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研究

2019-10-21 17:14康鑫莹
度假旅游 2019年4期
关键词:市场分析高校大学生

康鑫莹

摘要:该文通过对郑州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分层次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着重分析了在校大学生的旅游动机、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消费等特征,在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为更好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出游偏好;市场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4-0165-03

1 引言

目前国外已经有较多的学者把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这一课题的研究归到青年旅游者研究方面,并没有把大学生旅游者群体作为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进行分析研究。因此在国外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研究是相对比较少的,早期并没有受到一定程度重视,直到美国学者Carr 在1998年对美国青年大学生外出旅游行为行为进行研究,并且分析了青年旅游群体的规模、特征,开发青年旅游市场的效益和潜力[1]。Metin Kozak(2002)指出,青年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不同于整体大范围旅游者行为的研究,是针对这一细分市场所做的研究[2]。Stephanie&Cooper(2007)的研究表明青年旅游者的数量达到整体旅游人数的五分之一,青年旅游者的旅游不同于普通的大众旅游者,在很多方面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定制旅游,从而满足旅游需求[3]。朴,宋熙,李孝基米勒等(2015)通过比较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西方国家大学生在前往澳门进行旅游时的差异,来分析文化差异对大学生旅游行为的影响[4]。王君怡,林岚等(2016)采用认知心理學眼动追踪技术,研究了大学生群体差异和对旅游地图的空间认知[5]。黄异,吴军(2017)选取了山东六所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大学生群体更加喜爱观光型旅游景点[6]。综合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群体的旅游行为的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外对大学生旅游的调查主要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大部分停留在大学生出游动机、消费行为、消费水平、旅游偏好方面,针对大学生旅游产品和旅游类型的调查和研究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2 案例地选择与数据采集

2.1 案例地与数据采集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选择在学生数量最多、专业类别最全面的河南省郑州市高校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在校学生。为了保证数据的全面性,特选取学生类别较全面的自习室和图书馆作为发放问卷的地点,所发问卷当场回收。此次调查,在自习室和图书馆各发放问卷80份,总计160份,一共回收了156份调查问卷,回收率高达98%,其中有效问卷156份,占到97.5%。

被调查者基本属性涵盖了性别、年级、专业类别、旅游动机和旅游消费意愿,以上信息的采集为下面深入分析大学生目前的旅游行为特征状况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从表1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大学生男女人数和比例基本相同,分别是44.23%和55.77%,没有太大差距;各个年级都有参与;受访者来自各类专业。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此次调查所得数据的真实性、广泛性。

3 分析与讨论

3.1 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大学生群体不同于一般的大众旅游者,他们因为年龄、受教育水平、经济来源等因素在旅游产品的需求和选择上有自己的特点,对他们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从中探索出大学生外出旅游的动机、偏好、限制因素等问题,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推进大学生旅游市场更加成熟健全。

3.1.1 旅游动机分析

旅游动机是影响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因素,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有意愿进行外出旅游。在人们的外出旅行游览活动中,旅游动机作为推动人们外出旅游的因素并且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外出旅游的目的地选择。在校大学生身为青年人,本身就精力旺盛,喜欢刺激新奇的事物,因而他们更加倾向于在旅游中寻找自我,满足自我。

如图1所示,在调查问卷中,大学生外出旅游的动机的调查被设置为多选题,动机共列出了6条,分别是“逃避与缓解压力”“游玩与娱乐”“从众与炫耀”“学习与实践”“追星与猎奇”、和“其他”,具体的结果见图1。从图中不难看出,“游玩与娱乐”是最主要的动机,“逃避和缓解压力”成为仅次于“游玩与娱乐”的第二大动机。从图1中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大学生在旅游需求方面是多元化的,不仅仅出于一种动机和需求,有时可能会有多种需要,所以旅游经营企业应当瞄准大学生的需求来开发合适的旅游产品,把不同的旅游产品进行适当组合。

