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集群品牌论坛嘉宾观点

2019-10-15 05:56
中国品牌 2019年10期
关键词:集群发展

刘平均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ISO/TC 289)主席顾问组主席、原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

品牌已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20%的知名品牌拥有80%的市场份额,全球已经进入品牌经济时代。我国虽然处于质量经济发展阶段,但品牌消费已经成为当前市场消费的时尚。目前我国品牌集群的数量已达到30个,品牌集群将以国际的视野和国家的高度,代表国家形象走上全球,参与品牌经济的竞争。通过制定和执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团体标准,引领提升行业总体水平。首批品牌集群是我国品牌建设的主力军,将带领我国优势产业走上世界,拓展国内外市场,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江泽慧

国际竹藤组织(INBAR)董事会联合主席、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ISO/TC 296)技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竹藤品牌集群主席、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

集群品牌的培育壮大,不仅需要各集群品牌之间通力合作,齐头并进,还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对集群品牌的发展进行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不仅需要专注国内,借多方力量提升集群品牌效益、扩大集群品牌影响力,还需要放眼世界,携手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共同树立中国品牌的国际话语权。面对中国品牌发展的新形势、新阶段、新使命,为强化产业集群品牌的培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来强化“品牌兴企”意识;其次,必须依托创新来提升品牌溢价能力;第三,必须用最优品质来夯实品牌基石。

杨志明

中国劳动学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杨志明

品牌是企业在市场的符号,经济学认为,品牌是能够溢价的无形资产,中国的品牌发展史就是工匠用脑力制造和精工制作合成的历史,也是创意传承文化的历史,更是大师云集、名品汇聚的历史。长海恒悠,方显工匠见识和品牌发展的融合。从历史上明清创造出黄花梨家具,至今成为各大拍卖会的宠儿,到现在中国的高铁、华为等一批驰名商标得到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认可。我们就是要借助中国品牌集群这个通道,为绿色的、低碳的、环保的、漂亮的、净值的、便捷的、实惠的中国制造走向中国精造再迈向中国创造,越来越多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坚持不懈地努力进取奋斗。

张玉香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原农业部党组成员张玉香

品牌意味着声望,意味着美誉度,对于农业发展意义重大,能够提升农业产业和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更是新时期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农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总的来看,农业品牌创建成为当前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课题。首先,要着力加强品牌研究,根据品牌发展阶段性和规律性,深入研究推进新时期品牌建设的关键;其次,要着力提高农产品品质。第三,着力强化市场导向和产销对接;第四,着力推动品牌促进三产融合;第五,着力强化宣传推介。

刘卓慧

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理事长、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

中国企业单打独斗是不行的,我们的品牌必须形成品牌集群,把每一大类产品的排头兵、每一大类能够形成品牌效应的品牌集聚起来,才能打出我们中国的拳头产品。这一点在陶瓷产业是特别重要的,而且也验证了中国品牌打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中国是陶瓷大国,但是我们的产品质量确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的品牌集群建立以后,要着重做三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制定陶瓷品牌集群的发展战略;其次,要找出一带一路建设中陶瓷品牌集群的定位,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第三,要加强陶瓷品牌集群的科研创新、标准化工作、质量提升和促进扩大出口等方面的研究。

杜建刚

南开大学教授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有两个现状需要扭转,一是产业集群有待从网状型发展为多核型。中国产业集群的特点是以网状型为主,网状型的特点就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这导致企业集中度过低,资源分散;与之相对应的多核型产业集群,产业集中度高,资源汇聚到优秀企业当中。二是共建中国产业集群生态圈。我们要有相关的机构和部门来扶持,逐步形成以政府为核心,发挥中介组织的指导作用,通过媒体的舆论引导,打造中国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关于中国产业集群的管理与推动路径,可以总结为六个阶段,分别为动员与计划、调研与分析、创建聚力点、制定品牌发展战略、战略实施、监控与评价。

猜你喜欢
集群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功能性新材料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攀枝花 打造汽车制动器产业集群