-66.

[5] 闫志明,唐夏夏,秦旋,张飞,段元美.文旅译介特色资源的建设及盈利模式探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7(1):38-39.

[6] 孙立.我国文化旅游译介产业链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8(4):67-68.

【通联编辑:梁书】

猜你喜欢
全域旅游发展路径存在问题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基于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旅游专业群建设思考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