3.1.2旅游偏好分析

旅游偏好是一个人对某种类型旅游景点的特殊偏爱,人们由于不同的背景和需要,在旅游目的地偏好上也会有所不同。大学生群体作为青年旅游者中的一部分,他们的旅游偏好会对旅游选择和消费选择都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在调查研究中需要予以重视。

从图2可以看出:第一、大学生群体偏好山水风光的比例最大,占85.43%。第二、历史古迹和民俗风情的选择相差无几,历史古迹占59.6%,民俗风情占56.29%;第三、主题公园在选择中排第三,占33.77%;第四、宗教圣地和节庆活动紧随其后,分别占13.25%,11.92%。大学生个体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是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他们作为一个群体还是有一些共同特征值得研讨的。因此,图2的调查结果表明,郑州大学在校生的旅游需求和偏好是多样化的,其中山水风光和历史古迹更受他们的青睐,这也给了我们开发大学生群体旅游产品一个思路,就是以自然风光和历史古迹类景点为主要产品,把其他旅游产品作为辅助。

3.1.3交通工具分析

在人们外出旅游进行交通工具的选择上,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选择乘坐火车外出旅游的学生有95人,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所占的比例为60.26%;选择汽车的有35人,占22.52%;选择乘坐飞机的仅有17人,占11.26%;选择自己骑自行车的有3人,占1.99%;其他5人,占3.31%。从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还是会选择价格相对低廉的火车。选择火车一方面相比飞机轮船等可以节约一定费用,另一方面相比骑自行车和徒步旅游更加安全快捷。从中也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更倾向于经济实惠的方式。

3.2影响大学生外出旅游的因素分析

3.2.1 信息来源

旅游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及信息的广泛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决策行为,大学生群体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度较高,同时在智能科技运用方面也较为熟练,因此获取旅游相关信息方面有多种手段和途径,最主要是依靠互联网途径。

在问卷调查中获得的数据表示,“互联网”和“朋友介绍”是郑州大学学生获得外出旅游信息的两大来源,有效问卷中分别有75.5%和67.55%的受访学生选择以上两个获得信息的途径,见图4。由于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学生上网查询更加方便;有过外出旅游经历的人也能够随时随地在QQ、微博、贴吧等网络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经历,为其他想要去该地旅游的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而从亲朋好友方面获得的信息可信度高,而且能够为参与者提供线路等方面的建议。针对这一特点,旅游企业应当加强线上宣传,把旅游产品在微信、微博等年轻人经常用到的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一方面能够降低企业宣传的成本,另一方面能更大空间地让利给大学生消费者。

此外,倾向于从旅游公司宣传获取信息的比例仅为16.56%,这说明旅游公司在针对大学生市场这一块所做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影响不够广泛,,与学校内的大学生群体联系不够密切。因此,一些旅行社可以借助学校社团、校园代理等途径扩大对本公司旅游产品的宣传,从而提高本企业的知名度,在大学生旅游市场上抢占先机,占据有利地位。再者,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大学生在进行外出旅游时会有多种途径和方式获取信息,这一点对旅游企业至关重要,企业应当铺设多种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他们需要的旅游信息。

3.2.2 旅游花费

尽管大众旅游变得越来越普及,但是作为低收入群体的学生来说,旅游花费还是影响其进行旅游行为决策的一大因素。

在研究中可以看出,在最近一次旅游花费中,有47.68%的大学生旅游花费水平在600元以下,600~999元的为38人,占25.83%,一次花費在1000~1499元的有15人,占调查对象的11.92%,1500元以上的有21人,所占比例为14.57%。由此可见学生群体的旅游一般是会选择低价经济的方式。其中有两方面原因:(1)学生的支付能力有限。大多数学生的资金来源是父母,也有一部分是靠奖助学金、兼职收入来支撑日常消费,没有固定工资收入的他们要合理安排各方面的支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后才能考虑为进行旅游方面的消费支出。(2)学生的可自由支配时间较多。大学生群体相对上班族可自由支配时间较多,因此可以避开节假日高峰期,选择寒暑假等旅游淡季外出进行旅游,此时的门票、住宿等价格都较为低廉,这在很大程度上就降低了旅游花费。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可以促进作为低收入群体的在校大学生更多的去选择价格较低的旅游线路及产品。

