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龙溪河

2019-10-21 09:18黄海城
初中生·作文 2019年10期
关键词:龙王锄头劳作

黄海城

龍溪河沿着进我们村的路静静流淌,河水疲惫而忧伤。河岸有座小庙,叫龙溪庙,庇佑着龙溪村世世代代的村民。龙溪庙年代久远,连村里最老的人也不知道它的历史,但它被一代一代的人修缮,所以并不显得萧条,只是朴素、干净。庙里供桌上有一条木雕龙王(传说龙溪是龙王经过的地方),仅有一个龙头,却依旧显得威严、肃穆。供桌下搁置着土布包成的蒲团。

外婆年轻时就跪坐过蒲团,蒲团前的地板上曾承接过她滴落的泪水。我不知道外公有没有跪坐过,他现在被生活绑在土地上,好像并没有时间去龙溪庙祭拜。但我想,他对龙溪庙中的龙王是信奉的,因为每当他带着锄头去门前的土地耕作时,总会朝庙的方向看一眼——他的眼神和他背对着家的背影一样深沉。

外公幼时家境不错,读过好几年书。后来,他随别人外出谋生,曾做过小买卖,也做过木工、采药人等,每次回家总能带回很多钱。后来,他娶了外婆,添了三个子女。到最小的女儿也快成家时,外公最后一次外出,赚了不少钱,但他回来时脸色并不好看——有些愤懑、懊恼。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不肯对任何人说。后来,他真的老了,一些疾病开始缠上他。但他闲不住,开始面无表情地在土地里劳作。每当天刚蒙蒙亮,他便提着锄头出门了,有时耕地,有时除草。他手上的肌肉总是鼓起来,像虬龙一样,好似总在和什么搏斗。我经常会跟他一起出门。当他劳作时,我便在一旁捉蟋蟀、蛤蟆,累了便坐在田埂或河岸上,哼着不成曲的调子,听着汽笛声在对岸飘荡。外公的动作是单一的,他总是将手中的锄头高高扬起,再重重落下。下雨时,我跑到一旁躲雨去了,他还在田里重复手中的动作。他心情好的时候,会指着夕阳对我说:“书里说,那是只大鸟呢!”他笑得不太好看,残霞打在他脸上。

有一天,他突然捡回来一个残破的盘子,上面的“义”字清晰可辨。他用手在上面摩挲着,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讲起了他最后一次外出赚钱的事:那年,外公凭着倒卖药材挣了一大笔钱,那个和他搭伙多年的伙伴却卷走了大笔资金,从此杳无音信。“他一定是遇到难事了吧,但他没必要一声不吭地就走啊,我会帮他的,我会帮他的……”外公有些语无伦次。最后,他将那破盘子摆在了雕花木窗旁。

自从外公病后,外婆去龙溪庙的次数越发多了。有段时间,村里连下十几天雨,河水不停往上涨,外婆担心河水猛涨会淹了庄稼,一个月里竟去庙里拜了7次。

龙溪庙不大,只有一间房。它有着青黑色的瓦,红砖白粉的墙,木门上镶着一对铁铺首,门面上画着凶恶、威严的门神。龙王就住在这小小的房子里,但其并没有听清外婆的祷告——雨一直没停,河水淹没了稻田,还漫进了龙溪庙。

后来,外婆不去庙里了,改在家里不停地念叨涨水的事。外公则每天起得更早,回来后,总是满身泥水。“前几年下游建的那个抗洪工程,现在快建完了。干部们怕涨大水,在村里叫了好些人去帮衬。”外公解释道。

又过了几天,雨终于停了,水位没再上涨。我忍不住调侃外公:“你既然信龙王,涨水时为什么还去帮忙建抗洪工程呢?等着龙王来帮你们就行了啊!”外公不苟言笑的脸愈发严肃,冷哼道:“你把苦累活做了,龙王才会帮你。但龙王不会亲自去给你做苦累活——谁都不会!”外公顿了一下,又说:“你做了,龙王才会给你。”我被这话惊得好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来。

河水退了以后,到龙溪庙祭拜的人又多了起来。外公呢,又开始面无表情地在地里劳作。他手拿锄头,扬起,落下。锄头和泥土摩擦,发出“嚓”的声音,一声,两声,将外公勤劳的汗水全融进土地里。

日头渐渐偏西,半边天开始发红。外公原本毫无表情的脸突然露出笑容。“那只大鸟落下去了。”他手指夕阳对我说道。那轮夕阳火红炫目,正紧挨着山头,一点一点落下去。墨青色的山绵绵延延,横亘起伏,像潜着的龙,正昂首吞纳着红日。龙溪河的水面,倒映着青山,倒映着红日,倒映着外公和我,缓缓流淌……

(指导老师:陈艳辉)

编辑絮语

全文语言朴实、平和,文字从容得就像作者笔下的龙溪河一般,静水深流。文中,龙溪河是主线,贯穿着龙溪庙和外公外婆的故事。外公外婆是老一辈家乡人民的缩影,他们勤劳、善良、淳朴。龙溪庙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家乡人民对封建迷信的盲从,而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与信仰。透过文字,我们仿佛能够触摸到作者柔软、细腻的内心。

猜你喜欢
龙王锄头劳作
一把小锄头
致敬爱的祖母
绕转小舌头
春暖劳作花相伴
龙王爷爷发怒了
格子龙
阅读理解Ⅲ
河里没有鱼王
动物QQ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