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扶贫绩效研究评述

2019-10-21 09:58樊帅
度假旅游 2019年4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绩效评价旅游

樊帅

摘要: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具有重大意义。该文从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指标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对我国乡村旅游扶贫绩效的发展进行梳理。并进一步提出结论,以期为四子王旗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字:乡村旅游;旅游扶贫;绩效评价;四子王旗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4-0014-02

1 发展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作为扶贫的一种方式,并开始受到国内外旅游学术界的关注。特别是在旅游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地区,旅游扶贫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扶贫手段之一[1]。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将摆脱贫困,贫困县全部摘帽,以解决地区贫困问题并使他们摆脱贫困。乡村旅游扶贫是我国精准扶贫的一种创新形式,对于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进展

学术界对旅游扶贫绩效评价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研究方法和内容方面,吴国琴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构建了旅游扶贫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大别山区的4个贫困村的生态旅游扶贫绩效[2]。罗盛锋等运用TO PSIS模型对三个特困区的生态旅游景区扶贫绩效进行了评价[3]。杨亚芹通过对以邯郸市连片特困区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结合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旅游扶贫绩效的差异进行了比较[4]。焦克源等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旅游业发展能否帮助当地贫困人口实现扶贫,实现扶贫[5]。Muganda M等在研究旅游对消除贫困的贡献一文中,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旅游业发展是否有助于当地贫困居民获益并实现脱贫[6]。研究表明,旅游业的发展为他们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方面。

在指标选取和旅游扶贫绩效体系构建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相对成熟,可以为我国旅游扶贫绩效评估提供参考。Mathieson A,Wall G是最早进行旅游影响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的,他们从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维度三方面构建了旅游影响评价体系[7]。然而Ap J,Crompton J L的指标体系相对完整和得到了广泛运用,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来建立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拥堵对旅游影响的评估体系[8]。目前,我国学者仍处于探索階段。黄梅芳、于春玉分析了民族旅游在长期和短期的扶贫表现[9]。向延平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的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包含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10]。而阎友兵等根据层次分析法,构建的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中包括4个评估标准: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生态绩效和工作绩效,以及相应的18个评价因素[11]。综上可知,国内外学者通过建立不同的指标体系或模型对乡村旅游扶贫绩效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部分学者将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促进了实际问题的解决。

总结国内外乡村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的内容、方法等方面,乡村旅游的研究大致经历了理论研究、发展模式分析和发展效应探究。以上探讨标志着乡村旅游研究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的探讨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关于乡村旅游概念和理论的研究。其次是关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以及不同地区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背景下(旅游+、互联网和电子口碑等)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是关于发展乡村旅游产生的效应进行了研究,如妇女地位的变化、乡村旅游发展在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带来的效应。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旅游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

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我们应该主要集中在几点,一是不同地区范围内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二是对当地居民生计方式、文化传承和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满意度等方面。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在发展模式和测评指标研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探索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3 新形势下的乡村旅游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的建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推进乡村绿色发展,为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在全面实现农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于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发展的问题。首先应该确定开发地是否存在发展旅游的条件,换句话说,是否有资源禀赋促进其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有些地区在没有开发乡村旅游的条件下为了迎合国家趋势大力开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最终成为现代的城市化。原来的乡村特色和乡村景观都丢失了,这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在资源禀赋的基础上进行。其次,在有资源禀赋的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开发,避免同质旅游产品的出现。乡村旅游发展的目的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最核心的是依托于乡村独特的“乡景”与“乡韵”吸引游客。因此,保证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具有其独特性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该实现产业的附加,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益于或者是补充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不应该是完全取代了其他产业的存在。

4 结论

乡村旅游在政策的推动下,已成为发展的一种新形势。我们应当抓住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结合本地区的民族特色在开发乡村旅游的同时积极开展牧区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型旅游形式,这对于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四子王旗乡村旅游已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是有针对性的关于四子王旗地区乡村旅游的研究还是不足,例如关于牧区或农牧交错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四子王旗作为内蒙古主要的农牧地区之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必不可少,相关研究的匮乏会导致四子王旗乡村旅游存在发展中存在路径上的偏差。因此,结合四子王旗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四子王旗地区牧区或者是农牧交错区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曾本祥.中国旅游扶贫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 2006, 21(2):89-94.

[2] 吴国琴.大别山区旅游扶贫生态绩效的实证分析--以豫南4个旅游扶贫村为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29(3):376-380.

[3] 罗盛锋,黄燕玲.滇桂黔石漠化生态旅游景区扶贫绩效评价[J].社会科学家,2015(9):97-101.

[4] 杨亚芹.邯郸市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绩效的差异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6,18(4):60-63.

[5] 焦克源,杨建花.基于AHP-熵权法的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益评估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16(2):133-143.

[6] Muganda M,Sahli M,SmithK A.Tourisms contribution to poverty alleviation: a community perspective from Tanzania [J].Development Southern Africa,2010,27(5):629-646.

[7] MathiesonA,Wall G.Tourism,economic,physical andsocial impacts[M].London:Longman,1982.

[8] Ap J,Crompton J L.Developing and testing a tourism impact scal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8,37(2):120-30.

[9] 黃梅芳,于春玉.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4, 34(2):406-410.

[10] 向延平.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扶贫绩效模糊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5-7.

[11] 阎友兵,陈赣,陈彪.基于居民感知的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研究——以湖南龙山为例[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7(6):99-105.

【通联编辑:朱宝贵】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绩效评价旅游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