在图6中可以看出,对于大学生群体外出旅游主要有两个制约因素,在调查中选择旅游费用和时间安排的人分别为121人和111人,旅游花费所占比例为76.82%,时间安排为71.52%。其中安全问题为51人,所占比例为33.11%。无亲友陪伴为38人,所占比例为25.17%。而选择旅游产品评价的仅有9人,所占比例为5.96%。首先,大学生平时有课业,会对外出旅游产生一定制约,但同时因为有寒暑假等普通上班族没有的假期,就使得他们的闲暇时间不完全和国家法定节假日同步;另外,大学生的收入低决定着他们不可能在旅游中支付较多的金钱,600元以下是他们进行一次旅游的最佳花费预算。因此,针对大学生市场应当开发相对经济低价的旅游产品,同时在时间安排上要符合大学生群体的闲暇时间安排,比如寒暑假、周末等适合大学生外出旅游的时间。

4 结论及展望

4.1 研究结论

(1)旅游产品价格偏高问题

首先,由于许多旅游企业制定旅游产品价格时很少考虑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水平,价格偏高就导致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进行消费。大学生还没有经济独立,外出旅游时能省则省,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花费支出,对食宿等条件要求不高。所以,对于大学生群体,应当尽量设计低价经济的旅游线路。其次,绝大多数大学生因为没有独立的收入,依赖父母的资助,所以对价格比较敏感,价格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他们出游的选择。而且现在的价格定位上普遍不够经济实惠,淡旺季价格差别不够大,因而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出于经济原因不会选择外出旅游。

(2)旅游产品设计问题

目前旅行社组织大学生出游的旅游产品并不多,大部分旅行社仅仅是把大众旅游产品卖给大学生,并没有切实考虑大学生的需求和他们的特点,大部分是短途观光型旅游产品,景观具有相似性,缺乏产品特色。

(3)信息沟通问题

如今的在校大学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对于新媒体、网络平台等的运用较多,大多时候会选择一些社交平台、网络平台来甄选信息,获取自己需要的旅游信息。因此旅游企业要对症下药,瞄准他们日常使用的一些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要有针对性地做出一些网络广告进行产品的推广和宣传。由于大学生更喜欢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因此必须利用好网络宣传、电子商务等促销渠道。

4.2 研究展望

本文主要的研究重点是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以及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主要是从已有文献、调查数据中总结出一些定性的规律和特征,由于样本数量和调查分析方法有限,文章仅就大学生旅游行为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关于大学生旅游其他方面的行为特征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后期研究可以就大学生旅游行为其他方面的特征做相应的定量研究,通过经济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市场,提出完善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Carr, N. The Young Tourismt: A case of neglected research [J]. Touris and Hospitality Reserch,1998, 4(4):307-318.

[2] METIN KOZAK.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ouristmotivations by nationality and destinations[J].Tourism Management,2002,23(3):221-232.

[3] Stephanie,C.Gen Y37(49):30With needs [J].Tradeshow Week, 2007.

[4] ParkSung Hee.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otivations, Activities, Overall Satisfaction, and Post-Trip Behavior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s in Macau: Mainland Chinese, Hongkongese, Taiwanese, and Westerners[J].AsiaPacific Journa Of Tourism Research,2015,20(15):1174-1193.

[5] 王君怡,林岚,高华.大学生旅游地图空间符号认知的群体差异研究——基于眼动实验数据分析[J].旅游学刊,2016(3):97-105.

[6] 黄异,吴军.山东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研究———以六所高校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7(2):76-78.

【通联编辑:朱宝贵】

猜你喜欢
市场分析高校大学生
智能家居市场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
校园APP产品开发浅议
高校扩招下的教育培训市场分析
自走式无人驾驶植保机械的市场分析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思考
山西民办高校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成因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有痔无恐湿巾的试验研究及市场分析
苜蓿草产品市场分析及种植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